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2017-01-16陈士升姬广慧戴国华
陈士升 姬广慧 戴国华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陈士升1姬广慧1戴国华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病,然而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医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文章介绍采用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1例,临床效可,以供临床参考。
病毒性心肌炎;生脉饮;气阴两虚;验案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心肌感染病毒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疾病[1],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完全没有症状,重者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随后可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猝死。据其症状的不同,病毒性心肌炎可归属于中医的“心悸”、“胸痹”、“虚劳”等范畴。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而众多中医家普遍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多由素体正气亏虚,外感邪毒所致,目前中医临床多从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化湿、安神定悸、健脾宁心等方面论治,疗效显著,表明中医中药治疗其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以生脉散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一例,效佳,今介绍如下。
1 验案
王某,男性,48岁,2015年9月5日初诊。主诉心悸、胸闷伴周身乏力2年余。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因治疗效不佳,于我院门诊治疗。患者自诉2年前曾因感冒,后继而常出现心悸、胸闷,脉律不齐,劳累后易出现,伴有周身发力,头晕,自汗,咽干,口渴,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心电图示:室性早搏频发。中医诊断:心悸。辨证为气阴两虚型。中药以益气养阴为原则,方选生脉散加减,处方如下:太子参15g,黄芪15g,麦冬20g,五味子10g,金银花15g,虎杖12g,黄连9g,瓜蒌30g,知母12g,丹参30g,当归15g,川芎12g,酸枣仁3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各一次温服。14d后患者复诊,患者自述胸闷、乏力、汗出、咽干等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自觉早搏发作较前减轻,仍有心悸、多梦。以上方为主方,加生龙骨30g,紫石英30g,继服。后随证加减,坚持服用半年后随访,患者自觉室早发作较前明显减轻,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
按:该患者曾以感冒为诱因,邪毒未尽,余热留恋,气虚无以化津,或阴虚无以化气,气阴由伤转虚,则导致气阴两虚证,属中医“心悸”范畴,方选生脉饮加减,方中太子参、黄芪合用不仅益气养阴,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心肌耐缺血、缺氧能力,可显著改善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无力,血不行则久而为瘀,故配以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其中黄芪补益心气,助丹参活血化瘀之功;麦冬滋阴而不腻;五味子敛阴安神;金银花清热解毒,并有有抗病毒之功。心脉瘀阻,胸闷不适,配以川芎、当归活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从而使气阴俱充,瘀去脉通,邪去正安。
2 小结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素问》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证治准绳》曰:“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气虚者由阳气内虚,心下空虚,火气内动而为悸也。”现代诸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多以本虚标实为立论依据,但具体机制认识又有不同。石蕴玉等[ 2]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 内舍于心, 气阴两虚, 郁热血瘀内阻所致。魏从强[3]认为“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本虚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别,病程日久,易阴阳互损,而其中又以气阴两虚为主。由此可见,气阴两虚是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病理变化,故益气养阴成为治疗的关键[4]。生脉散加减可奏益气养阴之妙,方中太子参、黄芪合用不仅益气养阴,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心肌耐缺血、缺氧能力,可显著改善心悸、乏力等症状;麦冬滋阴而不腻,五味子敛阴安神,并随证加减,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从而使气阴俱充,故能收到满意疗效。
[1]吴新富,秦琬玲.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3):68.
[2]石蕴玉, 张镜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1996, 31(6):42.
[3]魏从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初探[J].四川中医, 2003,21(2):7-8.
[4]许洁睿,王洁.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举隅[J].光明中医,2008,23(11):1683.
(编辑:陶希睿)
2016-10-25
陈士升(1990-),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及循证医学、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E-mail:276423082@qq.com
R249
A
1007-8517(2017)01-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