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SP及TNF-α的影响

2017-01-16赵永黎华茂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6期
关键词:独活根型颈椎病

赵永 黎华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61)

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SP及TNF-α的影响

赵永 黎华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6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浆P物质(SP)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浆SP及TNF-α浓度。结果治疗12 d后,各组患者血浆SP及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P及TNF-α的释放有关。

针刺疗法独活寄生汤神经根型颈椎病SPTNF-α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导致一系列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的疾病,在各类型颈椎病中的发病率最高。随着伏案工作模式的增多以及电脑、手机的高频率使用,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渐低龄化。目前国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本研究旨在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P物质(S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提出的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60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颈部疾病者;感染性疾病者;孕妇;恶性肿瘤、冠心病患者;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部畸形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4)剔出标准:试验中自行退出者;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者;治疗时间未达到12 d者。

1.2 临床资料入选病例58例均来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中心医院康复理疗科就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0.55±10.10)岁;平均病程(13.27±21.02)d。对照组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8.2± 10.94)岁;平均病程(15.53±22.16)d。治疗过程中,对照组2例、治疗组1例未完成治疗予以剔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1)独活寄生汤[2]加减。独活9 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 g,延胡索30 g,乌梢蛇15 g,蜈蚣3 g,生大黄6 g,黄柏12 g,薏苡仁30 g,川牛膝3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6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胃溃疡患者饭后服用。2)针刺治疗。选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3]。患者取端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向项、肩臂部传导;其他穴位常规针刺;每次留针30 min。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相关方案同治疗组。以上治疗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1 d,共观察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血浆SP物质浓度及血浆TNF-α含量检测。并于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执行。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及TNF-α含量比较见表1。治疗前两组血浆SP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血浆SP及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SP及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TNF-α含量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时间SP(pmolL)TNF-α(ng/mL)治疗组治疗前829.12±58.4752.71±4.31(n=28)治疗后236.19±78.61*△21.87±3.04*△对照组治疗前841.69±71.4053.32±5.14(n=27)治疗后319.65±68.17*30.97±4.62*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见表2。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部长期反复应力改变、过度屈伸、曲度改变、椎间不稳及椎骨畸形变异等均可促进椎间盘退变导致骨质增生,使骨管狭窄从而压迫脊神经。除此之外,骨管内的软组织炎变肿胀也可压迫脊神经[4]。以往研究认为机械压迫为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唯一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根炎症、营养障碍以及传导特性损害等,可能同等重要[5]。部分学者认为发病机制应为颈椎椎间盘退变为先导,在根管狭窄的基础上,继发生理、生化改变,出现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淤积,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的刺激,神经根发生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及传导特性损害,而产生症状[6]。SP与TNF-α在炎性痛病灶局部的复杂相互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炎性痛过敏的重要成因。SP是由脊髓背角无髓初级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一种神经源性炎性物质,参与了伤害感受信息的传递[7]。被认为是传递疼痛信息的重要物质[8]。其既可传递伤害性信息到脊髓,也能导致外周的神经源性炎症[9]。在脊髓的感觉和运动机能活动中,在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和调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0]。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TNF-α可启动一系列神经病理变化,如神经内的水肿、雪旺氏细胞的激活、巨噬细胞的募集,从而引起神经纤维脱鞘病[11]。TNF-α可以诱导神经根髓鞘损伤、轴突变性,又可以引起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使痛觉更加敏感,轻微的机械性压力即可产生根性疼痛,同时其血清含量高低可作为判断颈椎病根性疼痛程度的指标[12]。

独活寄生汤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该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之功,常用于治疗痹证日久、肝肾两虚之证。现代临床也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颈椎病急性发作等疾病。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消除水肿等作用[13],同时中药内服具有简、廉、便等特点,通过汤剂内服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思想。其中独活寄生汤主要是消除水肿、缓解疼痛[14];针刺主要起到疏经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最终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血浆SP及TNF-α的含量,数据表明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组患者治疗后比单纯针刺组患者血浆SP及TNF-α降低更为显著,提示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起着特定的治疗作用,其过程是通过对机体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实现的。同时,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现了中医简、廉、便等特点,这是也现代医学精神所倡导的。

[1]贾连顺.现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15-16.

[2]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40.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1.

[4]李英平,郭瑞芳.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因素探讨[J].解剖科学进展,2003,9(2):141-143.

[5]黄国付,唐雷,周利,等.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TNF-α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044-2046.

[6]黄东来.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7]Kream RM,Kato T,Shimonaka H,et al.Substance P markedly potentiates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morphine sulfate administered at the spinal level[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8):3564-3568.

[8]Matayoshi T,Goto T,Fukuhara E,et al.Neuropeptide substance P stimulates the formation of osteoclasts via synovial fibroblastic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5,327(3):756-764.

[9]李熳,施静,王丽娜,等.电针对大鼠足背炎性痛病灶局部P物质、IL-1B免疫反应性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29(1):49.

[10]Teixeira RM,Duartef S,De-Limat C.Behavioral and immunological effects of substan ce P in female and male mice[J].PharmacolBiochemBehav,2004,79(1):1-9.

[11]Redford EJ,Hall SM,Smith KJ.Vascular changes and demyelination in-duced by the intraneural injection of tumornecrosis factor[J].Brain,1995,118:869-878.

[12]王琪,艾尔肯·萨德尔,帕拉提·阿巴伯克力.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3):343-345.

[13]赵玉珍,傅正宗,卢春风,等.复方独活寄生合剂抗炎、镇痛作用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3):3-4.

[14]高建成,杨爱国,王东,等.Mc Kenzie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743-1744.

R681.5+5

A

1004-745X(2017)06-111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6.058

2016-06-04)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nihuamao@163.com)

猜你喜欢

独活根型颈椎病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等风来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独活入味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