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2017-01-16朱莹侠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骨科血栓下肢

朱莹侠

(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综合外科,辽宁 沈阳 110044)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朱莹侠

(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综合外科,辽宁 沈阳 110044)

目的探究分析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预防和护理的对照组(58例),与在行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我院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4例,占6.9%,患者满意度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21例,占36.21%,患者满意度82.76%,差异显著(P<0.05)。结论我院针对创伤骨科下肢的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和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与护理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是临床常见手术,但是,在围手术期及其容易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和预防,就可能会引起更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故此,对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探究分析具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选取于我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预防和护理的对照组(58例),与在行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我院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预防和护理的对照组(58例),与在行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我院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56.85±5.26)岁,骨折类型主要以股骨骨折和胫腓骨骨折为主。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6.62±5.48)岁,骨折类型同样以股骨骨折和胫腓骨骨折为主。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并密切的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且适当的展开对患者的使饮食控制和药物护理,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的及时通知医师。并对患者的患肢进行适当的按摩,提高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水平。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预防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我院综合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干预:a.患者住院后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患者的基础资料,并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b.对患者的展开术前心理指导,使得患者能够降低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详细的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手术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展示,提高患者的信心,提升手术的成功率。c.做好相应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适当的对的低分子肝素钙和血栓通等药物进行应用,在结合患者具体血压情况,适当的展开降压药物的应用,待患者血压稳定后,才可以展开手术[1]。d.还需要合理的对静力练习图册进行应用,进而增加患者的感官意识。借由互联网建立本院的护理订阅号,使得患者随时随地获得相关知识。⑤再由的巡回护士进行访视,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②术中护理干预:术中进行穿刺时,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对患者的血管内模造成不利影响,选择浅静脉滞留针,避免在统一位置多次进行穿刺。如果术中出现的红肿的情况,需要重新建立输液通道,术中还需要适当的增加术中气压泵治疗。手术期间,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手术的时间,并合理的对下肢止血带进行应用,操作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按压和粗暴的动作。③术后护理:保持病房的整齐和温暖,重视对患者的患肢保温,避免冷刺激对造成患者,并常规对患者的患者进行抬升和固定。如果患者的下肢由深静脉血栓或是的相关疾病,必禁止按摩。术后还需要密切的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进行观察,并重视对患者的饮食控制[2],再定期的展开对患者的肢体周径进行测量,且详细记录。④预防措施:我院针对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术前适当的对低分子肝素钙和口服利伐沙班等药物进行应用。构建5DVT专科护理小组使其可以有效的彩超室联合互动,并构建一级预警。术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术后,保护患者患肢温度,患者体位的控制。可以采用物理防护措施的方式,采用下肢静脉泵的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加压。如果患者的逐渐能够行走运动,需要每日对患者的运动量进行安排,保障患者的运动量。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对患者进行抗凝活血性药物进行应用,在定期的展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等指标进行监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告知医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3]。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4例,占6.9%,患者满意度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21例,占36.21%,患者满意度82.76%,差异显著(P<0.05)。且经过治疗好,所有患者均已康复出院。

3 结 论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具有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其中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手术时间、体位、温度刺激等因素。术中仰卧位可能会导致患者的静脉血流降低,再受到麻醉的影响,就可能会引起患者的静脉血管中出现血流淤积的情况,进而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术后由于患者下肢骨折,使得患者运动苦难,长期的处于卧床状态,也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另外,手术中的止血药物和输血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小板释放凝血因子,引起患者的静脉血流缓慢,引起患者深静脉的血栓。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健康干扰较大,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死亡的情况。针对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和预防对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具有的一定的抑制作用[4]。我院针对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已康复出院,且观察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4例,占6.9%,患者满意度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21例,占36.21%,患者满意度82.76%,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无缘针对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预防作用,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且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践。

[1] 马莉,陈艳玲.老年股骨骨折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39-240.

[2] 张爱东.股骨骨折患者80例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2):1353-1354.

[3] 罗敬.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28-730.

[4] 田洁.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37-38.

R473.6

B

1671-8194(2017)20-0236-02

猜你喜欢

骨科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