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落实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到实效

2017-01-16朱芷娴

中国经贸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实效供给侧改革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侧重于需求端,靠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实现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越来突出,产能过剩、高房地产库存、高杠杆等都是转型中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现在的主要矛盾正在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速度问题,但根本上却是结构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所以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到实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全面落实;五大任务;供给侧改革;实效

一、积极稳妥“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去产能主要指传统产业、过剩产业。改革开放初,中国是短缺经济,很多企业都可以大发展,大干快上,中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随着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很多领域和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PPI连续的负增长表明很多企业持续经营存在问题。从供给侧分析,去产能首先要加快企业并购重组。第二、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需求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一带一路”拓展了生存空间,释放中国过剩的产能;自由贸易区释放过剩的产品;亚投行和丝路基金释放我国的外汇;而跨国公司释放了中国的标准。第三、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化产能。第四、明确提出破产、再就业,通过关停并转、产权转让等方式加快清理僵尸企业退出转让。

二、多项措施并举“去库存”,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2015的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第二天,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以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在供给侧的具体措施,首先要稳步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通过农民工市民化,消除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顾虑,让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真正实现农村人口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变,实现人的城镇化。第二,要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第三,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第四,通过制度供给、简政放权等释放城市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三、主动稳妥“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为实体经济服务,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金融企业要有信用,融资企业要有信用,各种中介服务类保险、信托也要有信用,抛弃了金融最基本的信用本质就是泡沫。信用是杠杆的基础,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没有杠杆比就没有金融,但杠杆比过高就产生风险。目前,金融系统内在滋生的风险,本质上是杠杆比过度的问题,经济出问题常常跟金融系统本身的杠杆不当有关。所以一切金融的创新都是想方法把杠杆放大,一切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杠杆比放大。杠杆高了风险就高,所以去去杠杆首先应把杠杆率控制在合理的信用的范围内,要把握好信用、杠杆和风险的度,让利率反应其真实的水平,打破刚性兑付,让市场真正通过风险的高低来定价。

四、多举并重“降成本”,释放供给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从制度、财税、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多个领域改革共同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释放供给侧动力。从供给侧分析,首先真实供给的主体是企业和市场,但政府必须有一个制度来保证,降低企业成本的时候,首先要降低的就是制度成本,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改革,尊重市场、尊重需求。其次要深化税费制度改革,降低企业的税率负担,改变收费项目不合理的现象,彻底治理乱收费行为。最后,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疏通利率传导渠道,提高资金可得性和配置效率,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进一步释放劳动力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动力,降低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提高商品流动效率。

五、精准发力“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木桶原理决定了补短板就是提升发展水平,补短板要尽早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均衡发展,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可以补民生短板,比如扶贫脱贫,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还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短板,提出到2020年,法定人员社保全覆盖、全民参保。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可以补优质供给短板,随着老百姓从过去的要“过日子”到要“过好日子”,企业要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从供给的角度满足新的需求。还可以补“三农”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除此之外还可以补人力资本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补城乡基础设施的短板,通过PPP让社会资金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思想理论的重大创新,全面落实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到实效,是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的良药,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

作者简介:

朱芷娴(1985—),女,辽宁营口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实效供给侧改革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英语课堂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