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1-17周文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难治性休克精神分裂症

周文竹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文竹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本文就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后给予所有患者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W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较比治疗前,其PANSS评分以WMS评分下降较为明显,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中采用无抽搐电休克,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无抽搐电休克;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临床疗效;分析

在目前临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手段中,常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中,无抽搐电休克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相对较高[1]。为此,本次研究活动选自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所有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和所得数据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经《国际分类标准》均被确诊为难治性精神分裂[2]。本组58例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66.2±8.3)岁,最长病程15年,最短病程3年。其后将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滥用药物的患者予以排除,智力障碍患者以及饮酒患者予以排除,本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使用仪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美国SOMATICS公司生产)[3]。

1.3 方法: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氯氮平(上海新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52)使用剂量为320~500 mg/d,氯丙嗪(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53)使用剂量为340~500 mg/d,利培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06)使用剂量为2~5 mg/d,奥氮平(江苏豪森医药集团连云港宏创医药有限公司)使用剂量为15~20 mg/d。其后,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治疗前,让患者保持空腹,并将大小便排净,必要时,让其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安抚情绪。其后给予患者0.5 mg阿托品,静脉给药,其后将3 mg/kg异丙酚注入患者体内,待麻醉完全后,注射浓度为0.2%的氯化琥珀酰胆碱,使用剂量为40~75 mg。与此同时,设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的参数,如:电荷量%。其后根据老年患者的抽搐时间以及抽搐发作次数进行相应的设定,根据其治疗情况对电荷进行相应的增减。其后给予患者面罩供氧,并进行通电治疗。在此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如P、BR以及EEG等。通电完成后,给予患者进行加压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每周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3次,治疗15次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采用PANSS量表和WMS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其后将结果进行观察与统计。

1.5 统计学处理:本组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当结果P<0.05,则表示本组实验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本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本组患者治疗前阴性症状评分为(23.11±8.47)分,治疗1周后,阴性症状评分为(21.88±8.13)分;治疗5周后,阴性症状评分为(21.13 ±7.37)分;治疗10周后,阴性症状评分为(21.41±7.32)分。本组患者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5.19±21.17)分,治疗1周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9.62±5.78)分,治疗5周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6.85± 6.57)分,治疗10周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7.21±6.63)分。本组患者治疗前总分为(86.87±25.36)分,治疗1周后,总分为(16.22± 22.92)分;治疗5周后,总分为(71.01±22.40)分;治疗10周后,总分为(68.95±23.03)分。经统计学分析后,本组患者治疗后较比治疗前,PANSS评分下降明显,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本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WMS评分:本组患者治疗前再认评分为(8.1±2.7)分,联想评分为(8.2±2.6)分,图片评分为(7.2±2.2)分,背数记忆评分为(8.7±2.6)分,经治疗1 d后,再认评分为(6.7±2.1)分,联想评分为(6.4±2.6)分,图片评分为(5.6±2.7)分,背数记忆评分为(7.2±2.9)分;经治疗1周后,再认评分为(7.9±1.7)分,联想评分为(8.2±2.8)分,图片评分为(6.1±2.3)分,背数记忆评分为(8.6±3.4)分,治疗3周后,再认评分为(8.1±2.7)分,联想评分为(8.0±2.9)分,图片评分为(7.2±2.3)分,背数记忆评分为(8.5±3.8)分。经统计学分析后,治疗前较比治疗后,WMS评分下降明显,且经比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比较本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组患者治疗后较比治疗前,其不良反应,如:流涎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均无明显差异,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目前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常采用药物治疗,且常见的药物包括: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以及奥氮平等,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逐渐引入一种全新的治疗技术,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快速、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在临床上取得了认可,并广泛应用,加之在抗精神分裂药物上联合使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无抽搐电休克可以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平衡,与此同时,使精神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除此之外,该治疗方式联合电休克机,并通过微弱的电流刺激,可以致使患者抽搐发作,并失去意识[4]。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特殊性,加之身体功能以及自身免疫逐渐下降,如果需再次治疗,其耐受力相对较差,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据相关学者经临床实践后表明,无抽搐电休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老年患者治疗中较为适宜,不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该疾病的复发率,再次住院率也明显减少[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数据来看,本组患者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较比治疗前,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以及PANSS总分下降幅度明显,经比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本组患者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较比治疗前,患者的WMS评分下降较为显著,且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并适用于老年患者。与此同时,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虽然影响患者的记忆,但是时间短暂,存在可逆性,经治疗后均可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应用及推广。

[1] 章龙泽,陈阳.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2):1089-1091.

[2] 杨永和,刘冬梅,徐进,等.大黄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 335-337.

[3] 赵洪祖,杜好瑞,崔二龙,等.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25-528.

[4] 甘景梨,李晓琼,段惠峰,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质子波谱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9):2063-2065.

[5] 彭成国,王高华,张新风,等.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利培酮口服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 (6):427-429.

R749.3

B

1671-8194(2017)08-0019-02

猜你喜欢

难治性休克精神分裂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