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探讨

2017-01-16但新球刘德晶但维宇吴后建姜灿荣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2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森林绿色

但新球,刘德晶,但维宇,程 红,吴后建,姜灿荣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91;3.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 100714)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探讨

但新球1,刘德晶2,但维宇1,程 红3,吴后建1,姜灿荣1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91;3.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 100714)

通过介绍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与“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特别是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核心思想;“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与“绿色发展”思路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与具体表述;结合我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主要是以提供大众福祉、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筑建城市生态安全、实现绿色致富、建设美丽城乡为目的,从而表达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是历史的担当,是美丽中国梦的壮美蓝图。

森林城市;绿色发展;探讨;中国

1 习近平生态思想与“绿色发展”思路形成

习近平继承了毛主席的实现大地园林化和第二、三领导人的可持续科学发展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与“绿色发展”思路,具体到城市与森林关系方面,就是提出了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

1.1 “绿色发展”思路形成的基础

1)大地园林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绿色元素。在1958年8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做出了“园林化”的要求:“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得到改变。种树要种好,要有一定的规格,不是种了就算了,株行距,各种树种搭配要合适,到处像公园,做到这样,就达到共产主义的要求。”于是,“园林化”成为“绿化”(主要指种树)的更高目标,“绿化”成为“园林化”的基础。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是1958年12月10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完整地发出了“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一度作为城市园林和大地绿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在群众造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城市公园的营造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造园传统。

2) 国土绿化、可持续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国家领导人的绿色思想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生态建设运动。邓小平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并且提出:“要让娃娃们养成种树、爱树的好习惯”。

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依然对林业寄予重托。江泽民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一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二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三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总之,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多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启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为改善生态环境继续进行着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胡锦涛要求“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希望全社会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注重科学、提高质量、加强管护,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祖国大地变得更加秀美。”

3)绿色发展——当代中国领导人的生态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十年前提出“生态工程”,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习近平眼中,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紧紧相连。近几年,在地方考察时,他都以一种造福子孙后代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1.2 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与“绿色发展”思路的主要表现

1)绿色银行。习近平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和“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习近平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对“两座山”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缜密论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4)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习近平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习近平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5)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6)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与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习近平提出: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搞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

同时提出: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要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护珍稀濒危动物。要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性法律,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或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7)绿色惠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份承诺。《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共享蓝色天空,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习近平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森林城市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给城市居民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森林城市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大众福祉,特别符合贴近习近平绿色发展三大思路中的“绿色惠民”的核心理论。

2 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与“绿色发展”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 保护生态原真性——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

2.1.1 是保护生态原真性的具体体现

一是森林城市建设提出了区域森林自然度[1]概念。为了衡量一个区域的森林城市水平和建设状况,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区域森林自然度的概念。可以大致理解为自然的森林所在的比例。

二是森林城市建设以近自然模式为主导,保护生态原真性是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原则。森林城市建设要借鉴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2-3]为指导进行营建,减少人为干扰,逐步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机制[4]。

三是森林城市建设中提出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都是以保护生态原真性为首要目标。例如森林城市建设提出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地带性植被恢复与重建、健康森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和湿地公园建设、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城乡一体绿化等都是积极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和原真性,保护和修复城市的生态原真性。

2.1.2 能有效指导我国森林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保护和恢复原真性的自然环境,是森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目的。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营造森林城市的目的,就是创造优美、清新、安全、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以此为基础的人居环境。

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森林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环城林带、绿色通道、河道风光带建设,将城市生态隔离带、森林公园与城郊生态林和兼用林连成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使城区外围的各种生态要素有机组合,并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之中。与此同时,森林城市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形式的植被类型,而是与其它形式的植被类型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构建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保障森林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森林城市建设——筑建城市生态安全的需要

2.2.1 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存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城市中的大气、水体、土壤不断被污染,城市病日益严重,严重威胁到居住在城市内及其周边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安全。森林城市的建设,以“扩量、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城乡一体绿化为抓手,统筹城乡之间的森林、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吸收尘埃和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等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清新、美好的人居环境,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安全。

