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研究进展

2017-01-17韩宝杰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9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脘顽固性中风

杜 倩 王 元 韩宝杰*.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93



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研究进展

杜 倩1王 元2韩宝杰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文章对近3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选穴、常见的针刺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规范临床操作。

中风;呃逆;针刺治疗

中风后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1]。古称“哕”、又称“哕逆”,《丹溪心法》曰:“谓之哕,近为之呃”。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此症状是由于脑部病变尤其是下丘脑、脑干处的损伤,导致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或继发的胃黏膜缺血、缺氧等因素刺激膈神经引起,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2]。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肝肾阴虚,气郁痰阻,肝阳偏亢而引动内风,肝风内动上乘肺胃,导致胃气挟痰上逆动膈而发呃逆,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开闭邪热、醒神开窍的功效,从而达到止逆的作用[3]。若中风后呃逆经久不愈,则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有心肺疾患的患者则会波及其呼吸功能,导致气体交换异常,使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下降,从而引起脑缺氧,还可加重脑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3]。因此,探索中风后呃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将近3年来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研究进行综述,查阅整理参考文献31篇,现总结如下。

1 选穴

针刺治疗呃逆常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膻中、膈腧等穴,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居于胃脘部,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两穴相配可和胃降逆;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交阴维脉,并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可宽胸利膈,畅通三焦气机;膻中穴与膈相距很近,且为气会穴,可理气降逆。中风后呃逆的选穴还应根据其在临床上不同的证候特点或特殊症状进行选择和配伍[4]。

魏超博[5]认为若肾不纳胃气,则会致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等症状,涌泉为肾经的井穴,主降,有收敛浮越之阳的功效,故选取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呃逆,以引气归元,降逆止呃,疗效颇佳。

刘永等[6]认为经外奇穴对一些疑难病症具有明显疗效,比一般腧穴针灸疗效更加突显,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并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极少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还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其所论述的经外奇穴有四缝穴、中魁穴、正光穴、攒眉穴、鱼腰穴、华佗夹脊穴、上廉泉、董氏奇穴等,经临床证实这些经外奇穴对中风后呃逆均具有良好疗效。

郑德松等[7]认为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而致脑络阻滞,神失其用,加之正虚邪盛,有形之邪阻滞,中焦气机失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故而发生中风后呃逆症状。临床选取水沟、中脘、膈腧、膻中穴以醒脑开窍、和胃降逆、宽胸利膈。运用该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4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氯(Cl-)、钙(Ca2﹢)及症状评分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申治富等[8]认为肺处膈上,胃居膈下,肺、胃、膈三者通过经脉紧密联系,故从肺论治呃逆,主取尺泽,行泄法,重刺激,余穴取中脘、双侧足三里、内关、公孙、太冲、合谷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经治疗呃逆症状明显好转。

励志英[9]认为素髎穴能够宣通上焦,有利于宣降中焦,有通窍利气之功效,故通过刺激素髎穴,使针感达到脑部,起到抑制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解除膈肌痉挛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

2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方法很多,长期以来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呃逆的总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宽胸理气。《景岳全书·呃逆》中提到:“实呃不难治,而唯元气败竭乃最危之候”,说明中风后呃逆为危重症,本虚标实,故临床治疗须对原发病的治疗给予极大的重视。脑血管病引起的呃逆需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益气活血等,因其多由于大面积或多发性脑梗死、脑干病变等均为临床重症,故治疗时往往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以集中各个疗法中的优势,增强疗效。以下对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中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详述。

2.1 单纯针刺疗法 佟媛媛等[10]认为中风所致的呃逆是由于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使胃气不降,气逆上冲,醒脑开窍针刺法具有调神降气之功效,故选取内关、人中、中脘、膈俞、内庭、太冲及颈部夹脊穴施行脑开窍针刺法以降逆止呃、宽胸利膈,临床治疗患者23例,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研究结果表明:醒脑调神针刺法可有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刘艳秋[11]认为中风引起的呃逆应采用针灸治疗,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致中风后呃逆发作,故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呃逆,选取膻中、中脘、攒竹(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进行针刺,以通阳和胃降逆、温暖下元而消寒积、疏肝理气,对36例中风后呃逆患者进行此法治疗,研究结果示痊愈22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临床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王翠平等[12]认为呃逆病位在膈,病变脏腑为胃,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多选取任脉、足阳明经穴位,故选天突、膻中、中脘、双侧内关、公孙、足三里、攒竹穴进行单纯针刺治疗,共奏宽胸利膈、降逆止呃之功,利用该法观察中风后呃逆患者1例,效果满意。

2.2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 孙远征[13]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对双侧内关、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注射,并结合针刺公孙、攒竹、天突、膻中、中脘等穴,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31例,痊愈2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经观察证实该法加强了通调经络、缓解痉挛、理气和胃、降逆平呃的作用,对中风后呃逆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刘明清等[14]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对双侧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注射,并结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39例,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17%。该研究说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安全而有效。

