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百色地区壮医药民间医药调研与思考△

2018-01-09农志飞梅小平舒建龙李瑞华李承积王明惠刘江心苏岁辉隆卫阳黄忠诚叶渊渊彭悠悠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壮药壮医验方

韦 杏 农志飞 梅小平 邹 敏 舒建龙 李瑞华 李承积 王明惠 刘江心 苏岁辉 隆卫阳 黄忠诚 叶渊渊 彭悠悠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调查研究

广西百色地区壮医药民间医药调研与思考△

韦 杏1农志飞2*梅小平1邹 敏1舒建龙1李瑞华1李承积1王明惠1刘江心1苏岁辉1隆卫阳1黄忠诚1叶渊渊1彭悠悠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目的:采访百色地区壮医医生和民间医生,了解百色地区壮医开展情况,深入调研壮医内儿科优势病种及简便廉验的民间验方。方法实地走访名老壮医和民间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对壮医认同率很高,壮医药在民间的使用非常普遍,并且独具特色,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还有非常明显快速的疗效。结论总体上来讲,壮医民间医药随着中西医的普及和发展,其队伍和学术,都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萎靡状态,对此,本文对壮族地区壮医和民间医药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开展壮医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壮医;百色;内儿科;民间民族

百色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百色地区土地面积有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9%;野生动物资源2775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人文环境,生长出许多道地药材,造就了其丰富的少数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壮医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医药体系,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大量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复方和秘方;然而很多的验方秘方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甚至缺乏临床验证和推广,很多民间的非常宝贵的方药大部分也面临失传。故本次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采访百色地区民间名老壮医生,向其咨询百色地区内儿科优势病种及简便廉验的民间验方,以期为民族民间医药体系的健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百色市、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田阳县等壮族人民居住较为密集的地区进行调查的,这些地区民间名老壮医相对来说较多。

1.2 方法

1.2.1 调查方式:运用实地走访名老壮医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7份,共收回问卷1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5份,有效率为88.24%。

1.2.2 调查表内容:参考国内有关文献及报道,结合目标人群的特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设计相关问题单选12题,多选6题,填表2个。问卷内容包括壮医内儿科的现状问题、壮医内儿科常用药物、壮医民间验方、特色疗法等4个方面内容。

1.3 统计学分析: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登记,再次与问卷经核查无误后录入EpiData3.0建立数据库。

2 调查结果

2.1 壮医药的临床运用现状:我们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医生对壮医普遍认同,壮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确有其特色,并且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还有非常明显快速的疗效。大多数医生认为不能仅仅学习中医、西医或壮医,许多疾病也许从单方面看并不能解决问题,但若是结合了中医、西医和壮医的话,解决问题就方便多了,医者的责任在于帮助病患解决痛苦,任何可以帮助病患解决痛苦的方法我们都要尝试。大多数医生也认为,现在壮医药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壮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政府的重视不足,现在基层医院工作的中、西医类医师比较多,而壮医师则非常少,加上基层医对于开展壮医医疗工作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壮医药的经验传承难以保证。由此看来,大部分的壮医师都认为国家政府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力度不够,国家应大力支持扶持祖国传统医学,加大投入。

2.2 壮医内儿科常用药物:从调查结果来看,壮药在民间的使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并且许多医生也说了有些壮药在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时的确是起到了非常显著的疗效。共包括46味药物,处方用药中一半及以上名老壮医使用的药物有11味,将11味药物的出现频次按照从高到低依次排序见表1,其性味、功效内容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1]。从频数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壮医儿科常用的壮药主要分为清热利湿解毒(鱼腥草、板蓝根、枇杷叶、田基黄、白茅根、山芝麻、雷公根、七叶一枝花、鹅不食草),健脾消食补虚(独脚金、蛤蚧),广西环境气候湿热偏盛的特点,结合小儿正气不足,脏腑娇嫩,正虚邪恋的主要因素而选择用药,体现解毒补虚调气的治疗原则。

表1 处方用药中一半及以上名老壮医使用的药物

2.3 壮医内儿科外治法:从调查结果来看,药线点灸、壮医针刺法、壮药熏洗、捏夹疗法、壮药佩带药垫法、滚蛋疗法、药锤疗法、壮药外敷、针挑疗法、刮痧法、药物竹罐疗法、艾灸疗法等特色疗法较为常用,其中壮药外敷、壮药熏洗、刮痧法、药线点灸排名在前,这说明壮医外治法在民间也是较为普遍的,而许多医生也表明,壮医外治法的效果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并且副作用也非常小。

