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牧草栽培技术

2017-01-16库来夏哈孜依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豆科混播禾本科

库来夏·哈孜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草原站,新疆青河 836200)

林下牧草栽培技术

库来夏·哈孜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草原站,新疆青河 836200)

总结林下牧草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选择、整地、施底肥、林草结合适宜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镇压、草场管理、利用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林下牧草的种植。

林下牧草 牧草 种子处理 栽培技术

近年来,退耕还林的开展带来了丰富的林地资源。各地为了让退耕林地产生经济效益,解决林地前期见效慢、效益低的问题,大力发展林下种草养畜。但林下种草毕竟与大田种植、常规种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提高林下种植的效益,应选好地块、牧草品种,做好牧草种子的准备、牧草的播种等工作。

1 种植地选择

为获得牧草的高产,林下种植牧草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灌水条件较好和光热充足的地块。

2 精细整地

由于牧草种细小,发芽较慢,幼苗期生长发育缓慢,常因土块大,整地不平,以致土壤空隙大,土块压着种子。且因表土或干燥或渍水而影响出苗,更因杂草生长快被侵占而死亡。所以要在播前清除杂草及地下根茎。同时,将土壤整细整碎,以达到土面平整。

3 施底肥

施腐熟的农家肥15.0~22.5t/hm2,在犁地前将肥料均撒地面,犁翻入土。对缺少磷的土壤,应加施磷肥,以满足幼苗根系生长和土壤有益微生物的需要。施用磷肥,不仅能提高牧草的产量,而且利于后作的生长。又因牧草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欠佳,所以应根据土壤酸度酌施石灰。

4 林草结合适宜草种选择

林下牧草选择标准:一是要求牧草抗逆性强;二是要求牧草株高较矮,分枝与分蘖量比较大,叶片数量多,为多年生,能够覆盖地表;三是根系生长量大,植株青草期长;四是种子粒小;播种出苗率高;五是牧草营养丰富,木质化程度低,茎无刺,适口性好,耐刈割。六是根据食草动物种类选种。

5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5.1 浸种

浸种方法:豆科牧草种子10kg,加水15~20kg,浸12~16 h。禾本科牧草种子10kg,加水10~15kg,在水温15℃~17℃条件下,浸0.5~2.0d,每昼夜换水3~4次,浸后阴干。最好是风干,在种子下面铺1.5~2.0 cm厚的草以吸收水分,并每隔2~3 h翻动1次,这样能在0.5~2.0d内风干。

5.2 种子消毒

用40%福尔马林1份加水300份,浸种3~5 min,可以防治黑穗病的感染。如用药液匀喷种子堆,可以节省药2/3。对禾本科牧草种子,可用谷仁乐拌种,用100~150g拌种子100 kg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的0.3%。可以杀死多种病菌。

5.3 晒种

可将种子在日光下堆5~7cm,晒4~6d,每天翻动3~4次。如遇阴雨天,可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种子堆高5~7cm,每2~3h翻动1次,处理3d,也同样可以达到晒种的目的。

5.4 硬实处理

野生性:种子硬实较多,栽培的豆科牧草种子也都有硬实。如苜蓿种子硬实占10%~20%;三叶草占40%~50%;草木樨有的硬实可高达80%。播后发芽率较低,且发芽常不整齐。应将种子与砂混拌后揉擦,擦伤表皮。或用稀硫酸浸种30 min后,在清水中泡1 h或在流水中冲10~25 min。阴干后播种。

5.5 根瘤菌接种

按大粒、小粒种子分别用40、50 ml/kg的用量配置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胶液。同时称好丸衣粉剂(常用轻质碳酸钙、黏土),种子与丸衣粉剂的比例为1∶0.2~0.6。将种子倒入胶液内混合后,放入规定量的根瘤菌剂中,搅拌2~3 min。每1kg种子加15~20 g钼酸铵搅匀,再加丸衣粉剂搅拌成丸衣化种子,室内晾干。晾干后及时覆土,否则24 h后,有效根瘤菌数下降显著。

6 播种

6.1 单播播种方法

(1)单播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密集条播3种。

(2)播种深度。因种子大小、气候条件、土壤黏松、种子成熟度等而不同。一般在晴天可稍深、雨天稍浅;砂质土稍深,米土稍浅;种子较大、质量好、发芽力强的稍深,反之稍浅。又因豆科牧草系双子叶植物,出土时以2片叶子顶土;禾本科牧草系单子叶植物,以尖形的叶鞘顶士。所以,豆牧草出苗较难,应浅些。根据实践,在轻松土壤上播种深度以2~3 cm,黏土壤上播种深度以1.5~2.0 cm为宜。

(3)播量。随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种子品质、田间杂草、土壤肥力、整地情况、播种方法、播种深度、利用目的等而不同。在精耕细作的情况下,可按照各种牧草的理论将播种量增加1.0~1.5倍播种,以保证出苗密度。

6.2 混播

(1)混播的播种期。由于禾木科牧草比豆科牧草的生长速度快,如同期播种,常会压倒豆科牧草,所以应先播豆科、后播禾本科。如是秋播,因禾本科牧草的抗寒性比豆科牧草强,所以在秋播时更应先播豆科牧草,以减轻豆科牧草的冻害。

(2)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混合条播和隔行条播2种。牧草长势较一致的可以同期混合条播,否则应分期隔行条播。

(3)播种量。混播的播种量,一般要比单播的多40%~60%。若3种牧草混播,则2种同科的用种量为单播的35%~40%,而另一种为单播的50%~70%;若2种豆科和2种禾本科牧草混播,则每种为其单播用种量的30%~40%。

7 镇压

播后镇压,可以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增加产量。根据经验,镇压的可提早出苗6~10d。

8 加强管理

在牧草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管好水肥。一般优质牧草喜湿又怕水浸,所以一定要及时排灌水。牧草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此外,牧草对氮肥反应敏感,结合灌水施肥,可大大提高牧草的产草量和质量。出苗后,要施追肥1次。

9 合理利用

当牧草30~40cm时可进行第1次割草,割草要留一定高度,以后每隔20~30d收割1次。间隔时间太长,牧草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影响产草量。牧草鲜食营养价值最高,但当牧草生长量较大,使用不完时,可进行青贮、晒干,以在牧草生长淡季能为牲畜提供牧草。

库来夏·哈孜依(1979-),女,新疆阿勒泰人,本科学历,副高畜牧师,长期从事草原建设与优良牧草栽培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豆科混播禾本科
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与豆科牧草混播的生产性能研究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效应研究
混播草坪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科学家破解豆科植物幸存“密码”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中国豆科观赏乔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禾本科植物之王
青岛崂山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
花生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