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药苜蓿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7-01-16阿米尔艾力阿依古丽吐热克艾克白尔买买提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苜蓿草黄酮类药理作用

阿米尔·艾力 阿依古丽·吐热克 艾克白尔·买买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

维吾尔药苜蓿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阿米尔·艾力 阿依古丽·吐热克 艾克白尔·买买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

苜蓿草分布广泛,其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皂苷类、生物碱和有机酸类等。苜蓿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兴奋子宫、镇咳及松弛支气管炎平滑肌、减慢心的收缩频率、降低出血率和出血时间、引起动物严重膨胀、胃中产气以致因气压力太大、压迫横膈肌血管,使动物窒息而息。文章介绍了苜蓿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苜蓿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苜蓿草是干热、淡。《药物之园》:“一级未湿热,有人认为二级干热”,苜蓿草(Medicago sativa L. )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泛、高产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苜蓿草国内外均有分布,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中亚、西南亚、非洲和中海区域等许多地方一直将苜蓿草其作为重要的饲用作物,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誉[1-2]。苜蓿草具有适应性强、改善生态环境、草质优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我国苜蓿草分布的范围较广,有13种,1变种。新疆、西北、东北等广大北方省区,种植面积约为 1.33×106km2。《本草纲目》[3]载苜蓿草:“安中利入,可久食。利五脏、轻身健人。”在民间苜蓿草主要用于治疗增强性欲、填精壮阳、肺热咳嗽、生干生热、黄疸、催乳肥体、止泻通经、膀胱结石等症。

1 苜蓿的主要化学成分

随着对苜蓿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在苜蓿草中的药理活性成分,苜蓿中含有特殊的黄酮类、多种维生素(VK、VE、VB2)、皂苷类、苜蓿糖、香豆素类、其他类。

1.1 黄酮类:国内外报道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苜蓿的主要成分之一,苜蓿黄酮主要存在于苜蓿的茎叶中, 目前已经从苜蓿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 23 种黄酮类化合物。以下几种结构类型:查尔酮、黄铜及其苷类、异黄烷类、二氢异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二氢黄酮、花色素(Anthocynidin)[4]等。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母核主要为美迪紫檀素、金圣草黄素、芹菜素、刺芒柄花黄素、槲皮素、山奈酚、杨梅黄素、芦丁、木犀草素、大豆素、染料木黄酮和苜蓿素。其中美迪紫檀素、苜蓿素、芹菜素、槲皮素、染料木黄酮、金圣草黄素、刺芒柄花黄素等母核的结构均存在与紫花苜蓿中,并以木犀草素、苜蓿素、芹菜素最为常见[5,6]。苜蓿成分有少数为鼠李糖和半乳糖。

1.2 多种维生素: 苜蓿草化学成分包括维生素,特别是各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胡箩卜素、维生素K及叶酸含量高。

1.3 皂苷类:皂苷是由皂苷元和糖、糖醛酸、也可能还有其他有机酸所组成。该属植物含皂苷类成分70多种,均为齐墩果烷(oleanane)型五环三萜,3位均为β构型的羟基或苷化,28位多连接羧基并常苷化,23、24位常羟基化或羧基化,糖部分主要:阿拉伯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木糖、芹菜糖、半乳糖等[7]。该属主要包含皂苷类成分:大豆皂苷Ⅰ、Ⅵ,大豆甾醇A、B、B 1、C、E、G、D、F,苜蓿酸(medica-genicacid),3-O-(α-L-arabinopyranosyl),苜蓿皂苷P1、P2等[8- 9]。

1.4 苜蓿多糖: 苜蓿多糖是从紫花苜蓿中提取的植物多糖,有关此方面的报道不多。据有关试验报道,苜蓿多糖中不含淀粉、鞣质和蛋白质,为酸性多糖。其中含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另一种未知单糖,含量之比未测。超滤法测得其分子量为2万~6万U[10]。

1.5 香豆素类:苜蓿化学成分含有双香豆素类、香豆素3,4-骈呋喃衍生物,如:拟雌内酯(coumestrol)、苜蓿内酯(medi-cagol)和紫苜蓿(dicoumarol)等。

1.6 其它类:此外,苜蓿草包含β-胡萝卜素、叶酸和生物素,还有有机酸、甾醇、单萜、丰富的免疫活性叶蛋白、膳食纤维、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物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苜蓿叶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而且组成比较均衡,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达5%~ 7%。

2 苜蓿的药理作用

2.1 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含量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刘凯等发现苜蓿皂苷能够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显著促进非受体途径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经单核巨嗜细胞的降解[11]。刘凯等发现苜蓿皂苷可以使肝脏胆固醇大量转变为胆汁酸,阻断胆汁酸肠胆循环的作用,从而促进胆固醇自体内排出[12]。Matsuura等研究报道皂苷可降低动物及人类器官血浆胆固醇水平[13]。Colodny等利用苜蓿种子中的苜蓿皂苷在临床上降低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苜蓿皂苷还能通过完善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而减轻冠心病人的心绞痛[14]。

2.2 消炎、抗霉菌、真菌作用:国外学者通过实验证明,当苜蓿皂苷在极低的浓度(1.6mg/L)的时候,即可100%抑制绿色木霉生长,在3~ 15mg/L时也可以高度控制在医疗上非常重要的几种酵母病菌[15]。

