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2017-01-16刘超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学探究教学模式

刘超

摘要:“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局面,达到探究知识、启迪思维、形成能力、激励创新的目的。践行此教学模式,深感其小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关键词: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习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发展这一中心,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在全校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活动,进一步转化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为建设学习型校园、创建研究型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校正在开展构建1336双主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样本研究,全方位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构建“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主体教育理论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特别重视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和机会,使之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健康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1.2 教育学原理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智力、能力的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学习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既能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又能反过来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1.3 心理学原理

人们通过“听”记住20%知识,通过“看”一般能记住30%的知识,通过“讲”能记住70%知识,而自己通过“做”能记住90%的知识。也就是说,如果能把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极佳的效果。

2 构建“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体现着理论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教学模式是对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教学活动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实施教学模式,使教学有章可寻、有序可遵。

3 构建“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课堂的内容

“1336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课标”、教材、学情以及小组活动等要素制定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并且分配任务,让学生课前独学、互助或组内群学的方式预习,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呈现,由学生共同评价,教师补充深化点拨,当堂强化课后巩固的一个循环的教学过程。

4 “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目标导学——自学质疑——互助探究——展示点评——达标巩固——归结反思”。

5 “1336双主互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5.1 文化引领

1个理念:崇德尚学

3大阵地:学校 家庭 社会

3个层面:

学校:传承仁义礼智信 践行德智体美劳

家庭:关爱鼓励 家校合作 和美育人

学生:学知识技能 习良好行为 积人品内涵 累人生德识

6个方面:仁、义、礼、智、信、美

5.2 小组建设

1个小组、3个对子、3个层次、6名队员

5.3 教学活动

1个中心:教育教学质量中心

3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个步骤:

(1)启思--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思考的过程,包括目标导学和自主学习两个环节。学生在以个体为单位的自主学习中。通过独立的思考能有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见解、能组织好语言提出学习中的疑惑。

(2)辨识--分析问题:学生合作研讨的过程,包括互助探究和交流展示两个环节。学生在自学中所产生的疑惑,通过课堂内的结对互助学习和小组内的共同分析、研讨,对本课的知识点、疑惑交流讨论,找出思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尽可能达成共识。

(3)博闻--解决问题:学生反馈归结的过程,包括达标检测和总结反思两个环节。通过在小组内的合作研讨,学生能初步解决问题,最后交予全班共同讨论,加以教师的点拨,全班达成共识,做到解决问题。

6个环节:

第一环——目标导学

一节课首先主要做的就是目标明确,只有明确了目标,学生的学习才有了方向和指引,同时也是对一堂课成败的检验,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目标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迅速的进入课堂角色。

第二环——自学质疑

教师充分给予学生预习、感知教材的时间,并结合导学案,解决知识、梳理要点、提出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

第三环——互助探究

在学生自学质疑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内结对学习和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导学案和学生自学时产生的疑惑交流、讨论,集思广益,集中所有成员的优点,形成最佳答案,初步解决问题。

第四环——展示点评

通过小组内的结对互助学习和小组成员的共同研讨,提出本组的困惑,其他组释疑;针对重点内容,部分小组在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展现小组的风采,其他小组的成员认真倾听、思考、分析别组成果的优劣,再在全班共同研讨,最终形成共识。

第五环——达标巩固

该环节能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为教师的及时补救作铺垫。

第六环——归结反思

尽量以学生先总结本课所学,教师再作补充的方式,完成该环节。这样学生能再次熟悉、归纳本堂课的知识点,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达到高效。

5.4 作业、练习

1个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层要求:易、较难、难

3层评价:教师对3个层次情况进行评价

6人点评:小组内3对师徒互评

“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要我们与时俱进,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做一个新课标实施的的参与者,时时做一个有心之人,并能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使“双主”真正的 “互动”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创新、探究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自学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