赵玉娟等[15]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对双侧内关、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注射,并结合针刺相关穴位,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40例,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笔者认为该法治疗呃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郭子衣[16]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对膻中穴进行穴位注射,认为膻中穴具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作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33例,有效3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9%。研究结果证实,该方法可取得确切的疗效,且简便易行、见效迅速。

刘效娟[17]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对双侧内关、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并联合常规针刺,取穴:人中、膻中、双侧合谷、内关、公孙等,对4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示痊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经临床观察证实该法简易有效。

2.3 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拔罐疗法 辛善栋[18]认为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肝肾不足,气血亏损,风火相煽,肝阳上亢,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治疗应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和顺脾胃。故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选取膻中、攒竹(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攒竹穴、内关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结束后,在背部膈俞穴局部刺络拔罐放血,以清血热、调血气,加强刺激。临床运用该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23例,经观察痊愈14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研究结果说明,针刺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起效快、疗效明显,并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严萍[19]认为拔罐法可加大放血量与刺激程度,在局部施以三棱针点刺可增强对俞穴的刺激,通过负压作用减小胸廓压力与张力,从而得以快速缓解膈肌痉挛。膈俞穴具有宽胸利膈、降逆止呃、助阳行气之功效,故采用对膈俞穴进行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呃逆患者50例,治疗疗程平均为1~2次,结果示1次而愈者43例,占81.5%,2次而愈者7例,总有效率为100%。该研究说明刺络拔罐能有效治疗功能性顽固性呃逆,疗效明显。

王丽丽[20]认为应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既能疏通肺胃之气,调达气机,使上逆之气下行,又可调理气机,和胃降逆。故运用肺俞、膈俞、胃俞刺络放血加拔罐疗法,兼针刺内关、中脘、膻中穴,对31例呃逆患者进行该法治疗,经临床观察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研究结果说明该法起效快,疗程短,效果明显。

2.4 针刺配合耳针及耳穴压豆疗法 陈文平[21]认为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可调节脏腑气机、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阴平阳秘而治疗各种疾病。临床治疗选取耳穴、胃膈;体穴:内关、足三里、太冲,应用此法治疗患者36例,痊愈31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 94.4%。

陈琳等[22]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在“健胃”的基础上取“醒脑”,可安神理气醒脑,选用耳穴耳中、膈、胃、交感、皮质下等;体针选取人中、天鼎、内关、足三里、中脘等,以针刺加耳穴治疗呃逆54例,结果总有效率94.44%。

于小洁[23]阐述耳穴埋豆治疗呃逆是依据人体各部均反映于耳廓这一事实理论而制定的,用王不留行籽在耳部相应穴位压迫的方法,来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以防治疾病。故取单耳胃穴、耳中(膈)穴、神门穴、交感穴、下脚端穴、十二指肠穴,将王不留行籽贴于上述穴位处进行按压刺激。用该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40例,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王芹等[24]认为耳部与人体的各个部分相关联,可反应全身的情况并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治疗中风后呃逆选取的耳穴主要为胃穴、耳中穴、神门穴,配穴为交感穴,以其对于缓解呃逆的症状效果比较直接,经过临床证明,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中,治愈48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0.0%。

2.5 针刺配合温灸疗法 陈玉其等[25]认为中风后之所以发生呃逆,多因肝风挟痰、挟火横逆犯胃,克伐脾土,胃失和降,冲逆动膈而致,故宜疏肝健脾以标本兼治。运用“疏肝健脾”法针刺中脘、太冲穴(双侧),中脘行温针灸,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利用该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64例,结果显示痊愈者50例,好转者11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5.7%。

周庆杰等[26]认为顽固性呃逆多发于大病、久病之后,患者体虚且呃逆频发,异常痛苦,多惧怕针刺施术,而采用温和灸,患者依从性较高,故采取针刺联合艾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取中脘、气海、关元穴从上到下依次熏灸,取内关(双侧)、膈俞、天枢、上脘、足三里(双侧)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法,以温通经脉、提升阳气,使阴阳气血运行恢复调畅,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呃逆自止。临床运用该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25例,研究结果示:治愈1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0%。

2.6 针灸配合中药疗法 李智[27]取患者百会穴、膻中穴、膈俞穴、中脘穴、双太冲穴、双内关穴、双足三里穴及双神门穴等为主穴进行常规针刺,并结合其自拟中药降逆止呃汤加减内服,具体处方:黄芪9g,麦冬 9g,甘草9g,沉香 10g,太子参12g,旋复花12g,陈皮15g及代赭石24g,可达燥湿除满、行气消积以及降逆平喘之效。利用该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54例,治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

