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构建

2017-01-16黎叶子

东方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

黎叶子

摘要:21世纪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国音乐教育也进入了改革时期,提出了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本文笔者通过研究其概念及音乐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善措施,以加强教师对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构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

一、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概念的界定

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以音乐为审美对象,旨在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亦是表现的艺术。21世纪我国对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育,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的提出,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提升了全民的音乐素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多元的、开放的,学生必须接受这种多元的变化才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随着社会注意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一定会面临各种理论和思潮的冲击。学校应该抓住审美教育的核心,必须加强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育包括歌唱、欣赏和综合课程,一般在中小学占到每周一节音乐课,但在实际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般不能上满这么多课时,在新课改实行之后,教师对于音乐教法从最初的传统跟唱变为听唱法、模唱法、体验法、探究法、互助合作法、综合学习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变化多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热情。

根据笔者对文献的阅读和查询发现多数学生热爱音乐,但是学生对于在课上学习音乐缺乏一定的热情,学生对于网络、流行歌曲兴趣浓厚,对于书本上的音乐歌曲不感兴趣;多数学生的歌唱习惯不好,还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处于变声期却缺乏保护嗓子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之前不会做发声练习;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素质有待提高,80%的学生说不出常见音符和节奏的名称;学生们参加音乐实践的机会较少,无法将学习的知识加以练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不够,还有待加强。以上就是我国音乐教学中现状。

三、音乐教育的不足

(一)注重形式,重心偏移

由于新课改的提出和实行,音乐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通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有时也会在课堂上融入一些历史、地理及各种各样的知识背景,有时就会造成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有的教师用简单的用歌曲聆听代替歌曲审美,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追赶进度,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也不能给予学生指导,使得教学难以达到效果。

(二)兴趣教学“度”把握不准

随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入,教师们逐渐认识到歌唱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天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靠音乐自身的美的来激发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一些教师由于对于新课改的认识不够准确,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能在教学中很好的应用兴趣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在课程开始时代入,或者直接开始课程,没有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

(三)双基教学时效性不够,影响审美教学

过去教师过于注重双基教学,随着教学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双基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笔者认为双基是审美教学的基础,一些审美教学中必须应用音乐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能使的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情感,并且学生们在进行创作时也会应用到基础知识,但是双基绝对不是全部,更高层次的审美教学是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

(四)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自身魅力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的认识的引导,用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去引起学生的共鸣。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到很多音乐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在课上引用这些资料,但是这些教师往往忽略自身的重要性,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示范,教师可以在示范教学中通过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技巧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些往往都是互联网资料不能达到的。

四、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构建有效途径的探索

(一)加强对于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形成深刻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由于对于审美教学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或者认识不够正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就会在教学中缺乏正确的方向指引,任凭教师如何努力,方向不对,就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能力的养成,在课堂教师不应该怕麻烦,应该设置良好的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指导,以此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

(三)加强双基教学,创造实践机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的同时应加强双基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应鼓励学生和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赛信息,由学生选择性的参加,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从而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教育。

(四)完善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能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设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是能够检验教师教学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设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是真正有发言权的人,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结语

本文笔者通过研究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及音乐教育中存在现状和不足,从而提出完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策略,以帮助和改善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当然这些措施还需要音乐教育者真正落实才能起到改善我国现有的教学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04:6-16+30.

[2]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22-32.

[3]资利萍.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的再思考[J].音乐探索,2016,01:103-107.

[4]韩忠岭.基础音乐教育“审美核心论”哲学诉求[J].当代音乐,2015,21:16-21+25.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音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