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2017-01-16冷显志李宗香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建设

冷显志+李宗香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探讨。从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功能、建议与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前言

目前,高校体育健身运动在高校的发展还存在着硬件设施较差;场地资源不足;缺乏相应指导和有效健身锻炼方法等问题。因此,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目前高校体育健身发展存在资源不足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情况。一方面,部分高校体育健身资源不足,表现在硬件设施不全;另一方面,有些高校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改善高校体育健身运动发展困境,必须从加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问题出发,建设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利用高校体育资源,逐步解决高校体育健身运动场地缺乏,教学培训形式单一、人才不足;信息匮乏,组织建设滞后等核心问题。建设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能有效整合利用体育资源,提供便捷体育参与。

2.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内容与功能

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创新性的高校师生互动体育健身平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体育健身平台。信息资讯服务平台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体育健身信息资讯服务,帮助师生及时掌握体育健身运动比赛、发展、资源等最新动态;教学培训服务平台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有效的体育健身公共教学和培训,帮助师生学习和提高体育健身技术水平与能力;科研保健服务平台主要进行体育健身运动科学研究,为高校师生提供体育健身的科学健身方法和保健手段,帮助师生科学健身,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提高健身效果。

3.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措施

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应借鉴群众性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高校推动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平台促进高效发展,高校平台共同推进发展。”的良好态势。

3.1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完善平台载体体系

基于互联网建设便捷、快速的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需 “三个载体”的支撑。

载体一——开发高校体育健身APP,作为高校体育健身信息资讯传播媒介。借鉴社会体育健身网络平台和其他信息资讯平台建设和运营经验,在构建体育健身专门化网站网页的基础上,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应用制作、管理和维护专门性人才,并将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帮助,引进社会投资三者相结合起来,合力开发高校体育健身APP应用软件作为信息资讯传播载体。

载体二——创建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负责体育健身教学培训和各种锻炼活动工作。借鉴群众体育业余体育健身俱乐部和和专业体育健身竞训俱乐部建设与发展好的经验,从专业体育健身运动员和指导员中引进优秀的体育健身教练员承担俱乐部体育健身教学培训任务。

载体三——组建高校体育健身科研保健中心,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展开工作,以防治体育健身损伤,提高体育健身水平为中心,以加强体育健身技术、体能训练等相关内容和开展体育健身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基本点,加强体育健身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3.2健全人才、资源保障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物力支撑

(1)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人才优势,着力为服务平台引进一部分专业创新型人才和有序的组织建设核心团队。同时,要制定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培训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定期组织相关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人才的创造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平台的宣传、教学和管理。

(2)健全资源保障机制,将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新的资源的创新开发相结合。首先要调查已有资源利用现状,整合资源利用情况,将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其次,还要明确缺失资源种类,寻求各种途径获取资源,并开发和增加新的资源,健全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需求现状,做到资源合理布局,并有效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3.3加强平台组织、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平台生命力、活力

要加强平台组织建设,增强平台活力;加强平台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平台生命力。

(1)加强平台组织建设,增强平台活力。首先要设置组织机构,平台分别对应高校体育健身应用APP、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等科室。其次,要明确划分部门及其职能分工,在各科室下面又分设相应职能部门,如竞训部、宣传部等,分别开展高校体育健身的教学培训和竞赛活动组织、平台的对外宣传和推广等工作。

(2)加强平台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平台生命力。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首先要为其注入为高校师生服务,科学锻炼健康生活的理念。其次,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加强精神文化宣传教育。

4.结语

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研究不断深入的发展和改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需要,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建设这个平台就须整合高校体育资源,提供便捷体育参与;就要有高校体育健身信息资讯平台、教学培训平台、科研保健平台;借助平台载体建设、平台宣传推广、平台组织运营、平台保障等机制。

参考文献:

[1]冷显志,李宗香.体育教学原则依据与体育教学规律关系的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魏太森,黄文仁等.面向创新2.0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探索[J].体育科学研究,2015(5).

[3]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9.

猜你喜欢

高校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