2.2.2 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得城市的生态空间被不断的蚕食,生态空间质量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了城市的生命支撑系统功能下降,城市自然灾害加剧,城市生态安全降低。森林城市的建设,一方面严格保护现有良好的以森林、湿地和绿地为主的生命支撑系统,扩大其面积;另一方面不断修复和恢复受损的生命支撑系统,提高其质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2.3 实现绿色致富——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

2.3.1 是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举措

绿色经济发展必须以绿色的城市空间为基础载体和外在表现。森林城市的建设,是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举措。森林城市建设以“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为主要内容,不仅要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而且还要搞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并且还要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通过森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度和绿感。

2.3.2 是实施绿色经济建设和实现绿色致富的重要途径

绿色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5]、生态经济、少烟或无烟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森林城市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工程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清洁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定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休闲游憩、生态绿色种养殖业、花卉产业等产业,积极开展绿色产业、少烟或无烟经济的建设,是绿色经济重要的直接组成。同时,通过森林城市的建设,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加速了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本的快速集聚,从而提高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土地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带动金融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等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能力。

2.3.3 是绿色富国功能的体现

制定森林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从宏观层面总体把握我国森林城市发展大局,实现森林城市的绿色富国功能。

一方面,积极制定《中国森林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从国家宏观层面总体把握全国的森林城市发展大局,从国家层面对我国森林城市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实现森林城市发展的区域平衡性,在区域上通过森林城市建设服务绿色富国理念。

另一方面,积极制定省级层面的森林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要依据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编制省级规划,科学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要谋划启动一批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并发挥好现有林业工程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作用。要督促和指导城市政府编制一个期限十年以上的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确保森林城市建设有规划引领、有工程带动、有资金支撑。

2.4 建设美丽城乡、绿色家园,提高城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2.4.1 是建设健康森林的重要举措

通过森林城市的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开展森林的培育,建设健康的森林。

2.4.2 是建设美丽森林的重要举措

森林城市建设,通过进行城区水系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重要水源地绿化和其他水系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建设多彩美丽的河流廊道;通过进行城市道路生态景观林带提质、旅游线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和县乡公路通道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建设多彩美丽的道路廊道;通过进行面山五彩景观林建设、五边五彩景观林建设、乡村五彩景观林建设,建设多彩美丽的景观林;通过城区公园建设、社区(单位)绿化建设、环城绿带建设,建设精致美丽的城市森林。

2.5 绿色惠民:建设森林城市,增强城乡居民生态福祉

2.5.1 增强居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获得感

构建山水林田湖一体、人居与自然亲和、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与综合竞争力,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社会氛围和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窗口。同时,充分发挥森林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让大众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得到实惠,享受到福利,增强居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2.5.2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通过森林城市建设,积极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养生园林、文化休闲街区、健身步道、城郊生态旅游带等,提供人类亲近自然的场所、清洁的空气和水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满足生态产品的需求供给,提升普惠民生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化福利和幸福指数。

2.5.3 提高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积极发展以森林为依托的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康养等生态产业,构建森林城市完善的绿色惠民产业体系建设,并且积极对群众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其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带动社区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6 实现绿色承诺:建设森林城市,营建健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2.6.1 是我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诺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式,并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因此,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森林城市建设”正在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森林城市建设,增加森林的面积,提高森林的蓄积,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6.2 是我国政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家方案的重要建设内容

2016年12月26日,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办规字〔2016〕302号)提出:

1)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实施方案:落实《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出台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引导、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身边增绿,植绿护绿,保护古树名木,加强城乡绿化,着力推进城郊森林公园、森林城市建设。强化宣传,鼓励更多城郊森林公园免费开放。

2)到2030年,确保各国人民都能获取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的信息并具有上述意识。实施方案: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实现“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让共建、共享、共促理念深入人心。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让人们在共同建设森林城市,共同享受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7 绿色文化:建设森林城市,弘扬森林生态文化

2.7.1 加强绿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包括绿色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绿色文化场馆、绿色文化展示园、绿色文化长廊、绿色文化营区、绿色文化镇、绿色文化村等绿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森林城市开展绿化文化的建设和宣传提供多种载体和平台。

