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如何应对美国的“混合战争”
2017-01-16盛世良
盛世良
在美国看来,伊朗、朝鲜、埃博拉和“伊斯兰国”仅为疥癣之疾,真正的对手唯有中国和俄罗斯。对付俄罗斯,美国采用“混合战争”,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意识形态、信息、法律、特工等手段多管齐下,并不断西化、弱化、软化、丑化俄罗斯。
以非对称手段应对军事压力
在军事上,美国有两大法宝,一是战略核武器现代化、部署反导系统、加强欧洲布局,用冷战时期屡试不爽的军事压力、军备竞赛来拖垮俄罗斯;二是“离岸平衡”,让北约欧洲盟国和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后苏联地区亲西方国家给俄罗斯制造麻烦,同时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阿塞拜疆等俄罗斯周边地区维持多场旷日持久的低烈度国内战争。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混合战争”,核威慑、常规军、特种兵、游击战、敌后渗透、城市巷战无所不用。
军费仅为美国九分之一的俄罗斯以非对称手段应对。一是全面更新苏联留下的老旧战略军备,列装S-500和S-400型防空导弹,在西部新增3个师2个旅;二是在苏联西部北约东扩对象国维持或制造领土纠纷,使之不符合加入北约的条件。俄罗斯动武原则很清晰,即用战略核武器对付大国入侵,用常规力量对付地区战争。俄美核力量能保证相互摧毁,对拥有核均势而抗打击能力胜过自己的俄罗斯,美国不会轻易跨越核门槛。
在这种情况下,整垮俄罗斯的最佳手段非“混合战争”莫属。美国凭借强大的金融、经济、科技、文化、外交、意识形态等优势,打“混合战争”满怀自信。
打“混合战争”,美俄两家各有手段
2007年,美国军事专家弗兰克·霍夫曼首次提出“混合战争”理论:由于全球化影响和技术扩散等原因,传统的“大规模正规战争”和“小规模非正规战争”逐步演变成界限更模糊、作战样式更趋融合的“混合战争”。
在俄罗斯看来,“混合战争”已经开始。2014年在乌克兰发生的与其说是“颜色革命”,倒不如说是“混合战争”,其策动者和继续实施者不是俄罗斯,而恰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俄罗斯外交部国际法委员会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特利亚尔称,美国以乌克兰境内有俄罗斯军队为由,发动针对俄罗斯的“混合战争”,其表现形式是煽动邻国民众反俄情绪,再以此为依据加强北约在东欧国家的军事存在,维持对俄制裁。
乌克兰冲突早就由政治发展到军事。美国希望乌俄两国进入战争状态,让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淖,葬送大国崛起梦想。普京一眼看穿美国用意,在收回克里米亚后,锲而不舍地把顿巴斯地区的军事冲突限定为乌克兰内战,否认俄罗斯官方参与,拒绝军事行动扩大化,同时巧妙地在叙利亚开辟第二战场,攻敌所必救,打乱了美国的部署。
用反制裁和进口替代应对制裁
在“混合战争”中,经济手段主要是贸易和金融制裁、反倾销指控、货币战。
俄罗斯部分专家认为,2015年美国插手世界油价暴跌,目的就是减少俄罗斯收入。美国巧妙操纵巨量美元,用贸易压制俄罗斯卢布,切断俄罗斯部分企业借长期外债的途径,使俄罗斯实体经济难以获得投资,但短期融资渠道美国并不切断,为的是能随时对卢布造成投机性压力,助推卢布崩盘、居民减收、工业下滑、预算紧缩、经济衰退。一旦形势严重,美国还有更恐怖的措施可以采用。一是限制俄罗斯所有公司和银行融资,让其财源枯竭;二是采用伊朗模式制裁——对俄罗斯切断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三是禁止俄罗斯石油出口;四是冻结俄罗斯在西方的黄金外汇储备,让它有钱而无处消费。
面对美国的经济手段,俄罗斯有四大对策。一是“硬碰硬”,停止向参与制裁的美国和欧盟国家进口某些种类的食品和消费品;二是暗中推动对制裁不积极的日本和欧盟国家要求撤销制裁;三是放低身段,收缩在东乌克兰的行动,表示愿意与美国合作打击“伊斯兰国”,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四是实行“进口替代”计划,降低甚或消除进口依赖。
