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

2017-01-16涂卫东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习作

涂卫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表述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影响着其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步入写作的起步阶段,但由于掌握的词汇量不够大,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够丰富,语言表达相对匮乏,普遍对写作存在惧怕心理,“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通过不断实验与反思,在反复实践中归纳出一些写作教学的经验,让学生写作有内容、有情感,感受写作的快乐。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巨大动力。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一旦对写作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带着兴趣进行写作学习与训练,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知识的拓展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人都有好奇心,探知未知世界能激发极强兴趣。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我为学生们播放了“铅山畲族风情”宣传资料,并邀请了一位畲族朋友给学生们讲解畲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这样,学生从更多的层面了解了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并积极的参与到提问、讨论活动中。之后,我要求学生以“我家乡的少数民族”为主题进行写作。学生这时已经对写作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想法,不再找不到破题方法,写出的作文也自然有血有肉、抓住中心。

轻松的互动游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写作游戏能够把写作教学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自我介绍”写作主题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匿名将自我介绍写下来,收集起来后在课堂上开展“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分别领取一些学生的习作,讨论是谁的自我介绍,最终比较哪一个小组猜对的数目最多。游戏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介绍的比较成功的作品进行点评,同时对需要改进的习作进行讨论与补充。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游戏,可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螺旋上升。

积极的鼓励肯定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作文,大多是进退维谷,无从下笔。在这一阶段的写作作品,一定会经过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面对不够满意的学生习作如果一味求全责备,甚至不屑一顾地全盘否定,会使学生对写作失去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甚至发展为对写作的怨恨与反抗。教师应当是学生写作之路上的一盏明灯,应对学生的写作多进行鼓励与肯定,努力去引导、去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奇感,找到作文的窍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

二、积累写作素材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写作同样如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前提是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写作思路的流畅是快乐写作的保障。有的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的指导就无从下笔,其关键就是头脑中没有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学生对素材有了一定的积累量,写作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所写文章也不会空洞、令人乏味。在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典型的事例记录下来,并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换与交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写作素材,学习了写作技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除了增加阅读量以外,素材的积累更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把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生活性。学生在刚开始进行写作学习时,很容易将习作写成流水账似的文章。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观察的要点,教育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分析,并学会提出问题,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观察的重心。例如:在《家乡的母亲河》写作教学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对县城的惠济河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惠济河的污染问题,并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最后结合课文《珍珠泉》,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和对生活的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除了观察力以外,想象力同样是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将获得更多的写作内容。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不应将学生们的写作内容限定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同样能够获得写作素材,开拓写作思路,实现快乐写作。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作者,描述自己为什么会独在异乡,又为什么与家人团聚,让学生不限定故事背景时间展开想象扩充。有的学生联想到在外打工的父母,将一篇想象文写得又生命力、感染力,展现了优秀的写作水平。

三、引导写作练习

当观察、积累、交流之后,学生能够很自然的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下来,此时学生面对写作已经能够形成文章,不再苦不堪言了。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写作训练,通过不断的练笔才能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课本入手,剖析技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课文的写作风格与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文的剖析,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并要求学生仿造该手法进行训练。例如:《秋天的雨》一文中描写景物时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拟人手法,把雨中秋天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我在课后让学生练笔,对一个熟悉的场景进行描写,并对“突出细节、巧用修辞”的写作方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加强交流,互改互评。学生在经过训练之后,对写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候,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作,而应该更关注于如何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在这一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学生互改互评”活动:通过浏览学生习作,统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次写作训练的重点,选择出有代表性的典病文,隐去作者姓名后,让学生对该文章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交流,“对症下药”,对病文进行修改。通过大量的互改互评训练,不仅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还能让学生养成写完文章好主动进行修改完善的习惯。

每日练习,记录点滴。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写日记也是一项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从学生进入写作学习阶段之后,我要求学生通过写成长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每日生活的感受和感悟。成长日记的内容灵活自由,能够保障学生的日常写作训练,并且能够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最终,使学生的写作由点及面,形成优秀的文章作品。

优秀作品,积极鼓励。小学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在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训练的同时,我们应当对其训练成果进行肯定。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设立了“最佳作品奖”,用以鼓励在本次写作练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设立了“最佳进步奖”,以让一些写作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对于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我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媒体投稿,让其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快乐与荣誉。

实践证明,教师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当然,如何让学生能够快乐写作,我们所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更为深入的探究。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地对写作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在写作教学理论中继续探索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学生在快乐写作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习作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习作展示
写日记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