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肺心病研究组心理

许 飞

(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康复门诊,辽宁 沈阳 110024)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许 飞

(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康复门诊,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对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采用动态随机法。一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肺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值>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85.67±9.20)分、心理功能评分(86.75±8.94)分、社会功能评分(87.20±8.17)分、物质生活评分(86.81±9.48)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肺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后,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舒适护理模式;肺心病;生活质量

肺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临床护理是极为重要的[1]。本次主要是针对肺心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这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

3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3∶11,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为48岁,平均年龄(55.23±2.61)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25±2.31)年。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2∶12,年龄最大为63岁,最小为49岁,平均年龄(56.30±2.84)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7.08±2.70)年。研究组与对照组肺心病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明显,P值>0.05,两组可进行科学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一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

在其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为研究组,主要有:环境舒适护理、体位舒适护理、皮肤舒适护理、呼吸道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及饮食舒适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3.2 判定标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方面,均以100分为总分,所有患者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躯体功能评分为(62.13±5.74)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3.59±6.2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3.81±7.02)分、物质生活评分为(62.11±6.04)分;对照组护理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62.34±5.16)分、(63.41±6.35)分、(62.99±7.12)分、(62.34±6.47)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值>0.05;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为(85.67±9.20)分、心理功能评分为(86.75±8.9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7.20±8.17)分、物质生活评分为(86.81±9.48)分;与对照组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为(69.51±7.41)分、心理功能评分为(70.22±7.0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1.34±7.15)分、物质生活评分为(69.54±7.83)分相比较有较大差异,P值<0.05。

3 讨 论

肺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不明显,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大,本次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2],效果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环境舒适护理:环境的好坏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室内湿度及温度适宜,对室内定期进行消毒,减少噪音,保证环境干净、整洁。②体位舒适护理: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心肺负担较重,常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3],并给予患者专门的布料包裹、海绵垫支撑架,使患者保持呼吸顺畅。③皮肤舒适护理:患者一般以卧床休息为主,户外活动量小,在卧床期间应及时的进行皮肤清洁,减少褥疮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的床铺要定期进行换洗,保持床铺整洁、干燥。④呼吸道舒适护理:患者常伴有肺循环能力差的状况,还会伴有哮喘及咳嗽,痰液及分泌物会堆积在体内无法排出,并加重患者的不适感[4],所以,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排痰。⑤心理舒适护理:患者常会有烦躁、抑郁等不良的心理,不良的心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及治疗。⑥饮食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鼓励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68例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5.67±9.20)分、(86.75±8.94)分、(87.20±8.17)分、(86.81±9.48)分,明显比对照组组更高,P值<0.05。

总而言之:对肺心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1] 徐晓春.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47-148.

[2] 施秀玲,韩光香,梁瑜等.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22-1524..

[3] 李春秀.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717-718.

[4] 刘秀.肺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 28(8):124-125.

R473.5

B

1671-8194(2017)20-0237-02

猜你喜欢

肺心病研究组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心理小测试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心理感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