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2017-01-16张广裕
张 广 裕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张 广 裕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征,提出应加强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形成原因的勘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进一步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生态环境;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
加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西部大开发要取得成果,首先必须要把生态环境搞好,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地区可待续发展至关重要。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西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必要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地质灾害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特征、地质结构、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口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
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2010年至2014年间,仅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和受伤人数高达6 806人,其中2010年高达3 499人,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310.2亿元。其中,2010~2014年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如图1所示。
各类地质灾害中,对人民生命安全与财产危害最大的是地震。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地质灾害更加严重。近年来,特大地质灾害几乎都发生在西部,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见表1)。
图1 2010~2014年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资源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表1 近年来西部地区特大地质灾害
资源来源: 根据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08~2013)等统计。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差,地理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容易引发各类自然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受国家产业布局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高,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对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多。在一些贫困地区,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主要靠自然资源。为了摆脱贫困,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性开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得不到修复,使得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表现出恶性循环的关系。环境的退化引起更多的地质灾害,如土地荒漠化、水源枯竭等。根据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①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均占到了90%以上。
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进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据国土资源部消息,仅2013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5 403起,共造成481人死亡、18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与2012年相比,地质灾害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增加7.5%、78.4%和92.2%。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 757起,避免人员伤亡18万余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中南、华北、华东和东北6个地区,涵盖30个省(区、市)。其中,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受灾最为严重。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地质灾害还对公路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农业、工业设施、矿山、社会公共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造成了较大危害。
二、西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一)西部地区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s )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1]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周期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区域性、并发性等特点。西部地区的地质灾害中最严重的是: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土地退化灾害、特殊岩土灾害等四大类。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近30多年来最严重的地质灾害,震级8.0级,烈度为XI度,破坏性强,受灾面积巨大。全国各地、台湾海峡甚至东南亚都有明显震感。四川以及相邻的甘肃、陕西、云南、重庆和宁夏都受灾。受灾面积为44.04万平方千米,涉及244个县(市、区),5 176个乡(镇)。涉及灾区人口10 487.22万人,其中,受灾人口3 362.37万人, 近7万人死亡,37万多人受伤,近2万人失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 523亿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9年,全国地质灾害共发生20 840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97起,直接经济损失约17.65亿元人民币。西部地区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四川、重庆、西藏、贵州和云南等省区。201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0 670起,造成人员伤亡3 44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甘肃、陕西和云南;因灾直接济损失居于前二位的省份依次是陕西、四川(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5 664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19起,造成245人死亡、32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1亿元。其中,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的三个省陕西、四川和广西都位于西部。2012年,全国地质灾害共发生14 322起,共造成经济损失52.8亿元人民币,死亡失踪375人,受伤259人。其中,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占95.5%,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占4.5%。不论灾害发生的次数,还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四川省最为严重。2012年,西部地区是破坏性地震的主要发生地,11次地震灾害事件有10次发生在西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年总数的100%和99.8%。其中,云南、新疆和贵州3省(区)受灾最重,占全年总损失的96.5%(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全国地质灾害共发生14 511起,共造成经济损失99.3亿元人民币,死亡448人,失踪196人,受伤996人。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92起。在西部地区,灾害发生次数和经济损失最多的是甘肃和四川;伤亡人数最多的是四川、西藏和云南。2014年,全国地质灾害共发生10 907 起。造成人员伤亡618人,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西北地区主要发生在重庆、四川、贵州、 云南等地。②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1.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等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其中,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四大地震带是: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③地震的频繁发生给处在地震带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2014)》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4年,成灾地震次数多达168次,死亡人数73 418人,受伤人数423 090人,直接经济损失10 495.93亿元。其中,2008年最为严重,成灾地震次数多达 17次,死亡人数69 283人,受伤人数377 010人,直接经济损失8 594.96亿元。(见表2)
表2 2000~2014年主要地震灾害统计数据
资源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0~2014)》。
近年来,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发生的几次大地震都以震级高、烈度强为特征,为地壳相对不稳定区。地震的发生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构造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是地震多发区;同时,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能诱发地震。地震还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其他地质灾害。目前,由于对地震的准确预报依然是科学界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人类在地震灾害防治中依然非常被动。只能通过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提高抗震减灾能力;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防止滑坡和崩塌;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减灾意识等措施进行有限的防治。
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破坏植被和不适当的开挖、堆积等人为因素加剧灾害的发生。自然因素中, 地震频发、山体中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地形条件;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人为因素中,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劈山开矿、乱砍滥伐等均可能诱发滑坡;弃土弃渣的堆砌、大量松散物质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修建工程的不合理开挖,破坏山坡表层形成泥石流;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滥砍乱垦使植被消失,加重水土流失,破坏山坡稳定性,滑坡、崩塌发育易发生泥石流。
