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实证研究

2017-01-16李才森吴云

关键词:政治意识政治参与青年

李才森 吴云

摘要:自媒体实现了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场域转换,使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机制呈现新的特点。基于实证研究发现:表达程度上,普遍是冷漠的,只有短暂的热情;表达内容中,理性与非理性并存;时空方面,呈现即时且短暂、开放且隐匿的双重矛盾;实践影响方面,源于现实,但未能回归现实。自媒体时代广大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优化,依赖于政府工作、网络环境、现实路径和个体行为等四方面对策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自媒体;青年;政治意识;政治表达;政治参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6)06004304

Abstract:We-media have changed the field for the expression of youth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accordingly the mechanism of the expression of youth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manifests new characteristics.The findings of this empirical study are as follows: in terms of degree of expression, indifference is universal and enthusiasm is temporary; rational content and irrational content coexist;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the dual contradictions can be seen of being real time and temporary, being open and secret; in terms of effect on practice, the expression originates from reality yet fails to find its way back to reality.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xpression is subject to the coordinated efforts from the four aspects, i.e., governments endeavor, network environment, reality path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Key words:we-media; youth;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political express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mpirical study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青年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享受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也受到自媒体背景下网络中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贴吧等自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年获取资讯、人际来往、自我展示和表达观点的重要载体。相关研究发现,自媒体为当代青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的不健康、不正确消息也容易引起青年们认知上的偏差,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同时也是当代青年对政治生活和政治事件的心理反映的政治意识,亦是如此。

因此,加强对自媒体环境下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研究,对于分析总结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等方面的困境,针对性地找到解决现存困境的对策,将有助于引导青年更积极、主动、正确地通过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对于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健康成长,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主要指文献研究法和结构式访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信息搜集渠道,查阅相关的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从中总结、提炼出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机制的特点,再辅之以一对一访谈,与被访谈青年面对面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定量研究依靠问卷调查,搜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反映青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利用自媒体表达政治意识的真实做法和相关反映,运用SPSS软件进行问卷回收后的数据分析,得出量化结论,对定性方法的结论予以检验。

(二)调查对象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自媒体时代青年政治意识的表达机制,其调查对象为青年,有访谈对象和问卷调查对象两类。本研究选取安徽省某地方师范院校的12名在校青年为访谈对象,大一至大四各3名。问卷调查对象的抽取则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以安徽省某地方性师范院校为主,抽取该校9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然后通过这90名同学,联系他们所认识的15-24周岁的青年共计582名,共计672名问卷调查对象。面向672位青年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672份,有效问卷651份,有效率为96.88%。同时,调查对象在性别、年级等个人身份特征等维度上分布相对均衡,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和全面性。

三、自媒体环境下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机制

(一)表达程度:普遍的冷漠,短暂的热情

95年前后出生的一代青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成长,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利益关系,承受着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现实挑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喜欢利用网络媒体关注与自身利益或生存发展相关的现实问题,逐渐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观转向以经济和利益为核心的功利实用主义。因此,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政治问题的关注较少,只有部分对政治问题较有兴趣的青年,才会去主动了解政治生活和现实政治问题,其参与和关注的问题也仅限于国家大事、领导人活动、热点政治动态等高层政治性话题,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表1所示,绝大多数青年(比例为72.35%)从不主动或偶尔受周围人的影响,才会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识,只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关注政治动态,并积极参与政治意识的表达。

而一旦出现焦点事件,青年的政治意识则会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激发,且出现集中化、极端化表达的倾向,不仅会利用互联网等自媒体高频率、高强度地表达自己对某一政治问题的认识,更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基于虚拟社区所形成的组织或群体在现实中付诸集体行为的结果。2012年9月,日本挑起钓鱼岛主权争端,陕西西安、四川绵阳等地爆发十几万青年反日大游行,通过集会、游行与示威活动,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决抵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不乏由青年通过网络组织、号召而形成的大规模集体抗议活动。但事件结束后,它所带来的短时间、集中化、高强度的影响又会逐渐消失,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又会进入日常生活的冷静,甚至冷漠状态。

