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足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7-01-16张学梁
张学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足球作为足球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足球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足球教学;现状;对策
1 引言
足球,也称蹴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学校足球教学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足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认可,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兴趣,进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足球教学中来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首要难题。
2 足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啊看,足球教学的状况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学校也相继开设了足球课,但是依然存在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与困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足球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在了解中发现,虽然素质教育与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科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和改革契机,很多学科教学也因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然而,对于这门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学科足球而言,依然不够重视,很多学校的管理者甚至是一线的足球教师都认为足球课本身就是带着孩子们玩耍的,想上的时候就上,不想上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自己玩,更有严重的,有一些足球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存有强烈的怀疑。在这种“不正之风”的影响下,很多足球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缺乏耐心与热情以及不断学习的上进心。他们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甚至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没有进行认真地分析与解读。
2.2学生对于足球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不够
从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普遍对于足球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生们对于足球课缺乏必要的兴趣。只要你稍微了解一下现在足球课堂教学的模式,就会发现基本都是“稍息-立正-解散-玩去”的模式。事实上,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提起足球课,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放羊式”的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原本是想要足球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改革契机,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曲解了新课改的内涵,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学生最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长此以往,学生们会越来越忽视足球教学,对于足球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就更无从谈起了。
2.3足球教学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想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足球课堂教学中来,所选择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重要。然而,目前足球教师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讲解与示范在足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对于学校阶段的学生们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完全适用的。我们以“脚背内侧传球”的教学为例,教师普遍采用的都是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向学生们简单介绍动作要领,强调易犯的错误与注意事项,接着进行动作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对其进行考核。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2.4足球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方式
很多足球教师在足球教学中依然采用的是终结性的评价方式,我们以带球绕杆为例,成绩快的那个得到分数肯定要高于速度慢的那个。事实上并非如此,足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成绩的高低就判断一个学生足球的好坏,很难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足球水平,同样也很容易挫伤学生足球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足球教学的影响因素
3.1家庭因素
3.1.1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
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如果家长比较支持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则孩子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反之,则会大大降低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与学生家长的交谈中,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认为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对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依然有部分家长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占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从而限制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
3.1.2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项目的选择
在跟学生家长的交谈中得知,不论是假期还是周末,大部分学生家长给孩子报的是篮球和乒乓球,而选择足球或者希望选择足球的不足一成。这就充分说明学生家长对孩子参与足球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家长们更希望孩子参与身体接触少、相对安全的运动项目。而足球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的身体对抗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伤的概率,所以家长们不希望孩子参与足球训练。
3.2班主任对足球学习的态度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他们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与班主任的交谈可以得知,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参与足球学习基本持反对态度,其原因,除了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对抗性,担心学生在学习中受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足球学习影响文化学习,从而影响本班量化。通过学校的调查可以看出,一个班级学习足球的积极性和效果与班主任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学生坦言自己在学校是否参与足球活动与班主任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负责班级管理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足球学习也是班级重要的学习内容,他们还要承担着体育活动的教导者和组织者,如果只是单纯抓文化学习而忽视足球教学甚至体育教学,这与班主任工作目标不符合。
3.3体育教师情况
体育教师是足球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足球教学中有着较多的接触,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都会对足球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3.3.1体育教师年龄情况
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各年龄阶段人数的比例关系。年龄结构与该群体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呈正比例关系。在走访中发现,体育教师的年龄主要介于30——50之间,这部分教师既有精力也有经验,承担着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他们在经验上优于年轻教师,在精力上比老教师更充沛。任何教师都需要经历成长的过程,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年龄越大资历越深,资历深浅与学生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30以下的教师不能够独当一面也属于正常现象。这就要求成熟的教师需要多带带年轻教师,更大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避免在资源上的浪费。
3.3.2体育教师专业情况
体育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诸多项目,田径、篮排足都要涉及,但是是否是足球专业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足球专业知识,毕竟专业的足球教师则对足球有着更深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对体育教师专业的调查中,学习的专业可谓是五花八门,之前专门从事足球学习的很少,学校也很少招聘专门的足球教师,而是让体育教师同时承担着足球教学。很多教师都是边教边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3.3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足以应付足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确保足球教学的科学化。然而事实情况却远没有如此乐观,很多教师最欠缺的就是足球专项理论,即使有的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其依然处于感性阶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足球教学的需要。第二,体育教师需要具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是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的知识,足球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地方,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同时在教学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可能提高教学效果。
4 学校足球教学的对策分析
4.1树立先进的足球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为此,要想真正改善足球教学的现状,教师首先要树立先进的足球教学理念,正确解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涵,同时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开展足球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4.2改变单一的足球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此,尽快改变单一的足球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足球教学的现状,同时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积极参与足球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动机。众所周知,足球对于学生的身体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做好场地的布置工作,在操场上放置距离不等的小垫子来充当荷叶;
其次,教师在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剖出问题,大家都见过小青蛙是吗?现在小青蛙要回家了,大家愿不愿意帮助它们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们按照刚才介绍的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当遇到相距较远的荷叶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
最后,当所有的“小青蛙”都回到家以后,教师做出点评与总结。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3改变单一化的足球教学评价方式
能否对学生做出全面、准确和客观的评价是关系到能够有效维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要尽快变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不要仅仅依靠某一次成绩的好坏就对学生做出评价。一名真正合格的足球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对足球课堂教学的态度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评价。
5 结语
现阶段的学校足球教学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为此,我们必须要正视并且尽快去加以解决,否则势必会对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为此,广大一线的学校足球教师一定要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进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践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足球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慧宁.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理念的核心[J].青海教育,2009,12:33-35
[2]沈舷.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10,1:45-47
[3]邵陈标.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