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个性化护理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符 妍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个性化护理

符 妍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目的通过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个性化护理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盲选12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盲选60例为对照组选择常规骨科护理,其余60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出院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Harri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从个性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来看,实验组患者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个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度和生活水平,因此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个性化护理。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个性化护理;并发症

我国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多,逐渐迈入老年化的社会,许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导致骨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大多数患者选择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龄患者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对于术后护理质量的要求更苛刻。为了保证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因此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程度尤其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盲选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盲选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29例女患者, 31例男患者,人均年龄为(73.2±5.8)岁,髋关节骨折22例,骨性关节炎38例;其余60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32例女患者,28例男患者,人均年龄为(73.4±5.4)岁,髋关节骨折25例,骨性关节炎35例。综合上述各层面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骨科方式护理,而实验组则辅以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出院指导等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心理疏导:由于进行手术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对手术方面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患者会对麻醉是否存在风险以及手术是否成功感到担忧。根据患者存在的困惑及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及必要性,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并帮助其解决相关困难,热心温和地解答他们存在的疑惑,帮助他们消除紧张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手术治疗,为患者举例曾经相关疾病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对手治疗成功的信心。②饮食指导:由于患者老年人居多即其牙齿大多数掉落或松动,难以进行咀嚼使得营养摄入不足,以至于降低手术后的组织修复功能,因此嘱咐患者多进食含有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均衡,提高身体功能。同时因为高龄患者体内的钙质极易流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1]。饮食中遵循七分饱原则,少食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份具体的饮食方案。关于某些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做好相应护理工作。③健康管理:护理人员与医师交流患者手术效果,为其制定一套适合有效的康复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术后患者康复锻炼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一般事项为:患侧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关节屈伸,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肺部呼吸运动;如果患者手术结束一周后没有出现异常,即可下床康复锻炼。在助行器帮助下进行站立或行走,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伸屈膝运动,结合自身状况逐渐加大训练力度及活动量,有助于加强患肢肌力功能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长期不能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采取按摩处理,方便尽早下床活动。④出院指导:出院后,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坚持沿墙或在床旁进行站立行走等康复训练,在自身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强锻炼力度和时间,可避免关节胀痛以及提高活动能力。术后一个月内可进行大部分日常活动,避免搬重物及进行激烈运动。在上下楼梯时,遵循健侧上楼患侧下楼的原则[2]。在行走过程中注意周围情况,家里禁止乱放杂物被绊倒再次摔倒。手术后护理人员定期电话访问患者康复情况及鼓励坚持锻炼,进行一年一次的复诊,有异常状况应及时到医查看。

1.3 观察指标:术后通过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在关节功能、疼痛、畸形3个方面进行观察,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治疗效果越好。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半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测,以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术后半个月Harris评分(85.61±1.35)分,生活质量得分(75.21±1.05)分;对照组Harris评分(73.12±1.02)分,生活质量得分(68.42±1.11)分。对比两组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3/60)及护理满意度96.67%(58/6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10/60)及护理满意度83.33%(50/60)。对比两组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骨科疾病的有效途径,普遍在髋关节骨折、骨性关节炎等相关疾病上应用。高龄患者在术后恢复程度缓慢,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不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的关键是防止出现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或者感染就容易使生命受到威胁,所以高龄患者置换术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及出院指导等相关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乐观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合本次研究同样可以发现,个性化护理护理下,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1] 张雪梅,冯岚,杨晓燕.高龄高危患者行膝、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20-21.

[2] 费璐.1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 2012,10(7):648-649.

R473.6

B

1671-8194(2017)20-0277-01

猜你喜欢

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