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017-01-16常凌杰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

常凌杰

摘要:本文通过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并总结多年会计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

我国高职高专学生从12级起为“2+1” 教学计划,即二年理论学习、一年顶岗就业实习。本计划的初衷是减少高职生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时数、提高实践技能,是很好的教改计划。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两年的理论教学中,穿插着合计一个多月的认识和生产实习,实际理论教学周数比原来减少了近一半,专业课如果还按原先分行业会计方式进行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老师讲不透学生不满意。

(二)至于第三年的顶岗就业实习,尚未毕业的高职高专三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很难找到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从而得不到预期的专业训练机会,最终背离了本计划提高高职生实践技能的宗旨。

(三)从近几年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大多在中小微企业,他们需要的技能和在校所学相差甚远,离校后不能马上适应会计工作岗位,很多是经过自己的摸索逐步上手,也有不少学生因不适应而改行。

(四)高职会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本身缺乏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者的需求认识不够,只能纯粹的书本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书生”。

(五)高职院校基层教师言路不畅。

1、一般高职高专学院的领导大多都是行政领导,即便有专业的也是某一专业的专长,具体从事各专业的老师即便有想法也不能和各级领导顺利沟通,形不成直接上达;

2、距离行业专业领导者、领军者、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者较远,基层会计职业教育者能参与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的是凤毛麟角,能接触到的也屈指可数;

3、公开刊物论文发表堪比古川道之难行,很多出版社一看署名职业院校,内容根本不看直接枪毙。

二、建议

鉴于上诉原因,总结多年会计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同行商榷:

(一)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首先,在教学中围绕会计多方位的设计兴趣点,比如通过珠算中的趣味数的计算增加学生对数字的爱好;利用经济学中赚钱理财模式吸引学生对学习财务知识的渴望;以及教师对会计行业的美好前景展望等等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会计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明确会计学习目标,三年结束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和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成就的兴趣主动学习。笔者08年曾用兴趣法在一个12人的非会计专业小班教学《会计基础》,使该班几个学生产生转专业的念头,后来虽没有实现却使他们对会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学,现在仍有两人在从事会计职业,而且发展良好。

(二)调整教学内容,编写符合“2+1”计划制度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教材。起点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不变,侧重点分别大型、中小微企业的会计处理流程进行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教学和实训。专业课增加中小型工业、中小微批发零售企业、饭店服务业等有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实训内容,并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穿插其中,减少不常用业务删除重复理论部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综合性专业课程在高职高专层次可以适当降低难度。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毕业即可立即上岗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至于会计的预测、决策、管理等职能则是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后,继续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厚积薄发。

(三)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引进各课程的考试题库模块,实现。在计算机上考试、改卷。笔者在《财会月刊》中的《会计智能考试业务题自动评分子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对会计智能考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会计智能考试既利于公平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也利于减轻老师判卷、计分等重复劳动,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上。

(四)加强校内会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校企联合。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使会计在社会上的实习变得较为艰难,这就需要更多的校内实训基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实习问题。为免流于形式,建议大一的认识实习放在期末,并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短时间的认识实习;大二的生产实习,由于时间一个月不长不短不容易找到足够多的会计岗位安排实习,则可以考虑在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大三的顶岗就业实习,首先确定自己找到单位的学生岗位对口;其次安排一部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对口就业实习;最后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吸收一部分优秀大三学生有待遇的顶岗就业实习。

(五)重视同行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鼓励互派教师到兄弟院校从教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本院本专业的建设。

(六)与社会密切联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教师很多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少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类型需求认识不够,只能纯粹的书本教学,本身技能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书生”。建议建立会计师资引进、培训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从企事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引进有丰富经验的老会计到学校给老师学生讲会计实务中的案例。同时定期派会计教师到事务所、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和调研,鼓励教师们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外兼职。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实务技能的目标。

(七)广开高职高专教育之言路,彻底取消我国出版行业收取版面费的制度,严厉打击代写代发论文的行为。1、一般高职高专学院的领导大多都是行政领导,即便有专业的也是某一专业的专长,具体从事各专业的老师即便有想法也不能和各级领导顺利沟通,形不成直接上达;2、距离行业专业领导者、领军者、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者较远,基层会计职业教育者能参与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的是凤毛麟角,能接触到的也屈指可数;3、公开刊物论文发表堪比古川道之难行,很多刊物一看署名职业院校,内容根本不看直接枪毙;而且如今的刊物众多,合法与否普通教师难辨真伪;同时我们国内现在代写代发盛行,扰乱了正常的文化出版市场。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普通基层高职高专老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为此特建议:1、广开高职高专教育之言路,增加基层职业教育类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人数、增加不收版面费的职业教育类专业刊物;2、在制定各专业职业教育方面制度时,多听取各地方职业院校基础教师学生的心声,公开本行业专业领导者、领军者、相关法规制度制定者的工作联系方式,以利于基层意见建议的上达;3、整顿出版市场,取缔非法刊物并定期公布合法刊物;逐步取消我国出版行业收取版面费的制度,严厉打击各种代写代发论文的行为。恢复我国文化市场一个干净纯洁的环境。

结束语:职业教育任重道远,特别是我国高职高专 “2+1” 教学计划,对基层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更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通过对学生、教师和文化市场环境这几方面细节的改革,会对会计专业“2+1” 教学计划(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的达成有所裨益,最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会计专业蓝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复宏,付伟胜.试论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J].经济师.2006(11)

[2]杨平.浅析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几大误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