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参与式教学研究

2017-01-16季平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季平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心智开始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构建健康合理的道德观念尤为重要。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式下,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且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大力实施体验参与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体验参与;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而设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总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道德观,其核心任务就是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新课标要求下,学校和教师应开展更多的思想到的活动来使学生感悟思想道德的价值,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学生之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体验参与式教学对于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教学方式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参与式教学综述

1、体验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有关对体验内涵的理解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对于这个词语的内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且在不同情境下的内涵也有所差异。在教育心理学中对其内涵的解释是:人们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感情、体会知识的心理过程。

2、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体验参与式教学就是指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老师创建的情境中践行自己的思想品德,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情境实践活动学会体验和反思,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最终通过这些体验和感悟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初中生正处于道德品质的发展成型阶段,这时如果能及时的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对于他们以后人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而思想品德课正是为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其设置目标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成功的人生奠基坚实的基础。从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触和获取道德观念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一般还没有成形,可塑性还很强。第二阶段是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对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不断体验的基础上,并在不断地道德冲突和矛盾中,通过自己的反思、感悟和与外界交流讨论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第三阶段是道德践行阶段,也就是道德观念的稳固阶段,这时不同的人对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将在现实的考验中进行重构,获取道德体验,确立长久的、稳定的个体道德观。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参与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1、完善评价机制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是单纯的比较学生的成绩,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全面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上。所以为了确保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体验成果能够保持、发展、优化,有必要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首先是课堂上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进行体验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观察和记录。第一,在为学生创建好体验式情景后,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是否在全身心的进入到了情境中,如果没有,要反思创建的情境是否科学合理,并加以改进;第二,其次,要关注学生完成活动状况,以此来检测活动是否按教学目标开展;再次,根据同学课堂反馈,活动总结,检测这个活动是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有多少同学在这次活动中体验得到了升华,没效果的有哪些,分析原因,及时解决。不难看出,这个检测评价标准同样是以活动展开的,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多元的,双向性的,教师既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和价值观有没有因为活动而得到升华。这样的评价机制可以让课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随时展示在教师和同学们眼前,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的促进了教学相长,很好的保护了体验成果。

其次是课后评价标准。为了检验学生的体验效果,教师要注意做好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测工作,当然这里的作业不是传统理解中的作业,这个作业是开放式的,不是对课堂教学的模仿重复,而是教师通过合理改良书本上的习题,来观察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的到了提高,情感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检测同学们课上学到的知识是否内化于心。

2、构建体验参与式教学模式

第一步,创建情境,使学生亲临体验。 体验式教学课程的活动大都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老师们要善于利用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抑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感受,使学生能够被吸引,走进情境,达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教师在创建情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品、游戏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的感受。

第二步,提出问题,探究思考。教师在创建好相应的情境后,还应设定好与之对应的问题,在开展请将活动时或在活动结束后,适时的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情感的合理流动。在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同学们对自己所产生想法做进一步的探究思考,深入体验挖掘内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教学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引导主体自行去挖掘体验感受,大胆表述内心的想法,并通过讨论沟通分享等环节,探究问题的精髓。

第三,总结体验,实践运用。在完成探究思考后,教师要在这时给学生时间去陈述总结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你说我听,你听我说的过程中,知识脉络逐渐清晰,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过激想法和偏激情绪也得以纠正。最后,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践应用,所以活动快结束时,教师应注意将学生身边的事件作为实际案例,安排给学生解决,考察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将体验参与式教学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改变了以往思想品德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在体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绍.浅谈“四步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丁〕.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81一183.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张德广译.申强校.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65

[3]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0.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
选择
中学生思想品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