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室镜与脑室外引流术共同治疗脑室出血的价值

2017-01-16于晓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医治脑室引流术

于晓波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脑室镜与脑室外引流术共同治疗脑室出血的价值

于晓波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探讨脑室镜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共同医治脑室出血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4例为引流术组,脑室镜下施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3例为脑室镜组。为期1个月,评测两组病患血肿清除率、GOS评分、平均引流时间及GCS评分。结果经GOS、GCS评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神志均好转,相比引流术组,脑室镜组病患在躯体残疾改善幅度、感官认知的恢复、生活自立能力的加强、言语表达能力改观幅度较大,(P<0.05)。另外,脑室镜组血肿清除率大幅高于引流术组,不仅手术疗效更佳,引流用时方面脑室镜组也更佳快捷有效,(P<0.05)。结论脑室镜的应用,为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医治脑室出血的成效提供了飞跃性进展,是目前临床上医治脑室出血病死率较低,病患意识恢复大幅度转好,缩短手术用时,降低血肿量的可行方案。

脑室镜;GOS评分;脑室出血;GCS评分;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出血病灶多集中在脑室内或脑室络丛的脉络上,该病发病急,病因明确,后果严重,易促使脑积水、颅内高压及脑受损,部分病患有去脑强直、脑血管痉挛等病征[1]。对于脑室出血疾病,临床上通常选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近几年脑室镜的出现为该病医治提供新的技术支持,针对脑室镜参与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本院进行回阅性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回顾性取阅资料,择取127例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诊的脑室出血病例,依据病患自愿采纳的手术方式,从单纯实施脑室外引流术的病例中择取64例,分成引流术组;从在脑室镜下操作脑室外引流术的病例中选出63例,分成脑室镜组。引流术组均龄(52.4±8.7)岁,女男比25∶39;脑室镜组均龄(53.1±9.2)岁,女男比27∶36。入选病患皆对手术具有耐受性,年龄81岁以下,经CT检验确诊,无心肝肾等重大器变,病患信息完整。并剔除术前有颅腔手术史者,剔除有先天性重大病变者。两组基线信息可相匹配(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引流术组取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详细操控如下:参照颅脑CT找到靠近脑室额角的位置,方向与矢状面相平行,在冠状缝前25 mm处,再找到脑中线25 mm处,对准双耳假想连线实施穿刺,深度控制在52 mm左右。拔出针芯,置入脑室外引流管,疏导血性脑脊液外流,并使用注射器将残余脑脊液与难以导出的血凝块慢慢抽吸。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设置三通开关,在高于脑室12 mm的位置,将衔接的外引流设施挂于床上,保证引流通畅缓慢。

1.2.2 脑室镜下脑室外引流术:脑室镜组病患于全麻后,部分参考引流术组的操作方案。但首先,十字形切开硬脑膜:于前额中线,发际线后25 mm分别定点,划开30 mm刀口,打开20 mm内径的骨窗,置入脑室镜。然后,同样定位穿孔,打开冲洗通道,压力控制在0.98~1.47 kPa,如有活动性出血板块,采取电凝消解方式,逐步清除血肿,保证血肿壁不受损伤,预防新的出血点生成。术后与引流术组护理相同,留意两组病患神志与感染状况。

1.3 疗效观察:评测两组病患血肿清除率、GOS预后评分(由重到轻5分制)[2]、平均引流时间及GCS昏迷指数评分(由轻到重15分制)[3],以此评价两组综合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操作SPSS22.0统计系统,引入脑室出血病患数据,以t检验、χ2检验,如P<0.05,则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GOS评分的比较:经GOS评分统计,术前,脑室镜组(3.26± 0.27),引流术组(3.23±0.39);术后,脑室镜组(3.58±0.16),引流术组(3.34±0.12)。术前组间基础病情较为匹配(P>0.05);术后脑室镜组与引流术组在躯体残疾程度、生活自立能力上区别幅度大,脑室镜组病患比引流术组病患康愈效果更加确切,活动能力更强(P<0.05)。

