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17-01-16谢勇段学芬黄芝芹令狐大伟

贵州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危重病病死率功能障碍

谢勇 段学芬 黄芝芹 令狐大伟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人民医院, 贵州 安龙 552400)

探讨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谢勇 段学芬 黄芝芹 令狐大伟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人民医院, 贵州 安龙 552400)

急危重症; 危险因素; 死亡

危重病患者在急诊过程中有较高的死亡率,研究影响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因素,对临床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抢救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降低死亡率。我们对我院急诊危重病177例患者的资料情况详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86例抢救无效的危重病患者(死亡组)和91例抢救成功的危重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呼吸衰竭患者50例、循环功能障碍患者43例、需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患者30例、严重水电解质混乱和酸碱失衡患者54例。两组患者在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常规检查和化验,评估重要脏器受损情况。记录患者病情和危险因素,使用统一格式的调查表调查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单因素数据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就诊时间、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动脉压、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混乱、白细胞计数及APACHEⅡ评分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病患者抢救死亡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高龄、循环及呼吸异常、肾功能异常、APACHEⅡ评分(P<0.05),见表1。

表1 多因素数据分析结果

3 讨 论

大多数急诊危重病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虽然新的抢救方法和技术能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治疗,但对其病死率依旧没有显著影响[1]。临床抢救时不仅需要对症抢救,还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干预,掌握死亡危险因素,力争降低病死率[2]。本组资料中单因素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年龄、体温、心率、就诊时间、电解质紊乱、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及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龄、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以及APACHEⅡ评分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另外本组资料还显示死亡组患者中多数表现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异常。简志刚等[3]研究189例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发现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本组资料显示一致。

综上所述,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抢救时,必须评估病情,抓住主要指标、动态监测、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对循环和乎吸功能障碍、肾功能异常等重要生命器官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1] 廖宇舱.危重病患者死亡的早期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06):311.

[2] 李银先,罗艳,张晗晖.危重病患者死亡的早期危险因素研究[J].四川医学,2008(09):220.

[3] 简志刚,池锐彬,罗醒政.危重病患者24 h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03):539.

R605.97

B

1000-744X(2016)06-0667-01

2016-03-12)

猜你喜欢

危重病病死率功能障碍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