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1-16回振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期
关键词:桡动脉病患经皮

回振宇

(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回振宇

(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究为冠心病患者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及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观察组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比较两组病患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后回复时间以及刺穿和手术成功率等相比,情况无明显不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患的表皮坏死、局部血肿、腰疼等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对冠心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引发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被推广。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冠心病;临床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它会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较为严重的病症,严重影响病患的身心健康[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更加多样,治疗效果也更加明显。本院进行了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及病患个人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136例病患,其中男性78例,女性58例,年龄在32~67岁,平均年龄为(51.2 ±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患有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4例;对照组有104例病患,其中男性62例,女性42例,年龄在34~65岁,平均年龄为(49.8±5.6)岁,其中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患有2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7例。两组病患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例及诊断标准。而且在疾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治疗方法

1.2.1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让患者保持平躺,在双侧的腹股沟位置进行消毒、铺巾等常规操作,选择患者右侧的股动脉进行穿刺[2]。在本次研究中,医师所选择的穿刺点均为股横纹下的2~3 cm、股动脉搏的正下方处。选用6FJL4和6FJR4导管在左右冠状动脉处依次造影,根据患者实际的疾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器械[3]。穿刺结束之后,在治疗处进行消毒包扎。

1.2.2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将其术侧手臂置于支板上,外展角度为30°。本次研究均选择右侧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点为横掌纹近侧的0.4~1.0 cm、桡动脉博最强处。对穿刺处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药品的选择与对照组相同。用21G的穿刺针,以40°的倾斜角度为准进行穿刺。确定将针穿透了桡动脉前后壁之后进行,实行撤针操作,在动脉出现血喷后,将穿刺针固定,导入钢丝,沿钢丝方向向内插入动脉扩张鞘,之后撤出钢丝[4]。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向内扩张鞘内注入适当剂量的卡因注射液、肝素、J型长导丝等保持患者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实现正常运作。治疗结束之后撤出动脉扩张鞘,用无菌纱布包扎刺穿处,压迫5~8 h。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基本治疗情况,以及血肿、感染、表皮坏死、腰疼等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为冠心病患者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文中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本次研究为对照组104例病患予以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治疗成功的有100例,治疗失败的有4例,治疗的成功率为96.15%;为观察组病患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进行治疗,其中治疗成功的有133例,治疗失败的有3例,治疗的总成功率为97.79%。通过计算可知,χ2=0.56,P=0.15>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中有22例出现了局部感染、局部血肿、腰痛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发症的概率为21.15%;观察组中有10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概率为7.35%;通过计算可知χ2=9.71,P=0.01<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它对发病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该疾病的并发原因较多,高血压、超重、高血糖等都可能诱发冠心病,同时,它所产生的并发疾病比如炎症、栓塞等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终身的后遗症甚至是死亡。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无症状心肌缺血,也称为隐匿性冠心病;二是心绞痛;三是心肌梗死;四是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针对这些疾病的不同情况,冠心病的治疗也应该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逐渐增加,在政策支持和医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传统的冠心病治疗方式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良与进步。

介入诊疗技术是常用的冠心病治疗方式,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5]。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这种治疗方式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弊端。比如,经过本组研究可知,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都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但是通过术后观察可知,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发生局部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较大,这会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产生严重的影响,延长患者的治愈时间,严重时可能面临重新治疗的风险。

相比之下,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的治疗安全性高出许多,患者在结束治疗之后,出现术后疼痛、感染的较少,治疗穿刺的成功率较高,在手术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更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一点与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是相互契合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进行完美的配合,操作医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灶病因以及具体的疾病表现形式,根据这些基本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器械和治疗药物,在手术完成之后,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做好消毒包扎等细节方面的处理工作,术后对包扎方式和实践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一定要按照规范严格的执行操作细则,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等问题,对手术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较高,在手术完成之后,所引发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表明其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1] 韩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508.

[2] 李莹.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2):53-54.

[3] 朱晓东,郭施勉,杜曼,等.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4):44-45.

[4] 李莹.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78-80.

[5] 庞霁娟,江珉,温文韬,等.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82-883.

R541.4

B

1671-8194(2017)01-0054-02

猜你喜欢

桡动脉病患经皮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