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7-01-16任红玲于宏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冠心病研究组

任红玲 刘 峰 于宏亮

(驻马店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任红玲 刘 峰 于宏亮

(驻马店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应于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实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记录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为(18.27±3.34)μmol/L、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为(11.79±1.55)μmol/L(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13.66±2.34)μmol/L较之前[(18.27±3.34)μmol/L]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冠心病诊断依据,根据治疗前后Hcy水平变化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1]。本文为提高冠心病诊治效果,特于2015年1~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2例),探讨冠心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2例患者(研究组)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4~81岁、平均(67.82±1.28)岁。另选取同期前来我院实施体检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3~82岁、平均(67.75±1.34)岁。研究组、对照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显著、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研究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排除冠心病患者;②排除存在其他心、肾、脑血管疾病者;③排除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④于本次研究前1个月内未服用B族维生素、也算、降脂、利尿、抗凝等可能影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药物;⑤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者;⑥排除精神类疾病者;⑦排除恶性肿瘤患者;⑧排除免疫系统疾病者;⑨排除处于生理特殊时期女性人群(妊娠、哺乳、产褥等);⑩对本次研究所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

1.2.2 检测方法:检测前24 h禁止食用高脂食物、禁饮酒,常规禁食12 h后于清晨空腹抽取待检者3 mL静脉血液(肘静脉)作为本次检验样本,经有效离心后分离血清,利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方法选用荧光偏振法。应注意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应于治疗前、后均实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记录研究组、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的Excel表中,经SPSS.19(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9.0)统计学软件实施相应分析,本文中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均属于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当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对比:研究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为(18.27±3.34)μmol/L、对照组健康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为(11.79±1.55)μmol/L,两组数据对比P<0.05,提示研究组(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2.2 组内对比:研究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13.66±2.34)μmol/L较之前[(18.27±3.34)μmol/L]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数据对比P<0.05。

3 讨 论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机体内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属于半胱氨酸同系物[2]。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如下:①Hcy对血小板激活、血液凝固过程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随之增加,提高血栓形成概率;②使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形成血栓[3];③对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增加血栓素A2合成量,而血栓素A2可起到促血小板凝集、收缩血管等作用,最终将加重冠心病病情;④对凝血因子(Ⅴ、Ⅹ等)生物活性起到加强作用,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抗血栓形成因子(Ⅲ、Ⅶ等)活性随之降低,最终将抑制纤溶物质功效;⑤Hcy通过氧化(自发性)形成过氧化氢、超氧化物,其上升物质可损伤内皮细胞从而连续性收缩血管平滑肌,机体因缺氧状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有学者提出,通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并掌握患者疗效提供可靠依据[4]。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该组经相应临床治疗后其血清Hcy水平则较之前显著降低,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5]。

综上所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冠心病诊断依据,根据治疗前后Hcy水平变化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1] 张化勇,杨帆,魏经汉,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1):46-48.

[2] 孙飞,马向红,李广平,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69-1471.

[3] 郑利平,李生.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的水平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 (2):405-406.

[4] 张琛涛,莫新玲.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35-1037.

[5] 牛红梅,赵民建.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3,34(24):3764-3765.

R541.4

B

1671-8194(2017)20-0071-01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冠心病研究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