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7-01-16张颖
张 颖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张 颖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目的 探讨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显著降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其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提升幅度显著较高,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提升患者了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临床疗效
目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累及患者机体的各个系统,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能够达到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笔者就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入组的10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而确诊为糖尿病患。将入组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包含了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为(40.3±9.4)岁。5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2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2例。对照组50例患者,男33例,女17例,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为(41.4±8.7)岁。5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0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9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1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临床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的疾病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临床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其次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项疑问给予耐心的解答,使患者对糖尿病具有科学、客观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在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悲观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临床治疗[2]。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进行饮食控制,避免饥饿疗法导致患者出现营养失衡而使得患者病情加重。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科学、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用餐,不偏食、不挑食,做到平衡膳食。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并戒烟限酒[3]。③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游泳、散步扥合理的有氧运动进行锻炼。患者的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 h左右进行,运动频率宜保持在每周3~5次为宜,每次的运动量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确定,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并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延长运动时间[4]。④自我监测血糖的指导:首先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地使用血糖仪,护理人员采取示范与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在讲解的过程中,首先由护理人员亲自动手示范一遍给患者看,并且对血糖监测过程中需注意的各个要点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再让幻视自己动手进行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在一旁见监督、指导。指导患者患者在测血糖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指尖进行消毒,消毒时使用酒精棉签擦拭的方式进行。在消毒酒精干燥后,指导患者指端垂直向下绷紧皮肤,然后使用血糖针在指腹侧面部位进针,然后使用第一滴血进行血糖值的检测。叮嘱患者在进行血样采集的过程中,要掌握合适的针刺深度,尽可能的让血液通畅,不要进行过度挤压,避免由于挤压造成组织液渗出而影响到血糖检测的结果,且测定的血液量不少于3 μL。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规范的血糖监测时间,每日进行7次血糖监测,分别在每日的三餐前和三餐后2 h以及每日睡前。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在出院前能够熟练地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式,并且叮嘱患者一旦发现自己的血糖值出现较大的波动,或者是由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时,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
1.3 统计学方法:临床研究搜集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以(均数±方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进,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控制情况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8.86±1.05)和(17.32± 3.42);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8.91±1.12)和(18.15±3.29);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6.89±1.22)和(15.33±2.97);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7.41±1.89)和(16.82±3.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优32例,良10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为84.0%;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优18例,良16例,中10例,差6例,优良率为6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且并发症较多,易合并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配合实施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一种全面而具体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以满足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需求为核心,促使患者在良好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下接受临床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提升患者了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1] 燕妃.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86-1388.
[2] 高素红.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854-857.
[3] 张富叶.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 2012,11(3):43-45.
[4] 杨在莲.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2):4243-4244.
[5] 张建凤,汪星.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3):352-354.
R473.5
B
1671-8194(2017)01-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