2.3 杀虫作用:苜蓿皂苷作为昆虫的驱散剂,它具有特殊的活性,通过对害虫的毒杀作用而保护植株不被破坏。Agrell等[16]研究表明,苷元对粘虫起到饲后干扰作用,推迟蜕皮,降低卵孵化率等药理作用。国外学者发现,豌豆蚜虫采食高含量的苜蓿皂苷后,使其繁殖能力越来越下降,数量增长受到抑制。

2.4 雌激素样作用:苜蓿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松弛平滑肌及雌激素样等多种药理活性。 1990年Dornbos首先从苜蓿中所含的酚醛酸物质内分离得到苜蓿素和4-甲氧基苜蓿素[17]。苜蓿素的最大作用在于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试验发现,从苜蓿中提取的大豆黄酮、苜蓿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

2.5 增强免疫和抗感染:苜蓿多糖有着很显著的保健作用,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苜蓿中的活性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的作用,尤其具有免疫活性功能而更加受到重视,它能够提高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18-19]。

2.6 溶血性:文献报道国外学者用两种方法测定了苜蓿根皂苷的溶血活性,结果表明溶血活性最强的皂苷是单糖链的medica-genicacid 3-O-glucopyranoside和单糖链的hederagenin。

2.7 其他活性: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苜蓿皂苷还能控制人白血病细胞系K 562的生长发育。还有报道了苜蓿皂苷还能与细胞膜等药理作用,使细胞发生去极化[20]。国内学者报道了苜蓿皂苷有镇痛的作用,用少量苜蓿皂苷注入腹腔,可导致大鼠痛阈升高[21]。

3 结语

苜蓿草植物包括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如特殊的免疫多糖、膳食纤维、黄酮、活性蛋白、皂苷等特殊营养化学成分,苜蓿中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苜蓿皂甙降胆固醇作用及苜蓿多糖的免疫增强效应等都充分显著了苜蓿属植物的特点,也为苜蓿的研究开发指明了许多方向。随着对苜蓿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深入,人们将对苜蓿的药用部分和保健价值逐渐认识,而且充分利用苜蓿草的资源丰富,它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提高苜蓿草的利用率,研究更多的苜蓿产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实现我国苜蓿草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成为研究员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望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究,发现新的应用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成章.饲料生产学[M]. 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8.

[2] 苏加楷.苜蓿的适应性、分布和区划.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M].2003:13~15.

[3] 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M].第3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652.

[4] 王胜超,张国刚,米文珍,等.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2):243-247.

[5] 朱见明,李娜 ,张亚军,等 .苜 蓿 黄 酮 的 研究 进展 [J]. 草业科学 ,2006,26(9):156-162.

[6] 陈佩佩,占金舜,闫景彩,等.苜蓿黄酮的研究 进展 及 其在 鸡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2(20):33-36.

[7] 何春年,高微微,佟建明,等.苜蓿属植物的皂苷类化学成分[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3): 107- 108.

[8] Price K R,JohnsonI T,Fenwick G R. The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aponins in foods and feeding stuffs.CRC Crit [J]. Rev Food SciNutr,1987,26(1):27- 135.

[9] Aldo T,Mariella M.Triterpenoid Glycosides from Leaves of Medi-cago arborea L.[J]. Agric Food Chem 2005,53:9954- 9965.

[10] 何云,刘圈伟.紫花苜蓿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饲料工2005,26(17):52-54.

[11] 刘凯,庞庆峰,周范,等.苜蓿皂甙对血胆固醇和LDL清除非受体途径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5,15(2):118- 120.

[12] 刘 凯,许书勤.苜蓿皂甙对胆固醇排泄和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J] .徐州医学院学报, 1999, 19(6): 442-444.

[13] Matsuura M.Saponins in garlic as modifiers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Nutri, 2001,131:1000- 1005.

[14] Colodny L R,Montgomery A,Houston M.The roleof esterin processed alfalfa sapon in sinreducing cholestero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Nutraceutical Association. 2001,3(4):1- 10.

[15] Hoagland RE,Zablotowicz RM,Oleszek W A.Effects of alfalfa sapon in sonin vitro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soil and rhizosphere bacteria[J].CropProd,2001,4(2):349- 361.

[16] Agrell J,Oleszek W,Stochmal A,etal.Herb ivore inducedre sponses in alfalfa (Medicagosativa) [J].Chem Ecol, 2003,29:303- 320.

[17] Dornbos D L,Spencer G F,Miller R W.Medicarp in delays alfalfa seed germ 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J].CropSci,1990,30:162- 16.

[18] 郝永清,王丽容,董永军,等.水溶性苜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器官发育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2(2):23-24.

[19] 张世军,王三虎,赵坤,等.苜蓿多糖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应答强化作用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2(10):57- 60.

[20] Nowacka J,Oleszek W.Determination of alfalfa (Medicagosali-va) sapon in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Agric Food Chem, 1994,42:727- 730.

[21] 杨蔚,王绍.PrCl3与苜蓿皂苷的协同镇痛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6):571- 573.

R291.5

A

1006-6810(2017)08-0056-02

2017年5月18日收稿

猜你喜欢

苜蓿草黄酮类药理作用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板栗壳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的高效分离及其抑制SARS-CoV-2 3CLpro的潜在活性研究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缺氧方面的药理作用分析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的高产种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