俄罗斯政府于2015年制订了进口替代五年计划,总体目标是争取机电产品和消费品进口依赖度从2015年的88%下降到2020年的40%。近些年,俄罗斯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以零售食品为例,进口比例从2013年的36%,降为2014年的34%和2015年的28%。
用法律手段反制
2016年1月底,西方报刊集中攻击普京,美国财政部称普京腐败。之后,西方纷纷指责俄罗斯在叙利亚炸死平民。2月,西方炒作反兴奋剂调查,剥夺俄罗斯运动员参加本届夏季奥运会资格。4月,西方借“巴拿马文件”,渲染普京亲信和俄罗斯高官腐败。
除了舆论,美国还用法律手段压制俄罗斯。例如,追讨尤科斯公司破产对西方股东造成的500亿美元损失;英国认定谋杀叛逃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的指使人是普京,要对俄罗斯提出刑事起诉;马航失事案调查报告认定东乌克兰民兵击落马航客机,鼓动死者家属索赔,全部索赔额可能达150亿美元;追究俄罗斯用非法手段获取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等。美国甚至考虑提议把俄罗斯开除出联合国安理会。
俄罗斯总共有22万个非政府组织,其中650个依靠外国资金。美国用非政府组织打掩护,收买人心,培植“带路党”。最典型的是美国国际开发署。该机构1992年进入俄罗斯,2012年9月被赶出俄罗斯,该组织曾为俄罗斯赫尔辛基小组、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纪念”协会等57个组织共提供27亿美元经费,支持其对精英政治忠诚度、社会和民族结构、性别特点、青年兴趣、政治文明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俄罗斯宪法和民法典的制定、人文干部培训和司法改革。
为抵制美国渗透,俄罗斯议会2015年5月通过《不受欢迎组织法》,把“威胁俄罗斯宪法制度基本原则、国防能力和国家安全”的外国或国际非政府组织,定为“不受欢迎的组织”,随后公布“不受欢迎组织”名单,包括索罗斯基金会、国际民主基金会、自由之家、民主教育基金会和世界乌克兰协调委员会等。
2015年,俄罗斯司法部根据《非政府组织法》,把69个接受西方资助并进行政治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定为“外国代理人”,取缔或限制其活动,其中包括“大赦国际”俄罗斯分部、“捍卫宪法和自由律师”协会、“纪念”协会、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保护选民利益”协会等。
见招拆招对抗“信息战”
所谓信息对抗,是指利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特殊手段,扰乱对方信息环境,保护己方信息环境,以达到既定目的的斗争方式。
美国媒体运用的信息操纵手法主要有:在工作室剪辑和修饰“现场报道”,渲染心理气氛,扰乱社会稳定,形成相应的国际舆论;公然制造谎言,混淆视听;掩盖批评性的重要信息;把重要信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中;以偏概全,“实证”或重复需要让受众接受的观点;运用意义不明或偷梁换柱的概念和术语,使受众难以形成真实印象;散布受众更愿意接受的不良信息,冲击正面信息。
针对敌国、友邦和中立国,美国在信息战领域使用了协同信息行为、信息宣传计划、社会网络、意识形态洗脑、居民意识控制等手法。2013年3月,美国在拉脱维亚成立了战略信息中心,以便在最靠近俄罗斯的地方指挥对俄信息战。
2014年乌克兰的广场革命显示了信息战的威力。美国于2014年3月9日把北约信息中心的16名军官派到基辅,首先在社会网络积极传播反俄信息,用最新信息心理技术操控上千万乌克兰人的意识。
最有杀伤力的是借助信息战煽动民族矛盾和宗教仇恨。俄罗斯认为,美国支持宗教极端主义和激进意识形态,搅乱中东政局,暗中支持“伊斯兰国”“支持阵线”和“基地”组织,纵容恐怖组织从俄罗斯招募千余名武装分子,动摇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阵地。
(摘自参考消息网20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