杜伟等[28]取穴内关、人中、中脘、足三里、攒竹、膈俞等穴进行常规针刺,并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内服,5d为1个疗程,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30例。研究结果示:痊愈18例,有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

任海亮[29]随证审之,给予患者口服竹茹鸡子黄汤加旋覆花10g,代赭石6g,半夏10g,沉香15g,并嘱患者温热时频服,服用前同时针刺攒竹、内关、足三里、太冲、中脘穴,治疗2d后患者呃逆遂停止,1月后进行随访,患者诉呃逆未再发作。

2.7 其他 刘琦[30]运用交叉电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取穴:风池(双侧)、翳风(双侧)、中脘、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攒竹(双侧)。采用交叉通电的方法,一侧风池穴和对侧翳风穴,连续波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运用该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30例,治愈23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

夏伟琴[31]采用艾灸并中药贴敷,艾灸主穴取足三里,配穴取中脘、关元,中药贴敷取神阙穴,药物组成为半夏、枳实、柿蒂、丁香等,运用该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38例,治愈17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

3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诸多治疗方法均有其优势之处,但还须结合临床,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医师所擅长的领域、不同的医疗环境等进行恰当地选择。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多见于脑干梗死的患者,也可见于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造成脑干受压的患者,呃逆的出现常提示病情较重,应予及时治疗,以防频发的呃逆加重其原发病。故在使用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时,应采取多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疗效;同时,对原发病的治疗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杨芳. 几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对比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 03(20):179-180.

[2]甄世锐,李蕾,韦玲.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36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 830-831.

[3]刘玉梅. 不同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1): 73-75.

[4]姜曼,刘颖,邵明璐,等. 针灸治疗呃逆取穴规律初探[J]. 河南中医,2014, 34(7):1396-1397.

[5]魏超博. 独取涌泉治疗中风后呃逆[J]. 中国针灸,2015, 35(3): 220-220.

[6]刘永,张彤. 经外奇穴治疗呃逆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0): 867-869.

[7]郑德松,赵岩.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6, 35(4): 419-420.

[8]申治富,冒冬冬,郭保君,等. 尺泽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一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16, 12(2): 77.

[9]励志英. 中风后呃逆案[J]. 中国针灸,2014, 34(12): 1188.

[10]佟媛媛,吕建明,石学敏. 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46例[J]. 陕西中医,2014,35(2): 219-220.

[11]刘艳秋. 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36例临床体会[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14): 89.

[12]王翠平,马涛,刘健,等. 针刺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J]. 国医论坛,2016, 31(5): 53.

[13]孙远征,赵秀文.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3, 35(7): 1034-1035.

[14]刘明清,廖应芳,段正成,等.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39例[J]. 江西中医药,2016,47(404):48-49.

[15]赵玉娟,晏凤莲,付焕香. 交替应用维生素B1 B6 B12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6, 45(3): 338-339.

[16]郭子衣. 为中风后呃逆症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 12(17): 36-37.

[17]刘效娟.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在中风后呃逆治疗中应用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5, 17(1): 42-43.

[18]辛善栋. 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 12(9):1055-1056.

[19]严萍. 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J]. 中医外治杂治,2016, 25(4): 17.

[20]王丽丽. 刺络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1-37.

[21]陈文平. 耳针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36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15(15): 178.

[22]陈琳,李澎. 针刺加耳穴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13, 33(2): 188-189.

[23]于小洁. 耳穴埋豆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40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6, 35(1): 105.

[24]王芹,赵兰华,于炳琦.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呃逆[J]. 中国民间疗法,2014, 22(12): 20.

[25]陈玉其,尹真祯,杜月蓉,等. “疏肝健脾”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7): 1503-1505

[26]周庆杰,蒋正辉.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2014, 57(2): 156-157.

[27]李智. 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 10(19): 72-73.

[28]杜伟,李澎. 醒脑降逆活血法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J]. 吉林中医药,2014, 34(1): 93-95.

[29]任海亮,张娜. 竹茹鸡子黄汤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6, 32(9): 100-101.

[30]刘琦. 交叉电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D]. 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1-42.

[31]夏伟琴.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颅脑损伤并发呃逆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 23(1): 106-107.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ing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Post-stroke Hiccups

DU Qian1WANG Yuan2HAN Baojie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of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Hiccu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of strok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hiccup is simple, effective significantly. The acupoint selection, common therapeutic metho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will b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Stroke; Hiccup; Acupuncture Treatment

“调神和胃”针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2015084),由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

杜倩(199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针灸。E-mail:740482173@qq.com

韩宝杰(1964-),男,汉族,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E-mail:512cyh@163.com

R255.2

A

1007-8517(2017)12-0059-04

2017-04-19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中脘顽固性中风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菖远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
旋降汤治疗顽固性梅核气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