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旺福教授辨治失眠经验总结
2017-01-17饶凯华饶旺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江西南昌330006
饶凯华 饶旺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饶旺福教授辨治失眠经验总结
饶凯华 饶旺福△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江西 南昌 330006
介绍饶旺福教授治疗失眠的验案,并总结出失眠辨证的三个主要证型及代表方:痰浊扰神型以温胆汤治疗,肝气郁结型以逍遥散治疗,心肝阴虚型以天王补心丹治疗。
失眠;老中医经验;饶旺福
饶旺福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脑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四十载,德艺双馨,在脑科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造诣,尤其对失眠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如下。
失眠在中医学中称为“不寐”、“目不暝”,是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学认为,不寐是由于心脾两虚,生化不足;或心阴耗损,阴虚火旺;或心胆气虚;或食积痰浊阻滞,脾胃积热;或肝气郁结,化火扰神,使心神不安,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饶旺福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与传统中医学有所不同,他更加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他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精神压力大,情绪容易波动,而物质的丰富,使得饮食上容易过度,营养过剩,所以情志不遂和饮食积滞是当前时代的两大致病因素。一项全球10个国家的研究[1]显示,有24%的人口受到睡眠困扰。中国睡眠研究会在2008年公布,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2],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由于精神情绪因素,环境影响或治疗不当等原因转变为慢性失眠。饶旺福教授认为中医辨治失眠要注重个体化原则,要着眼于当前时代特点。他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参阅古今文献,对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了3个主要证型。
1 痰浊扰神型,代表方温胆汤
本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饶旺福教授认为失眠一证,实证居其八九,虚者不过十中一二,而兼痰兼火者,更是多见。中医认为,痰是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障碍所致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异常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的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液成痰;或者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灼伤津液,炼液为痰;或过食生冷肥甘,损伤脾阳,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或劳倦内伤,调养失宜,损伤后天之气,中气不足,痰浊壅盛,扰动心神,神明不安,而致难以入眠。此型临床常见症状特点为失眠,容易反复,常打呼噜,伴头昏,舌红或淡红,苔白腻,脉滑。《黄帝内经》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者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在临床辨治过程中,具有痰的症状及舌脉象特点,可投以温胆汤治之。常用药物为法夏15g,茯苓15g,陈皮10g,枳实12g,竹茹10g,炙甘草6g,酸枣仁20g,夜交藤30g,龙骨20g,牡蛎20g。如伴神疲乏力,脉偏沉,加用参芪;如伴烦热不安,加黄连或加栀子豉汤;如伴口干口苦,加龙胆草;如见舌红,舌尖有红点,加丹参;如见苔黄,口臭,加黄连、黄芩,竹茹加至30g;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30g,槟榔10g。
2 肝气郁结型,代表方逍遥散
饶旺福教授认为,此型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如突然受外界刺激,或所愿不遂,或思虑过度,或悲哀,或暴怒等均可以导致气机郁结,升降失调。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增快,若精神压力增大,情感反应太过,超出了人体的耐受程度,则转变为致病因素,引起脏腑气机失调,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头晕、心慌等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症状。饶旺福教授认为,情志不遂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失眠又进一步加重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因此失眠与情绪活动总是相伴随,特别是失眠日久的患者,大部分伴有情志因素,除了药物的调理,心理治疗也是很重要的。饶旺福教授通常予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常用药物为柴胡10g,当归10g,生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0g,甘草6g,香附10g,玫瑰花20g。此型患者常伴有胸闷、腹胀,脉弦,可加用枳壳12g,桔梗10g,木香12g,以调节气机升降;如伴焦虑、紧张情绪者,加用镇静安神药物,如龙齿20g,珍珠母20g,琥珀6g,磁石30g等;如伴有抑郁,舌质不红,苔薄者,常加用麻黄、羌活、川芎、桂枝等具有发散温通功效的药物,可加强逍遥散疏肝解郁的作用,亦可助心阳、散阴霾,使患者日间情绪高涨,夜间睡眠质量得以改善。
3 心肝阴虚型,代表方天王补心丹
此型患者常因素体阴虚,或气郁日久,郁热伤阴,或思虑劳心太过,耗伤阴液导致心神不安,不能入眠。在五脏中,情志活动与心、肝两脏关系最为密切。钱良玉等[3]认为情志内伤是失眠的主要病因,肝为起病之源,心为传变之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心主神志,掌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肝之疏泄可推动心气之敷布、心血之运行,心气血运行正常,神安则寐。若肝气失于调达,郁滞于内,心气血耗伤或郁热伤阴,扰乱心神,神明不安,则难以入眠,常伴有烦躁,出汗,容易发脾气,舌红,苔薄,脉细等心肝阴虚的表现,常用天王补心丹,药物为党参15g,山药15g,天麦冬各10g,当归12g,酸枣仁20g,生地12g,丹参20,茯苓15g,炙甘草10g,柏子仁15g,石菖蒲10g,五味子6g,远志15g,川楝子6g。临床应用中常加百合30g清心除烦。若时值秋季,肺金亢盛,肝木受抑,常加百部12g润肺养阴以柔肝。若热势进一步加重,出现阴虚火旺,症见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者,则予以知柏地黄丸治之。
4 验案举隅
万某,男,38岁,公司职员。2016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主诉反复失眠10年,加重1个月。患者近1月来工作繁忙,失眠加重,难以入睡,有时彻夜不眠,且睡眠浅,容易惊醒,梦多,伴胸中窒闷不舒畅,白天精神困倦,无口干口苦,纳可,二便平。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既往曾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饶旺福教授辨证属于痰热扰心,神不守舍。治疗以清热化痰,解郁安神之法,予以黄连温胆汤主方治疗。药物为:黄连6g,法半夏15g,陈皮10g,茯苓15g,竹茹10g,炒枳实12g,酸枣仁20g,首乌藤30g,龙齿20g,甘草6g,合欢皮30g,玫瑰花12g,丹参20g,木香12g,桔梗10g。服用7剂后复诊,失眠如故,胸闷减轻,伴耳鸣,舌质暗红,苔白腻,左脉弦细,右脉弦滑。考虑痰浊日久化瘀,予以上方去木香、桔梗,加川芎12g,琥珀3g。2016年12月5日三诊,患者诉失眠改善,每晚可睡4~5h,梦少,精神有时容易紧张,心烦,予以二诊方药加栀子豉汤清胸中郁热。四诊时患者无烦热,睡眠基本可以保持4~5h,白天精神有所改善。
[1]Soldatos CR,Allaert FA,Ohta T,et al.How do individuals sleep around the world Results from a single-day survey in ten countries [J].Sleep Med,2005,6(1):5-13.
[2]赵忠新,张照环.应给予睡眠更多的关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8):513-515.
[3]钱良玉,严冬.浅谈失眠从心肝论治[J].甘肃中医,2006,19(10):3-4.
饶凯华(198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脑病科临床科研。E-mail:doctorrao@126.com
指导老师:饶旺福(1953-),男,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脑病的临床科研。E-mail:raowangf@126.com
R249
A
1007-8517(2017)12-0088-02
2017-04-21 编辑:穆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