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2017-01-16付立平
付立平
对每个孩子来说,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要形成完善的自我认知。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不知道自己渴望什么、喜欢什么……这样的人有时候往往会内心自卑,行为上会表现出一些不合作,因为他内心的很多需要都没有被关注到。
我们常常说“可怕的两岁”,其实两岁前后,就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步形成的时期。我的女儿多多大约在1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的五官感兴趣,她每天照着镜子不厌其烦地去指点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这是她在认识自己。2~3岁时,她开始有社会性的自我认知,懂得去分辨“我”和其他人以及每个人的不同。这个时期,她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执拗”,想要通过坚持自己的行为来确认自己的独立性。这个阶段,如果爸爸妈妈们忽略与孩子的沟通,或者有些老人会强制压抑孩子的个性表达,就很容易阻碍孩子的自我认知发展。
当孩子开始逐步形成自我认知的时候,我们除了生活中的关注,还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来帮助孩子。
《0~3岁幼儿自我认知绘本》(共6册)
这个系列的绘本包括《这是我呀!》《我喜欢!》《这是我的!》《我的好朋友》《我的身体》《我爱吃!》,内容简单清晰,画面细腻具有亲切感。这套书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边阅读一边指认,让孩子在生活中建立自我认知。
《我不知道我是谁》
兔子达利有好多烦恼:他是谁?他应该住在哪里?他应该吃什么?他统统不知道!而最让他疑惑的是他为什么长了一双大脚。当可怕的黄鼠狼洁西出现在森林里时,一切即将真相大白。这一次,达利找到答案了吗?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每个动物都有可爱又俏皮的造型,表情生动多变,让小朋友在认识森林里的动物时,也学会认识自我。
《勇敢的普西》
普西是一只在马戏团的跳蚤,让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普西竟然能倒着骑马、在马背上玩倒立。人们不断给它热烈的掌声,它以为这一切掌声都是送给它的。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蚊子,蚊子说:你比我还要小呢,相信我,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你。这才使它知道自己太微不足道了,这个马戏团根本就不需要它。
伤心的普西跳到了一只黑猫背上,在那里它遇到了一群棕色的跳蚤,普西给它们讲自己在马戏团发生的事情,跳蚤们都觉得普西表演得很好,一只跳蚤建议普西去跳蚤马戏团。加入跳蚤马戏团的普西表演得非常好,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意识到,无论多么渺小的人或小动物,只要鼓起勇气,都有自己的价值。
《没有耳朵的兔子》
这本书以轻松诙谐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没有耳朵的兔子,他从捡到一个鸡蛋到孵化出这个鸡蛋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自我意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他经历了从被排斥、自我不认可到寻找自我再到自我认可的过程。小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了:不管你有多特别,只要能够认同自己,同样能够快快乐乐!
《自己的颜色》
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颜色:鹦鹉是绿色的,金鱼是红色的,大象是灰色的,小猪是粉红色的。只有变色龙和别人不一样,它没有自己的颜色。于是它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但它发现无论它怎么做它的颜色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不可能有自己的颜色。但当它遇到了另一只变色龙,当它们决定形影不离,它们看到虽然环境在变,自己的颜色在变,但它与它的颜色是永远一样的。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当我们知道了“我是谁”,当我们开始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我们开始学会了比较,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同,我们该怎样做?直到我们成长为大人,这个问题一直都会围绕着我们。
如今已经9岁的多多,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我们和一群小朋友去一个游乐场玩耍,孩子们被琳琅满目的玩偶娃娃吸引,欢呼雀跃地选购,拥抱各种大娃娃。可多多选了一个很小的白色北极熊,我提醒她也可以像其他小伙伴一样选择一个更大的,或者多挑选几个,但她非常认真地告诉我:我只选择我自己喜欢的和我需要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她对自己的笃定。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是我们送给孩子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不论是作为一个大人还是作为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才可以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