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的研究

2017-01-16申昊旻

中国经贸 2016年22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金融业

【摘 要】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成为河南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航空港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的支持成为航空港区建设的关键,如何使金融业为实体经济建设提供所需充足资金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航空港区金融业还未形成系统的金融体系,并且缺乏金融方面的高端人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比较单一。河南省必须加快完善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培养金融业高端人才,促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金融业;金融支持;金融政策

一、绪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和建设,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一步,是推进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的增长、规划与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航空港区内基础设施和项目的建设是航空港发展的基础,而金融支持是推动航空港建设的核心力量。要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把金融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不断优化金融环境、完善金融体系,不断引进金融尖端人才,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和活力。

因此,本论文首先对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深挖该区域金融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二、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现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国际物流航空中心。2014年,郑州航空港建设相关部门编制的26项专项规划已全部通过评审。2015年是实验区建设的攻坚之年,该区筛选出对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279个项目作为当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各类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都需要加快建设。然而,郑州航空港区种种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作为支持。为解决航空港区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我国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给与了巨大的帮助与支持。

政策方面,2013年,为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河南省政府人民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金融政策方面,包括支持实验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快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等7项政策,大力支持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

银行方面, 近几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等多家银行业机构入驻航空港区,将航空港区列为业务发展重点地区和信贷投放重点区域,贷款额度向港区倾斜,加大对航空港区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完善了航空港区机构体系。

三、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郑州航空港区虽在2013年3月7日就已获得国家批复,并且也获得了国家、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但该港区的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港区内金融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金融支撑体系单一

良好健全的金融支撑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立体化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丰富多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共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然而,郑州航空港区是以银行提供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要金融支撑,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十分少见。即使是银行的间接融资,其力度也不够大。港区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多,融资规模也不大。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金融支撑的贡献十分巨大,因而航空港区要积极引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壮大港区内金融支撑体系,推进港区建设。

2.金融创新缺乏

金融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金融业整体的实力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深度。金融产品的创新,提高了金融的整体水平,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推动经济增长。但是,航空港区金融创新缺乏,金融产品单一,传统金融产品占据绝大多数比例.航空港区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急剧增加,金融创新不足,不利于航空港区的建设。

3.金融高端人才匮乏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航空港区本身就是高端产业的聚集地,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建设其经济。然而航空港区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创新又需要人才,所以金融方面的人才就更是建设所极需的,也是最重要的。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环境、基础设施都还比较差,不能形成对人才的吸引,造成了航空港区金融人才的匮乏。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应结合自身特点,改进人才引入、培养机制,引进并培养适合的金融人才,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4.物流金融发展不成熟

物流金融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在物流业务各环节,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通过合作,利用金融工具如信贷、汇票等为价值链中的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并使多方达到共赢。

郑州航空港三大战略目标中第一个战略定位是逐步发展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因而物流是郑州航空港区内的关键行业,同时发展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必须要经历的,物流金融的特殊行业地位决定了其具有高附加值。那么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创新物流金融模式,减少供应链中相关风险,提高流通服务质量和商品流通效率,是郑州航空港物流建设的核心任务。

然而,我国的物流金融业务发展起步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郑州航空港区内的物流金融仍不成熟,银行企业间的合作还存在在着诸多的风险,并且以传统物流金融模式为主,缺少创新,不利于航空港区内物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平衡。

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发展的金融对策与建议

面对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有助于港区内金融业的发展。

1.建立多元化金融支撑体系

(1)完善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有助于企业解决融通资金的难题,同时也可以拓宽区域金融发展的层次和质量。郑州航空港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区内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缺失,严重阻碍区内企业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应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并推动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构建多渠道股权融资;对于科技创新的企业,鼓励并帮助其引入风险投资;大力扶持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与发展,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推动区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2)加快地方龙头银行的培育和引入与提高对外部银行的吸引,增强间接融资力度

鼓励并扶持民营银行的建立,完善民营银行的管理、经营机制,使其能参与郑州航空港区内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建设的活力;改善航空港区内投资环境,提高对外部银行的吸引力,完善银行引入机制,继续引入一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在区内增设营业网点和开设分支机构,增强其资金支持规模和力度。

(3)积极引入非银行金融机构,构建完整的区域金融体系

为更好促进港区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港区应大量引入金融机构的入驻。航空港区应深入了解航空港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设规划和业务情况,并予以高效、优先的受理;对有意在航空港区内开设网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航空港区应给予一些优惠、提供优质金融环境,加大对这些机构的吸引;对有意在航空港区内开展互联网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航空港应做好业务指导和政策咨询。积极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入驻,使航空港区逐步形成覆盖银行、信托、保险、担保、期货、证券等多方面的区域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环境,提高金融业水平。

2.开展金融创新

(1)产品创新

第一、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联合开发、创新金融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机构的联合利润最大化,达到规模效益。第二、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促使郑州航空港区内核心产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作关系,推进港区产业建设。

(2)组建网络金融集团,加大业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力度

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港区内的各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组建网络金融集团,实现以低廉价格为客户提供更多标准化传统金融服务和个性化创新金融服务,满足港区内不同客户的需求。

(3)服务创新

港区内金融机构可以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上,逐步优化与客户交易过程中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例如提高项目处理效率、增加额外优质服务等,来扩大金融服务涉及范围、深化金融服务,从而为港区内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高档次的金融服务。

3.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

航空港区金融业的发展,人才是支撑,智力是保障。国外成熟的航空港区,无一例外的重视并建立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只有拥有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才能夯实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快速腾飞的基础。

(1)在港区内设立金融方面的高校,亲自培养金融人才

根据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发展的需求,在港区内设立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并结合各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特色,设立或转变相关专业,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对口培养,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突出专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人才。

(2)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留住金融人才

港区应该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工作分配制度,以实力和能力来决定工作岗位和薪酬水平;建立横向评定的激励机制,激励港区内企业追求进步、不断创新,使人才积极向上游靠拢,深扎港区,留住人才。

(3)优化人才引入机制

加快建设港区内硬件设施,以优质的、高档次的区内环境来吸引人才;制定合适的优惠政策,提高区内生活水平和完善施展才能的平台;站在国际化、开放化视角上,吸引各种人才为港区建设所用。

4.规避物流金融风险,创新物流金融模式

(1)建立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联盟,规避物流金融风险

物流金融中的风险主要就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在业务操作中风险,通过在郑州航空港区内建立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战略关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业务中的风险,并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

(2)设立专门的物流银行

目前,在物流金融中,我国的银行对可企业的了解程度不如物流企业对其客户的了解,并且银行对物流信贷业务缺少经验,因此需要有专业的物流银行,专门从事物流金融这一板块,集中全力发展物流金融。

(3)搭建物流金融信息平台

通过搭建物流金融信息平台,不仅有助于形成整个物流金融信息的反馈和共享,使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能够对整个物流服务的各环节所需要的资金有清晰的了解,还有利于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五、结语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家战略航空经济区,是河南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航空港区经济发展虽得到了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存在着金融支撑体系体系单一、金融创新缺乏、金融人才匮乏、绿色金融观念不强、物流金融风险大等金融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已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希望有助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 《郑州航空港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4年第10期.

[2]张占仓,蔡建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载《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3]仝新顺,郑秀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载《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4]王喜成:《推进郑州航空港建设的路径思考》,载《区域经济评论》,2013第3期.

[5]魏志甫,周占杰:《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财政政策研究》,载 《财政研究》,2014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申昊旻(1999—),男,汉族,籍贯:河南省,就读于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中在读,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金融业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