(二)表达内容: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国家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四进四信”,特别是近年来对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等举措,对青年的思想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随着党和政府对政治建设的日益重视,如“苍蝇老虎一起打”的高压反腐态势,让青年们看到了日益净化的政治环境,开始逐渐调整自身观察政治生活的视角和心态,以理性、客观的眼光看待政治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在自媒体环境下,青年对政治意识的理性表达往往受到挑战。首要根源在于:繁杂的虚拟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无用信息,也不乏危害性颇大的恶意信息。青年身处象牙塔,心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正确的政治认知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社会阅历,更没有政治生活经验,很难对海量的政治信息进行分类、甄别,更谈不上去伪存真。在这种缺乏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多数青年就会有一种“从众心理”,这就导致非理性因素的扩大,再加上参与主体以虚假身份参加,造成了网络政治言论的不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散布政治谣言,诋毁政府和人民,故意制造事端,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在焦点事件发生时,非理性特征更突出。一些青年出于一时冲动,很可能就一些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的观点和看法,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发表和传播一些不利于社会政治稳定的言论。在问卷中,针对“在以往发生的社会政治热点事件中,你是否通过编辑、转发、转载、收藏、评论等方式传播过负面言论?”这一问题,有291位同学表示有过此类行为,占调查对象的比例高达43.3%,几近半数。如果任由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举动自我发展,势必会影响当代青年政治责任的健康表达。

(三)时空特征:即时且短暂、开放且隐匿的双重矛盾

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利益表达方式。传统条件下,政治表达主体必须到一定的组织向政治体系表达政治意愿,到指定的地点参加政治投票。网络条件下,当对某一政治问题表示关注,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时,只需点击键盘和鼠标,或者手指轻轻触动手机屏幕,便可以把自己的态度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12位访谈对象均表示,自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快速更新的特点,及时发布最新信息,让用户随时了解信息,即时表达对实时动态的观点与想法。但是,也正是由于信息的迅速更新,每一个主体通过网络表达的观点便会被迅速替代,淹没在信息海洋中。再加上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加快,对信息的关注时间较短,缺乏思考,仅停留于浏览,并且只浏览能够迅速吸引眼球的少数信息,更多的政治表达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具象态度短暂出现,迅速消失,自然很难得到别人或支持,或反对的态度回应。

传统的政治参与,受空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政治参与主体的活动一般局限在本地区范围内,普通民众要想实现跨地区的政治表达几乎不可能,当然,也较少有人愿意主动涉足其他地区的政治问题。但是,在网络参与条件下就大大不同了,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使世界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信息空间,一个普通网民,可以借助于网络,关注任一地区的政治动态,表达对政治动态的主观态度,网民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有了进入网络信息世界的可能性,也不需要任何人代表自己去表达态度。参与调查和访谈的全部672名青年均表示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有自己的即时通信工具,如微博、微信、QQ、各种论坛、MSN等,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网络生活中去。与传统政治参与中人们以真实身份进行利益表达不同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之下的网络政治表达,参与主体在网上进行观点和态度交流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身份标识,多数网络用户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则,会隐匿自己的身份信息,除非你告诉对方或者对方告诉你,否则交流双方的一切真实信息都无从知道,实质上是一种虚拟性的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增强了青年们表达政治态度的安全感,有助于更真实、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如表2,超过99.54%的问卷调查青年表示,会在自媒体中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仅对熟知的人暴露真实身份。

(四)实践影响:源于现实,但未能回归现实

以网络为载体的自媒体,是最典型的虚拟公共领域,其虚拟性首先体现为:人们可以突破现实世界种种因素的制约而进入到一个全面开放、自由的虚拟时空,通过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空间形成各种基于共同观点、态度、兴趣、爱好、信仰等的虚拟共同体。但是,这种虚拟性绝不是虚无性,而是首先源于现实世界,不管网络虚拟世界多么美好、前卫,都无法脱离人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并受其制约。所不同的是,个体的网络交流通常不必考虑现实政治的世俗和利害关系,很多在网络中形成的政治观念往往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削弱了对争执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现实可利用性,即使被现实政治生活所承认和接纳,也很难发挥出理想的作用。更何况网络问政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已出现几起因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从而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热点事件,但大多数的网络政治表达被“石沉大海”,没能被政府部门采纳,甚至没有进入公众和政府部门的视野,究其原因,应归于民主监督体系的局限性。我国的民主监督体系,仍是以传统的社团、政党、新闻媒体为主,作为现代民主监督新形式的网络媒体监督,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现实作用是有限的。只有个别的、引发全国范围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会影响政策,地方政府对网络表达的重视程度和接纳及利用程度较低。仅就本研究来说,没有一位被访谈和参与问卷调查的青年,表示自己在网络中提出的政治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网络参政对青年来说,仍是“镜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即。

