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主动参与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7-01-16李亚丽

东方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挂钟角度课件

李亚丽

一、案例背景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在第二节课的时候,我走进小学5年级4班的教室,打算进行教学活动。我这节课要讲解的知识是图形的旋转。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通过备课的环节发展,学生对图形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总体上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学生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准确的进行判断。在课程教学还没有开始之前,我就走进503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正式上课之前,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503班里,但是在上课之后,还有两名同学没有回到教室里,同学们都暗自着急,害怕这两个小男孩受到批评。当他们两个走进教室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两个迟到,有什么感觉啊?”两个男孩子以为我要批评他们,胆怯的说:“我害怕”。我又假装严肃的问他们:“除了害怕,还有其他感觉么?”两个孩子就更加的害怕了,不敢说话了。我又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他除了害怕还有其他感觉么?”许多的同学都流露出不解的神色,从他们的表情我看出来,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为什么还不快点开始上课呢?是不是真的要杀鸡儆猴,真的要有一场暴风雨么?但是还是有同学大胆的回答:“他们好热啊,满头大汗的。”这个时候我接过话来:“是啊,迟到现象在所难免,着急来上课还要快速跑步,天气还这么热,他们非常热,我们将教室里的风扇开大一点吧?”刚落下话音,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风扇上。老师接着问学生从电风扇的运转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风扇正在旋转呀,这个时候我就因势利导,导到今天要学习的主题上——图形的旋转。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的案例,学生通过讨论回答,纷纷说出陀螺、方向盘、风车等等,都是旋转的现象。这种突发的现象,被我好好的利用起来,有身边的生活情境代替原来准别的课件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笔者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是对迟到的学生比较严厉的,基本上是大发雷霆,批评教育,但是我从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来说,将学生的迟到变为“课堂资源”,将所谓的坏事变为好事,由“学生迟到”——“满头大汗”——“关注风扇”——“发现旋转”。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案例过程

接下来就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呈现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我准备了挂钟让学生进行观察,同学们都可以了解到挂钟上的指针在做旋转运动,但是底下的钟摆在做什么运动。有的学生认为使平移、有的学生认为使旋转,意见出现分歧,这也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入手,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但是比较有争议的生活实例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的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丰富学生的认识活动。

接下来的教学步骤主要是从挂钟指针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旋转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在认识旋转方向的时候,我在课件上为学生呈现风动态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风车的叶子是怎么运动的?风车上下两层之间的旋转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顺时针旋转,如何表示?相反的方向怎么叫?通过观察风车的活动,我让学生了解旋转必须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旋转是要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的。在认识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我在课件上为学生呈现时钟的图片:

并且为学生提出问题,观察两个时钟,都是怎么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让学生将时钟的选装表述清晰,引导学生了解“围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旋转”、“转动多少度”这借个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学生理解了旋转角度、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堂刚开始的认知冲突进行思考,挂钟上的钟摆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角度,按照顺逆时针进行的活动,因此挂钟属于旋转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旋转活动不一定是旋转一周,只要按照一个点、一定方向、固定角度进行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旋转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仅要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那一步的感受旋转带来的美。在课件上为学生呈现一些动态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带来的图形,等边三角形的旋转所形成的图形等等,让学生进行观察,不仅仅能够理解旋转的三个要素,还能够感受旋转的魅力之处,如图所示:

并且为学生呈现生活中雪花的飘动以及魅力的舞蹈千手观音,让进一步的感受与理解图形的变化与旋转。学习图形的变化,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变化的、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我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收单,展示生活中的美丽图形,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感受图形选装的美丽之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设计、创造图案奠定基础。

三、案例反思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次教学案例是以小学数学图形旋转的教学案例为主,主要是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上进行教学的设计,从我从事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平等的对待学生,“我巡视整个教室,悄悄地走到学生小组中,倾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指导”、“鼓励大家说到“同学们,请先别着急,再想想”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和谐,我给与学生充分的鼓励,并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在许多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还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师生之间进行的是不平等的交流,学生学习非常的被动,难以建设高效课堂。并且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与预设活动相冲突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这些现象,充分的利用,注意学生的生成活动,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每个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学生学些的积极性,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校课堂,将知识更生动的展现给学生。

猜你喜欢

挂钟角度课件
偷懒
两只挂钟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两个小挂钟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角度不同
人啊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