2.青藏高原土地退化,多年冻土、冻融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
近几十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暖干化对青藏高原本已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气象记录显示,从1961年到2007年40多年来,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每年大约以0.032 ℃左右的速率上升,高于全球与中国的平均增温率。气候的暖干化引起了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草场退化、冰川退缩、贮量下降、高原冻土层变薄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高原冻土层消融加速了水土流失,在风力作用下,大面积的土地被风蚀。草场的退化减弱了草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等功能。④我国的冻土层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冻土面积是约150×104km2,占全国总量的70%。冻土层多呈片状分布,之间被河湖或构造融区分割。如果这些冻土层被冻融物理地质现象和人为热缘作用,均可产生严重的冻融地质灾害,造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及道路的翻浆、滑塌等。防治任务也十分繁重。
3.黄土水土流失、湿陷、崩、滑、流为主地质灾害
该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西起祁连山东段,东抵太行山西侧,南至秦岭北坡,北与毛乌素沙漠相联,面积约40万km2,大地构造位于阴山断块、祁连山断块、鄂尔多斯断块与秦岭断块的结合部位;处于中国大地貌区划第二阶梯的北部,地貌上以黄土源、梁、峁地形为主,沟谷纵横,相对切割深度数十米至百余米以上;区内为暖温带至中温带气候,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南部800~900 mm,中部400~600 mm,降雨时空分配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降雨量的55%,暴雨日降雨量50~100 mm以上。因此,长蚀、冲刷强烈,易于形成黄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岩性多为黄土类(包括典型黄土及黄上状土),土质结构比较疏松,抗冲蚀能力弱,具大孔隙性,含可溶盐物质,遇水易崩解,湿陷性强,且垂直节理发育,在地表水、地下水和人为工程经济活功的综合作用下,易于形成崩塌、滑坡、泥流等地质灾害,重力浸蚀和水流侵蚀,致使黄土高原地区,水上流失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2]
4.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灾害
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重点防治区面积约55万平方千米。区内地貌以中山为主,坡陡谷深。奉节以西主要受控于北东向褶皱带,其东主要受控于黄陵背斜为主的近南北向构造影响,多年平均降雨量1 000 mm~1 400 mm。区内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且具有带状和相对集中于城镇等人口密集区分布的特点。该区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库岸稳定和城镇安全的地质灾害点有5 000余处,重庆市的丰都、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和湖北省的巴东、秭归等县(市、区)以及区内的210国道、212国道、319国道、318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等区段是地质灾害危害的重点区。⑤
三、西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形成原因的勘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
总结与收集相关地质灾害的历史资源,编辑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史,总结前人防灾救灾方面的成功经验,用来指导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勘查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规律、灾害发生的历史规律、成灾因素、地质条件、形成机理以及风险度等,在些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防御措施,并定期在社区举行演练。在一些灾害多发地区,认识总结地质灾害发生的历史规律,对其危害性进行科学评估,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进一步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尤其是水土流失、湿陷、崩、滑、流为主的地质灾害与植被破坏、工程建设、矿产开发等密切相关。西部地区要严格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避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的矿产开发项目。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加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结合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发育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如在广大山区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涵养水土,修复生态,发展适宜生态产业等。
(三)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
增加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投入,综合治理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生态环境,积极防治山洪地质灾害,排查与加固病险水库,加强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的一些中小流域治理。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兴建农村饮水安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按照人口分布的数量和密度,各地区必须建设相应的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城乡建筑物以及人口密集场所的灾害防御性能。在人口密集区,有效利用广场、体育场、公园等场所,对这些公共场所进行改造与建设,增建灾害应急避难设施,使其具备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推广安全校舍和安全医院等工程建设。加强道路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建设。在学校和城乡社区定期开展防灾救灾和紧急避险演练,掌握附近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通道,提高居民防灾意识和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
(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西部地区,尤其一些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应该制定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现状、类型、危害程度、发生的范围和周期做详尽地统计、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和原则、治理手段与措施、管理机构和资金保障。划定地质灾害的易发区与高危区,在高危区实施人口迁移政策,在政府财政支持下异地搬迁;易发区制定专门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建立地质灾害检测与预警信息系统,对重大灾情、灾害易发区实施常年检测。
(五)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为因素。在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面前人类往往是被动的,只能通过灾害的研究和认识来提高预防能力和灾后的应急措施减少和降低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和社会财产的损失。但是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可以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然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积极改变地质环境,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范围。由于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组合特征和发育、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区域变化规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必然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西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注 释:
①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国家林业局网站http://www.forestry.gov.cn/。
②以上数据来源于: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08~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2014)。
③详见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wskt/zykx/201004/t20100415_145225.htm。
④发改办农经[2009]446 号文附件: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 年),2009 年2月。
⑤国土资源部.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19日。
[1] 刘传正,刘艳辉.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 吉林大学学报,2012,(5):1 469~1 476.
[2]胡海涛.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防治建议[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2):1~7.
Stud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West China
ZHANG Guang-yu
(Institute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Gan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anzhou 730070, China)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urgent needs to safeguard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in west China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causes of explor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should be prevented in advance to further protect and manag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geological disaster-prone areas. Capacity-building of natural disaster projects defen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should be ma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handled.
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1671-1653(2016)04-0015-05
2016-06-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10zd&024)
张广裕(1968-),男,甘肃武威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F205
A 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6.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