四、优化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机制的对策

(一)关注青年政治意识,积极发挥政治表达效用

政治意识作为非实体性的理论,是政治思想的基础,反映了个人在政治生活和政治问题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政治意识一旦积聚到一定程度,需要发泄出来,也就会成为支配个体行为的需要和动机,并由此产生个体的现实政治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成为把握、了解并引导青年政治意识的前锋卫士,发挥高校、团组织、青年志愿协会等青年集聚的单位和组织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加以引导,促使其形成积极的、科学的、进步的政治意识。并尽可能提供各种渠道,创设更有效的政治意识表达渠道,调动并采纳青年政治意识中的积极、创新成分,摒弃不利因素,净化政治思想意识,使其更好地为政治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二)净化网络环境,保证网络信息的方向性和真实性

网络是自媒体存在的基本载体,但由于其开放性和隐匿性,使得部分青年的政治表达呈现不真实、非理性的特征。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依赖于政府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提供有效的网络伦理约束,并坚决执行,让青年认识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并不能随心所欲。还要加强虚拟网络的技术监控,及时发现在自媒体中发布、传播各种与现实政治要求背道而驰的政治言论,减小直至消除不良信息对青年的消极影响。当然,也需要青年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辨识善恶、真伪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网络世界中的繁杂信息,分类整合,保证自己政治意识表达的方向性和真实性。

(三)建立专门的政治参与网站,提供表达政治意识的有效渠道

自媒体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的建设与进步也要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创新政治参与途径,畅通政治意识表达渠道,特别是针对祖国未来的当代青年们,更需要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改善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的环境。政治意识表达是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建立专门的政治参与网站,创建一个自由的、充分交流的、有序的虚拟公共领域,并利用网络伦理有效约束,将有利于引导公民,特别是青年政治意识理性表达,激发参政热情,进一步促进其政治心理健康发展,推动民主社会的进步。

(四)引导青年参与政治生活,理性表达政治意识

由于公民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具有统一性,政治参与在作为一种政治权利行为过程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意识行为过程。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关注政治实事,这是他们对公共事务的顺利运行、政治问题的有效解决应负有的责任,需要他们承认并履行这种义务。政府、学校及各类青年组织应帮助广大青年提高政治自觉性,主动关心政治生活,利用自媒体的便利性了解政治动态,并保持政治参与的日常性和连续性。政治表达则是当代青年参与政治的有效形式,理性的政治意识表达会成为政治决策的有效参考。推动自媒体时代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理性化,除了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完善政治民主体制等措施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强化广大青年的政治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虚拟网络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他人、群体或组织对政治生活的看法与态度。只有理性表达,才能保证网络政治信息的方向性和准确性,也才真正发挥了自媒体对于政治表达应有的媒介效用。参考文献:

[1]姚念龙.首都青年政治意识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64-66.

[2]李江静.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历史脉络[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10-14.

[3]朱晓芳,贺琦.互联网时代规范大学生政治表达路径的探析[J].南方论刊,2011(8):54-55.

[4]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41-444.

[5]郭芙蓉.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J].中国青年研究,2010(9):59-63.

[6]于昆.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范式转换与调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8-21.

[7]何绍辉,黄海.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5-9.

[8]郝万喜.从网络政治参与看我国现行利益表达机制的改革与完善[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责任编辑:范君]

猜你喜欢

政治意识政治参与青年
政治意识:政治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习近平缘何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问题
领导干部强化大局意识的三个维度
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