2.2 组间GCS评分的比较:经GCS评测,术前,脑室镜组(11.28 ±0.54),引流术组(11.24±0.49);术后,脑室镜组(13.72± 0.61),引流术组(12.35±0.59)。组间术前病情区别细微(P>0.05);术后脑室镜组在运动能力、言语清晰度和自主睁眼状况上均比引流术组具优势,脑室镜组病患的认知功能强于引流术组(P<0.05)。

2.3 组间其他参数的比较:血肿清除率比对,脑室镜组41例(65.08%),引流术组17例(26.56%);平均引流用时,脑室镜组(4.8±1.3),引流术组(6.5±1.7)。相较引流术组,脑室镜组的操作更便捷,去血肿效果更好(P<0.05)。

3 结 论

脑室出血发病机制多为脑室壁血管破裂或脑室旁血管出血,导致脑脊液恶性循环,弥漫在脑室系统,增加了颅内压力,对脑组织造成压迫,同时,脑脊液中常含有促使脑血管痉挛的毒性红细胞,二者结合,酿成脑组织逐渐衰亡的后果[4]。病患常呈现为剧烈呕吐、头晕目眩,不可控制的出血,意识模糊等,致死致残率高,晚期表现为呼吸衰竭或脑疝。关于脑室出血的医治方式,临床上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单纯应用脑室外引流术,另一种基于此实施脑室镜。

脑室外引流术优点是操作便捷,封闭性较好,创伤小,对医院设施的要求较为宽泛,不受设备与场地影响,缺点是术野受限,术中操作具盲目性,容易伤害到周边完好的血管与组织,给病患酿成二次损伤[5]。

而在脑室镜下操作脑室外引流术则需要较大的手术开口,对医院设备实力有所要求,场地与设备受限,对医师素质要求较为严格,但脑室镜医治脑室出血的优势是术野确切,可绕角查看,不仅方便辨别各个结构组织,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术野死角,图像清晰,分辨率大[6]。同时,置入侧脑内的脑室镜还能够自由伸缩,窥视于外鞘之中,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侵害,降低对脑部其他血管的拉伸,从而预防了术中的再次伤害,器械伤害较小,改善了手术风险。另外,在脑室镜操作中,如遇到活动性出血,可直接有效施行电凝技术,加之准确的靶点定位,更能划分出健康部位与血肿区域的临界点。

针对脑室外引流术与脑室镜下操作的具体效果差异,医学界一直有所疑虑,本研究回阅性择取64例脑室外引流术的病患,归为引流术组,又择取与之人口、病征等基线信息相匹配的63例脑室镜下操纵的脑室外引流术病患,归为脑室镜组,通过术后去血肿的研究,GOS、GCS评分的比对,及引流时长计算,得知脑室镜组去血肿效果,引流时长,病患运动能力、认知状况及生活自立能力,病患整体精神面貌均较引流术组大幅改善(P<0.05)。

综上所述,脑室镜应用在脑室出血手术的脑室外引流术中,医治成效确切,不仅手术效果更佳,另外还对病患术后躯体运动、认知水平、生活健康有积极意义。但该手术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严格要求,对医院设施也有一定限制,建议各个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择取适宜的诊疗方案。

[1] 于剑,王庭忠,高飞,等.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 14(5):437-440.

[2] Saha A,Khan A,Islam K,et al.A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motor Component of GCS score on Admission and Glasgow Outcome scale Score at Discharge in head injure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J].Bangladesh Med J,2014, 40(2):41-46.

[3] 余永强,谷欣,刘毅君.GCS评分和止血药物使用时间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 4(13):199-201.

[4] 董广宇,兰周华,张清平,等.腰大池外引流在治疗重度脑室出血中的早期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6):39-40.

[5] 王斌,李明,吴中华,等.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在颅内压监测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 86-88.

[6] 吴中华,王斌,李明,等.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 (19):112-113.

R651.1

B

1671-8194(2017)20-0170-02

猜你喜欢

医治脑室引流术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分类医治
神奇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