2.7.2 积极推进绿色文化标识系统建设

根据不同的森林城市自然条件、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建设重点,积极建设整个森林城市的绿色文化标识系统,包括城市主题绿色文化地标、绿色道路标识标牌系统、绿色旅游标识标牌系统、绿色交通标识标牌系统、城市绿色文化Logo系统、绿色科普宣教标识标牌系统等建设内容。

2.7.3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文化传播功能,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依托各类生态资源,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走廊和标识标牌,设立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做好市树市花评选。利用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荒漠化日、爱鸟日等生态节庆日,积极开展生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8 绿色意识:建设森林城市,实现大众生态参与愿望

2.8.1 加强对大众绿色意识的培育

通过各种绿色文化生态设施和标识体系,培养一种新时期下的绿色文化意识。这些绿色文化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充分体现对后代人的关心,二是要充分体现对当代人的人文关爱,三是要充分体现对自然与生物的尊重,四是要充分体现公平与公正,五是要体现对历史的尊重[6]。

2.8.2 积极拓展绿色意识宣传渠道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与循环经济、森林生态城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舆论氛围,树立环境危机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形成全社会参与建设的氛围。

2.8.3 扩大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扩大公民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专家和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实行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和森林生态城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设立生态建设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鼓励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环境权益。

2.9 绿色梦想:建设森林城市,实现美丽生态中国梦想

2.9.1 充分发挥森林城市在美丽生态中国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方面,加紧制定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和核验相关标准规范。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地开展不同级别的森林城市建设,确保建设成效,应该积极制定《国家森林城市管理办法》《中国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和《中国森林城市核验标准》。

另一方面,加紧制定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和规划相关标准规范。为了更好地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申报和规划工作,提高国家森林城市规划成果质量,应该积极制定《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导则》和《申报国家森林城市影像资料制作规范》。

2.9.2 确保森林城市建设在美丽生态中国梦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

应该积极成立“国家林业局森林城市监测评估中心”。国家森林城市的监测评估也将成为森林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规范国家森林城市的监测评估工作,国家林业局需要成立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机构,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于创建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已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我国国家森林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发布我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白皮书;为国家林业局对国家森林城市的申报创建、监督检查、监测复查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3 探讨

在分析习近平生态思想和“绿色发展”思路形成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了其深刻内涵,包括:保护生态原真性、保护国际生态安全、绿色致富富民和建设美丽中国,并分析了以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森林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的要求:建设森林城市,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富国;建设森林城市,增强城乡居民生态福祉,实现绿色惠民;建设森林城市,营建健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兑现绿色承诺;建设森林城市,提高城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建设绿色家园;建设森林城市,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弘扬绿色文化;建设森林城市,实现大众生态参与愿望,增强绿色意识;建设森林城市,实现美丽生态中国梦想,实现绿色梦想。

[1]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J].中国城市林业,2007,5(3):7-8.

[2]叶智.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与实践[J].林业经济,2011,33(12):18-21.

[3]程红.试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7-20.

[4]何兴元,金莹杉,朱文泉,等.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679-1683.

[5]周维,但维宇,吴照柏,等.森林城市的低碳措施规划探讨——以安徽池州为例[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2,31(3):53-56.

[6]但新球,但维宇.森林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DiscussionontheConstructionofForestCityBasedontheConceptof“GreenDevelopment”

DAN Xinqiu1, LIU Dejing2, DAN Weiyu1, CHENG Hong3, WU Houjian1, JIANG Canrong1

(1.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China;3.Department of Publicity,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714,China)

Introduced the ecological ideas of Xi Jinp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green core idea of benefit the People, making the nation prosperous and commit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forest city is mainly to provide public welfar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iodiversity, mainta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achieve green and richness, construct beautiful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us expres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forest city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story and beautiful blueprint of The Chinese Dream.

forest city;green development; discussion;China

2017—03—03

但新球(1963—),男,湖南沅江人,主要从事湿地、现代林业和森林城市相关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

Tu 986.5+4

A

1003—6075(2017)02—0069—06

10.16166/j.cnki.cn43—1095.2017.02.016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森林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哈Q森林
哈Q森林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哈Q森林
哈Q森林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