APP下载

灰鹤真菌毒素中毒的诊治

2017-01-17李俊娴章小小邓长林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黄曲霉镰刀毒素

陈 蓉 , 李俊娴 , 周 薇 , 陈 楠 , 章小小 , 邓长林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 江苏 南京 210028)

灰鹤真菌毒素中毒的诊治

陈 蓉 , 李俊娴 , 周 薇 , 陈 楠 , 章小小 , 邓长林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 江苏 南京 210028)

真菌毒素是由产毒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一直对人类、动物和植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威胁,其毒性主要表现在免疫抑制、组织坏死、肝肾损伤、繁殖障碍、致癌、致畸等。2015年,南京某动物园3只灰鹤相继死亡,剖检均可见肝脏变性肿大、坏死,呈红黄色;直肠段出血性坏死。检查发现玉米饲料有霉变,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为真菌毒素中毒。

1 病情介绍

2016年,南京某动物园引进1群灰鹤亚成体,共8只,喂吃玉米。饲养1月后,1只灰鹤死亡,剖检发现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坏死,呈红黄色,;直肠段出血性坏死;镜检发现球虫。全群口服妥曲珠利和复方新诺明预防。4 d后,饲养员发现同群另1只灰鹤呼吸困难,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剖检症状与之前死亡的灰鹤相似,但镜检未见球虫。此外,同群还有1只灰鹤精神萎靡。检查玉米饲料时,发现超过20%的玉米存在胚芽处变黑的霉变现象。因此,全群停喂玉米饲料,并在颗粒料中添加霉美乐(生物性霉菌脱除剂),饮水中添加肾肿解毒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碘化钾、磷酸二氢钾、亚硒酸钠),并抓捕喂药5 d,每只每天口服1粒护肝片、100 mg维生素C、100 mg 维生素B1。笼舍用1∶3 000的硫酸铜进行消毒。对精神萎靡的灰鹤进行连续5 d 输液治疗,30 mL 5%葡萄糖+60万IU青霉素钠;40 mL 5%葡萄糖+2 mL维生素B1+2 mL维生素C+1支COA+2 mL ATP;30 mL 5%葡萄糖+3 mL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中病情未见好转,第5天出现呼吸困难后死亡,其剖检症状相似。

2 剖检症状

对3只灰鹤进行剖检观察,发现其症状基本相同。相同之处: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坏死,呈红黄色,质地脆弱(见中插彩版图1、2); 脾脏肿大,肠道不同程度的增厚和肠黏膜出血。不同之处,仅第1只灰鹤肠道发现球虫卵囊,其余两只均未发现。

3 实验室诊断

3.1 病理诊断 取肝脏于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进行常规脱水、透明、透蜡、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

病理观察显示:肝细胞发生轻度脂肪变性,窦状隙和中央静脉扩张,淤血伴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轻度增生,假小叶形成,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变性坏死(见中插彩版图3、4)。

3.2 细菌和真菌培养 无菌取肝脏、脾脏、心脏,接种至血平板中,37 ℃培养24 h;并分别以点种法接种至沙堡弱葡萄糖琼脂平板,26 ℃培养7 d,逐日观察。结果均未见细菌和真菌生长。

取疑似霉变的玉米,将霉变部位以点种法分别接种沙堡弱葡萄糖琼脂平板,26 ℃培养7 d,逐日观察。可见培养基上出现两种真菌,一种菌落中心呈赤红色,气生菌丝发达(见中插彩版图5),经乳酸酚棉蓝染色后,镜检可见大小分生孢子(见中插彩版图7),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一种为灰白色菌落,呈放射状生长(见中插彩版图6),菌丝分支分隔,分生孢子呈椭圆形(见中插彩版图8),链状排列,为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

3.3 真菌毒素分析 将霉变玉米送至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毒病实验室用岛津液相色谱仪进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B1,AFTB1) 和呕吐毒素(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ralenol,DON)检测。其检测结果为AFTB1为42.4 μg/kg, DON为2.098 mg/kg。

3.4 动物试验 取4只10日龄的雏鸭,分成2组,每组2只。雏鸭只喂玉米饲料,攻毒组每日每只喂500 g霉变玉米,对照组每日每只喂500 g正常玉米。两组均为连喂15 d,未见雏鸭死亡。将4只雏鸭进行剖检,发现攻毒组雏鸭肝脏均出现轻度的变性肿大,呈红黄色,其余脏器未见异常。

