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笼养蛋鸡疲劳症的诊治
2017-01-16李涌
李 涌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太原 030024)
现代笼养蛋鸡疲劳症的诊治
李 涌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太原 030024)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或笼养鸡软腿病,是指结构骨正常矿化作用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站立困难、骨骼变形和易发生骨折,软壳蛋增加,蛋的破损率增高。目前,骨质疏松症是现代笼养蛋鸡最重要的骨骼疾病。商品鸡群30%以上的骨折是由于骨脆性增加造成的。本病迄今只见发生于17~18周龄后笼养蛋鸡,20~50周龄鸡骨质疏松最严重。
笼养鸡 疲劳症
1 病因
现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笼养鸡所处的环境以及矿物质、电解质失去平衡、生理紊乱所致。
(1)生理性骨质疏松:高产蛋鸡的钙代谢率相当高,每产一只蛋约需2~3g钙,年产250~300只蛋的鸡形成蛋壳需要600~700g的纯钙,其中6o%由消化道吸收,40%来自骨骼。这就意味着在一个产蛋周期中。母鸡要消耗相当于体重2倍的碳酸钙,这本身就可引起生理性骨质疏松。伴随性成熟和雌激素水平的升高,结构骨形成过程转变为髓质骨的积累过程(18周龄左右在生殖激素刺激下,骨腔中开始形成髓骨,约占骨骼重量的72%,是一种供母鸡产蛋时调用的钙源,是钙的储备库),母鸡进入产蛋期后,结构骨重吸收(利用自身骨骼中的钙),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2)矿物质缺乏导致骨脆性提高:例如饲料中钙源不足,钙、磷比例不当,维生素D不足与脂肪缺乏,加之笼中饲养缺乏运动,可导致严重的骨质疏松。低钙和维生素D缺乏日粮可引起产蛋严重下降,而低磷仅产生轻度下降。
(3)运动缺乏:笼养蛋鸡活动受限制,骨强度明显降低。
(4)遗传:在产蛋最大化的选择压力作用下,选育骨质差的蛋鸡品种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病鸡两腿无力、站立困难,瘫倒在地,脱水,产蛋严重减少.软壳蛋增加,蛋的破损率增高。
3 病理变化
尸检可见腿、翼和胸骨骨折,易折断。胸骨变形,肋骨特征性向内弯曲(细小骨骨折所致)。卵巢退化,甲状旁腺肿大。皮质骨变薄,髓质骨减少。
4 诊断
根据以下几点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饲料钙、磷和维生素D含量的化验。
(1)发生于高产蛋鸡或产蛋高峰期。
(2)腿软无力,瘫痪;胸骨变形,长骨易于自发性骨折。
(3)胫骨和股骨疏松变脆及肋软骨处呈串珠状增生。
5 预防和治疗
5.1 预防
用营养调节的方法来防治骨质疏松症尚未取得成功,但营养不良会使本病加恶化。
(1)上笼时间不宜过早:应在17~18周龄,在此之前应实行平养,让其自由运动,以增强体质。上笼后经2~3周的适应过程,可以正常开产。鸡笼不应因为节省空间而过于狭小。一般为每笼3~4只,每只鸡占有的最小空间面积大约为450cm2(欧盟标准)。准养的尺寸一般可分为轻型鸡和中型鸡两种规格,中型鸡不适于轻型鸡笼。
(2)饲料中实际钙、磷含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维生素D要充足:产蛋前增加日粮钙的含量,形成强壮的骨皮质和足量的髓质骨可减少产蛋鸡疲劳。但增加钙质时间提前得太早又会抑制甲状旁腺的机能,开产前2周饲喂含钙2%~3%的专用预开产饲料,产蛋率达1%时,及时换用产蛋鸡饲料,产蛋率达5%~10%时换成产蛋高峰期饲料,建议将初产期鸡日粮的贝壳粉在每天下午单独撒在料槽中,或将产蛋鸡饲料中2/3的贝壳粉在下午饲喂。
(3)笼养高产蛋鸡高峰期日粮钙、磷应分别保持在3.5%和0.9%,可在下午5时每1000只鸡补喂3~5 kg大颗粒贝壳粉(钙源颗粒大于0.75mm),维生素D、含量要达3500IU/kg(以纯品计算)。炎热季节,每天下午按饲料消耗量的1%左右将粗颗粒钙均匀撒在饲槽中,既能提供足够的钙源,还能刺激鸡群的食欲,增进食量。
(4)制定配方要合理:依据产蛋的不同阶段及实际生产表现水平进行调整,使用合格原料,禁止使用劣质钙、磷源原料,如劣质的石粉、磷酸氢钙、骨粉、肉骨粉等。饲料中最好添加1%~3%的脂肪,防止使用霉变的原料,控制锰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5.2 治疗
将轻的病鸡挑出,移出笼外,单独饲养,补充骨粒或粗颗粒碳酸钙,一般可于4~7d恢复。有些停产的病鸡单独喂养,保证吃料饮水时,一般不超过1周即可自行恢复。对同群鸡(正常钙水平除外)饲料中添加20%~3%粗颗粒碳酸钙、2000IU维生素D3/ kg,经2~3周,鸡群的血钙水平就可上升到正常水平,发病率明显减少。钙耗尽的母鸡腿骨在3周后可完全再钙化。粗颗粒碳酸钙及维生素D3的补充需持续1个月左右。如果病情发现较晚,一般20d左右才能康复。
[1] 朱建录,刘淑梅,王平.浅谈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7,(2):50-51.
[2] 温美平.笼养蛋鸡疲劳症的原因及其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7(9):147-148.
[3] 贾修涵,金鑫,朱亚叶.笼养蛋鸡肠炎疲劳症的诊断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1,32(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