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
2017-01-16隋明仪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出身贫贱。颜回14岁师从孔子,一生未做官,据说29岁时便头发全白,因病早逝。他的离世让孔子悲痛不已,连称“天丧予”。
孔子对颜回有极高的评价:“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在众弟子中实属罕见。孔子与其弟子关系十分融洽,亦师亦友。他在褒扬学生优点的同时也常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缺点。“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他指出子路仅有勇武;“枨也慾,焉得刚”。他指出申枨欲望过多;“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他严厉批评宰予浪费白天时光的行为……而孔子几乎没有对颜回做出较为严厉的负面评价,而赞扬其德行的语句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在孔子眼中颜回值得人们学习的优点与美德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是勤奋好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学无常师,坚持学习。“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广泛学习的同时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要求其学生谦虚好学,温故知新。颜回本人则是勤奋好学的代表。他不仅崇敬孔子高深的道行,称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习时亦竭尽全力,闻一知十。“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孔子称赞他主动学习有效互动的学习方法,亦期待推行这种教学相长的理想教学状态;“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回学无止境的精进精神也深得孔子欣赏。勤奋好学、潜心研道,孔子所提倡的学习观在颜回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二是谦逊守仁。颜回在众弟子中年龄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贫贱的出身也使其行事低调,较少外露才智。谦逊使他能安于贫困的生活,自得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志于修身行道、不为贫贱所动的精神不仅受到孔子的反复称赞,更是被孔后儒家作为修身处世的准则。执着使他专注于修道守仁:“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孔子以“仁”为人生最高境界,声称自已也很难达到,却认为颜回能够长时间保持仁德,足见其恒心与执着。谦逊淡泊的生活与专注守仁的精神,彰显了颜回著称于世的德行。
孔子虽对颜回赞赏有加,但也对他的缺陷加以指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虽然孔子最后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颜回本身并不愚钝能学有所思,但他这种很少提出反对意见的学习方法不免显得缺少思考精神;“回也非助我者也,与吾言无所不说”,他指出颜回没能在学习道的同时启发其他弟子、发展孔子的思想。颜回固然崇尚大道,勤奋好学,但他较为缺少自己的思考,其思想亦一致于孔子,以致被后人尊为“复圣”,未能发展思想自成一派。其过于专注学习,缺少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也应由当代人加以取舍,批判看待。
《论语·雍也》中收录了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弟子孰为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对话中既包含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肯定与推崇,亦带有对弟子早逝的哀思。《论语·先进》中则记载了二人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在匡邑遇险,出逃时颜回落在后面最后赶到。孔子以为颜回已死,颜回说老师还在,自己怎么敢死。孔子对弟子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颜回对老师的尊重与孝心也可见一斑。师徒相知之深,不过如此。
隋明仪,辽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