4 讨论

真菌毒素中毒是指动物采食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1991年,肖让等曾报道丹顶鹤霉玉米中毒,发病率达84%,死亡率为12.5%[1]。2010年,陈振辉等救护的3只灰鹤,因误食霉变玉米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其中有2只发病,死亡1只[2]。镰刀菌未定种其产生的真菌毒素曾造成圈养和野生鹤中毒死亡[3]。印度的蓑羽鹤和灰鹤也曾发生过花生有关的真菌毒素中毒(ICF,未发表数据)[3]。1987年在Patuxent,颗粒料中出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引起4%的鹤(15只)死亡和80%的鹤发病[3]。本文3只病死灰鹤,其中2只出现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1只未观察到临床症状。3只灰鹤的剖检症状基本相似,肝脏病理切片均表现为变性、坏死,虽然脏器中未分离到真菌,但在其单一饲料中培养出两种真菌,动物试验结果与剖检症状一致,可以确诊为真菌毒素中毒。

黄曲霉可以产生12种毒素,其中AFTB1毒性最强,中毒症状主要是采食率下降、胃肠紊乱、贫血、黄疸,出现肝脏癌变甚至死亡[4],病理变化主要为肝细胞变性坏死[5]。镰刀菌属产生的毒素种类很多,其中与动物和人类有关的主要是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毒素、串珠镰刀菌素和伏马菌素等, DON为单端孢霉毒素B的一种[5]。DON可以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拒食及消化道黏膜溃疡及发炎,出血性病变以及神经症状[6]。真菌产生毒素的先决条件是真菌污染基质并在其上生长繁殖[6]。在玉米饲料中分离到黄曲霉和串珠镰刀菌,并根据临床和剖检症状对AFTB1和DON进行毒素分析。但是,真菌毒素中毒很难诊断,其重要原因是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种真菌毒素共同存在,真菌毒素之间有协同作用、加性效应和拮抗作用,真菌毒素间复杂的互作改变了临床表现,产生不同于单一真菌毒素所引起的临床症状[7]。因此,仍很难通过灰鹤的病史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动物试验等很难确定是哪一种或哪几种真菌毒素引起。

我国的配合饲料中DON的允许量(GB13078.3-2007)规定家禽不超过5 mg/kg饲料[8]。而2001年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则对饲料黄曲霉毒素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如玉米、菜籽粕等饲料原料中AFTB1允许量不得超过50 μg/kg,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的AFTB1允许量不得超过10 μg/kg[9]。在真菌毒素中毒的病例中,毒素测定是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虽然该玉米饲料的两项毒素指标均未超过国家饲料标准,但AFTB1的含量非常接近国家规定饲料原料的最大值,并超过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的标准。此外,灰鹤亚成体对AFTB1和DON的敏感度和致死量均是未知的,所以真菌毒素测定只能对辅助诊断的作用。各种真菌毒素对灰鹤的敏感性、致死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诊断野生动物的真菌毒素中毒具有一定难度。在怀疑真菌毒素中毒时,可以及时留取肝脏、胃内容物等主要病变脏器置于-20 ℃,以便进行毒物分析。同时,预防其发生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对圈养野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饲料引进和储藏,防止饲料发霉;定期监测饲料中真菌毒素含量,对霉变饲料和真菌毒素含量接近国家最高标准的饲料及时剔除或去毒处理(考虑到为珍稀动物,建议直接弃之)。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应尽早发现及治疗。在未确诊时,对症治疗。在明确方向时,尽早更换发霉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制剂,同时采用保肝护肾、止血等药物,并注意体液的补充,必要时投服泻剂,加速胃肠道毒物的排除。

志谢:感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毒病实验室张海彬老师和吴文达老师对本研究的帮助。

[1] 肖让,许宽.丹顶鹤雏霉玉米中毒病例报告[J].野生动物,1994,6:36.

[2] 陈振辉,刘艳美,王丽,等.灰鹤曲霉菌中毒的诊治[J].河南畜牧兽医,2016,37(4):49.

[3] 张金国.鹤类生物学及饲养管理与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69.

[4] 庄振宏,张峰,李燕云,等.黄曲霉毒素致癌机理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 522-1 525.

[5]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01-406.

[7] 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83-290.

[8] GB13078.3-2007,配合饲料中脱氧学府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S].

[9] 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S].

S852.662

B

0529-6005(2017)10-0066-02

2017-03-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499)

陈蓉(1986-),女,兽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兽医传染病学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E-mail:haze876@163.com

猜你喜欢

黄曲霉镰刀毒素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酷虫学校再遇镰刀帮(一)
2016 年我国饲料原料及其毒素检测分析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
一把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