2.4 壮医民间验方:广西地处低纬,气温高,热量足,雨量丰,水源多,山多,地形复杂,有着全世界发育最完整、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又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区,世居我区的有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壮族人口为最多,所以是壮族自治区[2]。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现已查明,广西少数民族应用的药用植物资源约3000多种,其中壮族人民应用的药用植物基源种已超过2000种,是广西少数民族使用植物药最多的[3],所以使用植物药治病在百色地区农村是非常普遍的。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某老中医收藏的平果县基层卫生院常用壮医方药手抄本,这是1971年的手抄本,很是惊喜。手抄本记录了临床内、外、妇、儿以及预防常用方药,可谓科目详尽,用药精准,临床实用性强,说明壮医药在广大壮族农村早就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值得惊讶的是,上世纪70年代基层卫生院对付流行性疾病就已经有着非常好的办法,例如:

验方一:一点红、马鞭梢各1两,红糖适量,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口腔炎等炎症。疗效:曾观察8例,疗效显著。

验方二:一箭球、凉茹根各2两、甘松香5刃,水煎,每日1剂,日服3次。效果:1970年9月,艾桃大队百日咳流行60多人,即以此方作预防,在10天内控制了病情蔓延。

验方三:流行性乙型脑炎,处方(一):牛筋草1两,水煎当茶饮,连服3天,隔10天再连服3天;处方(二):板蓝根3刃,水煎,每日1剂,连服5天;处方(三):板蓝根、龙眼叶、榕树须各1两,水煎,每日1剂,连服3~5天。

验方四:三叉苦3斤、山芝麻2斤、白茅根5两,枇杷叶5两、土甘草1斤,竹叶1杷,水煎,供80人用,每日1剂,日服2~3次,连服6日,预防流感。效果:海城公社拥齐大队患流感79人,占总人口的67%,服用上药3日后好转,6日即控制了疫情。

验方五:预防麻疹,大飞扬、小飞扬、旱莲草、水长生、路边菊、薄荷、椿木叶、车前草各8两,加适量红糖,40人1日量,水煎,日服3次。效果:海城贵良生产队麻疹流行共40人,连服上方6日,控制了疫情。

3 讨论

壮族医药是中华大家族医药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先民和无数民间壮医千百年来与疾病作斗争所积累的极为丰富的经验知识,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壮族传统文化背景和特点的医学理论及丰富多彩、卓有经验的诊疗手段和方法,形成了壮族医药理论体系,为广大壮族群众防病治病,健康繁衍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壮医内儿科是运用壮医学理论和壮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述内儿科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的学科,壮医内儿科学的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壮医临床医学的整体水平,因此,壮医内儿科在壮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百色地区壮族民间医药情况调研也提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民族医学-壮医,曾在此地区作为主要的医疗手段,给壮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这种信任和依赖一直延续至今,此次的民间验方秘方的搜集及民族医药的调研工作,得到了许多名老壮医的支持,得到了深刻的启发,但由于我们自身理论和医疗经验不足,加上老壮医和民间医生的思想保守性和语言不通,造成了交流的局限性,这项工作也未能得到纵深地进行。

从采访的多数壮医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于壮医基础理论体系还是基本认同的,而壮医的理论指导也基本能指导现在的临床实践,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完善,很多治疗手段没有得到临床验证和科学研究证实,导致了后世对于壮医的认识有局限。当前阻碍壮医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基金和技术的支持不足,以及壮医体系不甚完善和壮医人才的严重缺乏,面对民族医学传承的严重流失,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发展祖国传统医学,加大投入,政策扶持,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壮医理论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将来能更好地应用壮医药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国家的传统医学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二卷)[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3]黄汉儒,黄景贤,殷昭红.壮族医学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广西高校壮医方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课题项目(N0.桂教科研[2016] 6号zyfy201605)。

韦杏(1965-),女,广西德保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儿科、壮医内儿科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614486902@qq.com。

*通讯作者:农志飞(1965-),女,广西德保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小儿肺系、脾系疾病的临床研究。E-mail:1527877285@qq.com。

R291.8

B

1006-6810(2017)08-0069-03

2016年10月25日收稿

猜你喜欢

壮药壮医验方
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壮药莪术油对卵巢癌miR-223-3p的调控机制研究
壮药两面针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正交试验优选壮药三裂叶葛藤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