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7-01-16田晓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病滴度发情

赵 妍 田晓雨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张家口 07500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赵 妍 田晓雨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张家口 075000)

猪附红细胞体病为高温季节生猪养殖常见多发病,此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临床高热不退,病猪皮肤由红变白、变黄。剖检病猪内脏器官苍白、黄疸。

1 猪附红细胞体病危害

1.1 影响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生猪患附红细胞体病后,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降低,与营养物质供求不足、代谢物质不能及时运走等。受此影响,同样,会威胁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滴度效力。有试验已经证实:多年患有此病的猪场,猪群中日龄相仿的仔猪,用相同的方法接种2头份猪瘟弱毒细胞苗。30d后,检查抗体滴度效力,参差不齐。而且,查出免疫滴度中,含有附红细胞体。

1.2 影响生猪的生长和繁育

不同猪种感染,表现症状略带差异。怀孕母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可经胎盘,传入体内威胁胎儿,导致非正常死亡。或弱仔产出。或产出后伴发腹泻下痢症。生长育肥猪在110日龄或130日龄,遇到不良应激作用,可激发亚急性附红细胞体病,影响育肥效力,导致掉膘或长势迟缓。公猪感染后,影响精液质量,导致性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失去授精能力。哺乳母猪感染,乳汁渐少,质量且差,影响哺乳,卵子发育受阻,导致不发情,或者假发情。

1.3 加大并发其他传染病可能

猪附红细胞体病基层又称“混感高热”。体温高升,达41.5℃。实验室诊断,多数混合感染。出现猪瘟、猪伪狂群病、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等的一种或两种,与附红细胞体病的混合感染,它们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导致发病。

1.4 威胁到公共食品安全卫生

长期感染此病的生猪,临床多数表现亚健康状态,潜伏期在3~5d。而新感染此病的猪群,潜伏期在2周左右,对生产无公害猪肉的威胁是极大的。

1.5 附红体新的危害可能发生

在调查中证实:附红体目前多寄生在人、兔、牛、马、羊、狗、鸡、猫等动物的红细胞上。而表现出症状的,仅有猪、牛、羊、犬,彼此间没有相互传染的迹象。那么,附红体有无主型不同,是否有亚型区别,是否有反复继代后变异、重组等,都是个未知数。可见,其潜在的威胁很大。

2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是通过猪只之间互相舔伤口或咬斗、饲养用具和注射针头等的交叉使用以及蚊虫的叮咬、配种输精等传播。多发于雨水充沛、吸血昆虫活跃、气候湿热的夏秋季节以及乍暖还寒、气候多变的冬末初春时节。

3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2℃左右,畏寒,常拥挤扎堆,全身颤抖,步态不稳,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废绝,气喘、咳嗽;仔猪有时发生下痢或继发黄白痢。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体表发红,以耳部、胸腹下部、会阴部以及四肢内侧发红或发绀尤为明显,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红斑。后期可视黏膜发黄、苍白,耳朵边缘因干性坏死而向上卷曲,耳部放血时发现血液稀薄、凝血功能差,并伴有呼吸困难、咳嗽,饲养条件差或并发其他疾病等应激因素存在时病情常会加剧,出现死亡或群体发病。耐过的猪只常形成僵猪而成为新的传染源。母猪表现厌食,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常出现乳房、外阴水肿,治疗不及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死胎。母猪病愈或耐过后常出现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

4 病理变化

病情严重的病死猪全身皮肤、黏膜、脂肪和脏器黄染,肌肉色泽变淡,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潮红、黄染;肝肿大,呈土黄色或棕黄色;脾脏肿大,质脆;肾脏肿大、苍白或土黄色;腹腔或心包积液,肺瘀血、水肿,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少量如针尖大的出血点,心肌苍白或黄染。

5 诊断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临床症状:高热不退,病猪皮肤由红变白、变黄。剖检病猪,内脏器官,苍白、黄疸。可作为此病诊断的初步依据。而确诊,需采集病猪血液,做实验室诊断。

6 防控措施

养殖猪场,做好灭蚊、灭鼠,灭寄生虫工作,禁止养犬、养鸡,可尝试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制剂防疫,切断此病的传播感染途径。

改善饲喂管理,严格消毒管理,确保舍内干燥卫生。例行外科手术,剪牙、阉割、断尾等工作时,注意器械消毒。注射药物时,注意更换针头,避免人为传染。

根据病流行情况,在疫病到来之前,提早药物防控,对降低此病易感效果更好些。药防用药首选土霉素。猪饲料中,用此药物每吨用400~500g,连续用1周。或者,用氨基苯胂酸钠,每1 t饲料用150~200g,连续用1周。或者,用尼可苏,每1t饲料用3kg,连续用药1周后,给用每1t饲料1.5kg,再连续用10~15d,能大大降低此病易感性。

此病母猪易感,与产前应激相关。由此,母猪分娩前,用长效土霉素或多西环素,15mg/kg,能降低母猪此病感染。此外,为防此病经胎盘传染给仔猪,建议:仔猪1日龄,用长效土霉素或多西环素,每头用50mg,肌肉注射。仔猪3日龄,用仔猪血精注射液,含铁等成分,能增强仔猪对此病的抵抗力。

7 体会与总结

当前正值夏季,为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季节。此病带来的危害极大,影响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威胁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滴度效力;影响生猪的生长和繁育,导致不发情,或者假发情。而且,由于受此病影响,同样加大并发其他传染病可能,威胁到公共食品安全卫生。由此可见,重视此病的防控,对健康养猪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孙海娟,戴丽梅.猪附红细胞体病诊疗[J].山东畜牧兽医,2005,(3):16.

[2]张垂调.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6,(1):43.

[3]吴以金.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6,38(2):41-42.

猜你喜欢

体病滴度发情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
免疫指数: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