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病程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7-01-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叶灌洗性肺炎

张 贺

(保定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病程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张 贺

(保定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病程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大叶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10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根据其病程的不同分为早期与晚期灌洗组,分别为39例与6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早期灌洗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组晚期灌洗组与对照组,且治疗组晚期灌洗组患者中仅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出现3例咳嗽加重与3例一过性低氧血症患者,当退镜后采取面罩吸氧措施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发热与呼吸急促各1例,于术后的48 h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结论对于小儿大叶性肺炎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时应该及早,将病程控制在7 d内,才能显著地缩短住院与使用抗生素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抗生素;小儿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

小儿大叶性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且近年来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患者发病原因较多,除了传统认为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外,还包括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而导致的急性肺组织炎症。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为病程长、病情重以及具有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霉素类抗生素为主,但治疗效果不理想。本院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大叶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大叶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10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根据其病程是否在7 d及以上而分为早期与晚期灌洗组,分别为39例与61例。对照组患者男51例,女49例;年龄2.5~13.0岁,平均年龄(7.59±3.46)岁。治疗组(早期灌洗组)患者男20例,女19例;年龄2.0~14.0岁,平均年龄(8.16±4.24)岁;灌洗治疗时平均病程为(6.45±1.02)d;治疗组(晚期灌洗组)患者男36例,女25例;年龄2.5~14.0岁,平均年龄(7.85±3.64)岁;灌洗治疗时平均病程为(12.43±3.27)d。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大叶性肺炎诊断标准。

1.2 一般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呼吸支持、抗感染以及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进行治疗。镜检方法:采用型号为BF-XP60的纤维支气管镜,患者在术前的4~6 h内禁止进食进水,并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剂量在0.01~0.03 mg/kg的阿托品与剂量在0.1~0.3 mg/kg的咪达唑仑,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患者术中呼吸道分泌物。并起到镇静作用。麻醉药物采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进行黏膜麻醉,经过患者的喉、声门、主气管以及支气管直至其病变部位。然后经纤维支气管镜的活检孔注入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灌洗,灌洗后保留药物为布地奈德。灌洗后对患者进行胸部CT或者胸片复查,根据患者肺部阴影的吸收情况判断是否再次对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2]。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临床指标,其中包括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总热程;并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对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26 ±3.31)d,咳嗽消失时间为(15.06±3.29)d,啰音消失时间为(10.79±2.80)d,住院天数为(13.19±3.30)d,总热程为(11.34± 3.36)d;治疗组(早期)患者中抗生素使用时间为(9.21±2.29)d,咳嗽消失时间为(11.96±2.94)d,啰音消失时间为(6.72±1.59)d,住院天数为(10.04±2.48)d,总热程为(7.79±2.10)d;治疗组(晚期)患者中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69±3.29)d,咳嗽消失时间为(15.44±4.03)d,啰音消失时间为(8.32±2.14)d,住院天数为(13.59±3.28)d,总热程为(11.66±2.91)d。治疗组早期灌洗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组晚期灌洗组与对照组,且治疗组晚期灌洗组患者中仅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并发症为6例,并发症分别为3例咳嗽加重患者与3例一过性低氧血症患者,当退镜后采取面罩吸氧措施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剩下2例患者为术后并发症,发热与呼吸急促各1例,患者体温在38.0~38.5℃,在术后的48 h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3 讨 论

大叶性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人群。在狭义上,大叶性肺炎病原菌主要指的是肺炎链球菌,导致纤维素渗出性炎症,但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临床上典型的大叶性肺炎越来越少[3]。在广义上,大叶性肺炎是由于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而导致的急性肺组织炎症。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大叶性肺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广[4]。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以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霉素类抗生素为主,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容易反复,且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及早发现、诊断与治疗是患者转归的关键。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在临床治疗中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不仅能够直视患者病灶,对其病变性质与炎症程度进行掌握,也能回收灌洗液进行检验,从而指导临床用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灌洗能够冲洗患者阻塞的痰栓,促进患者气道的通畅度[5]。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早期灌洗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组晚期灌洗组与对照组,且治疗组晚期灌洗组患者中仅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早期采用显微支气管镜灌洗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缩短患者热程、改善其肺部体征、缩短住院与抗生素使用时间。原因在于早期患者炎性渗出物多为透明黏液,在吸引的过程中可以呈现出连续线状,因而易吸除。所以早期进行显微支气管镜灌洗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气道内的炎性分泌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原菌对患者气道的毒性作用,从而缩短患者热程。尽管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3例咳嗽加重与3例一过性低氧血症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大叶性肺炎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时应该及早,将病程控制在7 d内,才能显著地缩短住院与使用抗生素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量的临床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43.

[2] 韩丽红.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儿童大叶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10):1182-1184.

[3] 李姗姗,章伟,王彦梅,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病程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94-3196.

[4] 余小红,赵利君,赵明雷,等.临床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9):657-658.

[5] 张龙宝,王新,周月丽,等.50例小儿大叶性肺炎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4):3184-3185.

R563.1

B

1671-8194(2017)08-0185-02

猜你喜欢

大叶灌洗性肺炎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虫见大叶
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