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

2017-01-16李继国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幻灯片所学软件

李继国

人类社会已步人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计算机课程已被中小学纳入到必修课程之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计算机还挺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开始厌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要让学生长期爱好计算机,学好计算机知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出自《论语·雍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要想让学生长期爱学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计算机教学充满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结合我个人多年工作实际,针对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如下论述:

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

1.用倒置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计算机最关键的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成欲。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本末倒置的方法。即先不告诉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先让学生知道结果,再由学生自己去探讨获得结果的方法。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进行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演示事先做好的幻灯片。学生看到美观生动的幻灯片后,就会提出这样生动的幻灯片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能做出来吗?等问题,然后教师再演示讲解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教学辅助软件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合适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电脑的认识与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学习其他学科提供练习的机会。在选择软件时,首先要以易懂、操作简单为原则。因此,应该选择这样一些软件:《金山打字机灵》、《拼音快乐》、《金山画板》等。通过这些软件,学生可以练习键盘、键盘中的小键盘区的数字键和鼠标操作等。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应用软件,老师可以把软件的功能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学生复习了学科知识,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操作,一具两得,使学生有一种知识应用的成就感,从而记忆深刻。

3、利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长时间的集中,极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所以老师在课堂中适当的加入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纸牌”游戏中,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拖动操作。这样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

4、让学生有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成就感是学习的动力、兴趣的来源成就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潜力,使他们更加容易获得成功。成功是保持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欢乐的情感又能激励学生更加刻苦的学习,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给同学们创造能够产生成就感的任务,比如在学习美图秀秀时让他们亲手处理一下自己照片,每人制作一个小贺卡送给朋友或亲人等。另外,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来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让他们看到自身的长处,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学生的行为,有助于产生学生的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是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怎么能谈得上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呢?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作如下的论述:

1.注重上机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实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然,学生上机操作,要有目的性,不能随心所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究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2、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画图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计算机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计算机后,要会动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感到真实,有用,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新年即将到来时,我就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制作一个富有自己的特色的年历。在放假之前,为每位同学打印出来,拿回家去作为新年的年历。这样过年既不用买年历了,学生们又从中学习和巩固了知识。例如:在学生们学习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本来同学们觉得学这些知识没什么用,但自从真正的利用所学知识为老师成功的制作课件、为班级班会和文艺节目编辑了一段精彩生动的幻灯片,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综上所述,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兴趣在计算机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起学习兴趣,边学习,边实践,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它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幻灯片所学软件
美化保护二合一制作PPT连续背景图
非所学
非所学
有趣的识花软件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