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环节 解决六大难题
——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2017-01-16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
文│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
聚焦重点环节 解决六大难题
——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文│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
安徽是全国畜牧业大省,肉蛋总产量排名全国第八位,其畜禽遗传资源呈现品种丰富多彩、资源总量靠前、地域分布广泛、保护层次明晰等四个特点。近年来,安徽省紧紧围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重点环节,紧扣难点,循序渐进,各个突破,初步实现了重大突破。
一、突破顶层设计,解决好“为什么保”的问题
早在1999年,安徽省就成立了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省农委分别于2009年、2015年两次修订省级保护名录。2015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在全省组织实施“资源保护利用936行动”。到2020年,力争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率达到90%,培育畜禽新品种3个以上,开发利用率达到60%以上。阜阳市临泉县提出,发展安徽白山羊、打造“中原牧场”、带动产业扶贫,争创全国特色畜牧强县。
二、创设省级预算,解决好“拿什么保”的问题
2012年,省财政厅新设立了部门预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财政专项,每年安排800万元。5年来,支持了100多个资源保护利用项目。此外,还安排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550万元用于资源保护。地处大别山老区的六安市,新设立市本级财政3000万元,明确将皖西白鹅、寿霍黑猪、淮南麻黄鸡作为产业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芜湖、黄山等市都先后设立了市级财政专项,切实加强资源保护措施。
三、加强主体建设,解决好“谁来保”的问题
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安徽省成立了省农委直属的正处级全额事业单位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是全国第一家从事畜禽遗传资源管理与技术指导的省级专门机构。
加快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三类主体。凡纳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由该资源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建立或确定保种单位,明确保种主体,落实保种责任。目前已建设了第一批、第二批共47个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
四、强化种质研究,解决“保什么”的问题
依托省科技厅批复成立的省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深入系统研究畜禽种质特性,牵头开展资源科技创新工作。各地畜牧技术推广、科研院校和有关企业紧密协同,制定分品种保护方案,开展科学保种。发起成立了淮猪保护和利用协作组、地方猪羊等资源战略联盟,设立皖西白鹅研究所,建设了动态监测网络平台。全面科学地阐释地方品种特征特性,先后有6个品种资源被鉴定为国家级新发现资源。
五、推动科技创新,解决好“怎么保”的问题
加快良种自主创新,打造畜牧种业的最强芯片。自主创新培育了7个国家级新品种(配套系),为畜牧业发展增添了特色竞争优势。全省资源保护利用领域,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中心被省委组织部等选为安徽省第七批“115”产业创新团队。
六、促进开发利用,解决好“保得住”的问题
努力建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机制。
一是培育新品种。支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利用地方品种特性,成功培育了7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二是市场化利用。针对土猪肉、土鸡等风味独特的市场需求,利用安庆六白猪、皖南三黄鸡、淮南麻黄鸡等地方品种和新培育的品种(配套系),建成一批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抢占江浙沪长三角市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三是产业化开发。以开发淮南麻黄鸡为主的合肥老乡鸡集团,开设了200多家地方优质活鸡专卖店和400多家连锁快餐店,成为安徽省本土快餐第一品牌;皖西白鹅形成了产业集群,涌现出鸿润集团等国家级龙头,出口羽绒占全国份额30%以上;岳西、太湖生产的有机黑猪进入大型连锁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四是助力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地方畜禽品种的优质、特色和区域优势,加强示范引领和精准指导,在农产品总量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宏观背景下,优质特色畜禽养殖已成为安徽省不少地区最适宜发展的扶贫产业之一。目前,全省188万贫困户中有46%即86万贫困户从事畜禽养殖,其中绝大部分以地方优质特色畜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