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及启示

2017-01-16路升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现状大学生

路升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越来越贴近社会变革和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本项目通过对渭南及西安等30余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实践现状及外在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当前社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越来越贴近社会变革和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实践的现状与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要求并不适应。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承载着太多沉重的希望。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其顺利就业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重要法宝,势在必行。本项目的完成有助于建立大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型人才相匹配的助力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由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社会实践能力由社会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六个要素构成。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由专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三个要素构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性接轨,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企业认可满意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由多要素构成的能力体系,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只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地措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以西安为主要调查阵地,除此之外还包含渭南及宝鸡等多所高校。主要调查对象是即将参与社会工作的大三及大四学生。西安等地的用人单位,部分私营及国营企业。主要测量大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对薪资的要求等。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在私企和国企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

二、高校的社会实践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共走访16所高校,包括渭南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被调查的大学生64%为男生.36%为女生,本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适应情况。问题包括,大学生是否应该加入各种组织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有男生75%认为应该,25%认为不应该;女生71%认为应该,29%认为不应该。现在大学校内校外组织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大多数同学认为投入进去能够得到应有的锻炼,但也有同学学认为参加此类活动不会得到应有的锻炼,只是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习。由此看来,男生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锻炼;

1、用人单位都是根据工作性质和专业需要选择大学生,因此专业素质是必须考察和看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基本素质决定着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政治方向、诚信和责任感,因此也被用人单位所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在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基本素质的培养。

2、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容忽视。大学生除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还应当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即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3、用人单位最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精神、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社会需要我们大学生具备的两大素质。但是,现在用人单位担心的是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自己的单位长期工作下去,工作上能不能吃苦。换言之,用人单位担心的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任何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上都将敬业精神排在第一位。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具体措施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风险制约等方面 的问题。应从学科教育、制度保障、专业指导、考核体系等方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趋于收缩状态难以满足更广泛地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三是部分高校师生的科研水平和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不能引起社会实践单位的兴趣和积极性。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社会实践像是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社会实践活动最能喜迎大学生的地方就在于将理论知识直接用于实践,而社会实践基地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但现实中多数高校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造成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推广。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性接轨,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企业认可满意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要逐步把社会实践纳入整体的教育计划中。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要求设计每学年实践教育环节,尤其应把暑假社会实践内容直接纳入教学计划中,统筹安排。不断的扩大社会实践的领域和规模;紧扣专业,是社会实践逐步专业化,对大学生来说,要发挥专业特长,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是自己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专业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制定目标,是就业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来越高。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一跨入校门,都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远大的理想,他们不仅认真学习文化基础课,而且千方百计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可.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曾涛.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

[3]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华东师范大学,2007.

[4]石达友,贾伟新,陈晓梅,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科技创业月刊,2008(3):106-107.

基金项目:校级大学生创业项目(16XK001)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现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