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7-01-16李文忠
李文忠
(兰田瑶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灵川 541216)
农村散养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李文忠
(兰田瑶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灵川 541216)
养鸡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几乎家家都养,养鸡仍以散养为主,饲养数量不统一,规模多在20~30只,饲养的目的其一是自己食用方便,其二增加收入。散养鸡饲养周期长,肉质品质较高,饲养成本低,但是农户饲养管理水平较差及防疫水平跟不上,死亡率较高,尤其在雌鸡饲养阶段,为了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促进农户养鸡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总结如下:
1 成活率低的原因
(1)防治水平跟不上
①防疫意识差在养鸡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疫病,因疫病引起死亡较多的是新城疫、白痢、禽霍乱、球虫病等,而预防疫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接种,散养户因饲养数量少对免疫接种不够重视,很多散养户从雌鸡到成年鸡就从不注射疫苗。
②治疗水平低散养户不同于专业养殖户,没有经验也没经过专业技术培训,遇到疾病滥用、乱用药品现象普遍,不但没有达到治疗目的,还会提高死亡率,提高饲养成本。
(2)饲养管理水平较低
①散养鸡作为生活中的附带生产,不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养殖投入较低,投入时间、精力有限,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抱着养大多少算多少的心理。
②环境卫生差散养场地卫生条件差,没有专用的鸡舍,鸡舍简陋、潮湿、脏乱,夏不凉冬不暖。消毒意识不强,对消毒重要性不重视,消毒不勤,多数养殖户甚至一年四季不消毒,这也是疾病暴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在农村露天粪池,鱼塘,水沟等淹死鸡是死亡的一个原因,同时农村特别是山区老鼠、黄鼠狼、狗等咬死又是死亡一个原因。
(4)死亡鸡的处理不当,国家规定病死鸡必须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在农村露天粪池、鱼塘、水沟等经常可见腐烂的死鸡,死鸡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不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同时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2 改进措施
(1)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入村、入户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督促农户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喂,对鸡舍要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①提高雌鸡的成活率,圈养为主,减少外放。雌鸡管理方法如下:
②饮水及开食:入舍半小时后开始饮水(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饮水3~4h后开喂小鸡料。20~26日后逐渐将小鸡料换成中鸡料,同时添喂10%~40%谷、麦、糠麸类等粗饲料,添加比例需由少到多逐步增加。
③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④断啄:雏鸡从5日龄开始出现相互啄羽、啄肛等不良的啄癖行为,到50日龄更甚。一般在10~15日龄间对雏鸡应进行第一次断啄,50~60日龄进行第二次断啄。断啄可用剪刀或烙铁按一定的比例断其雉鸡的上啄尖。公鸡要比母鸡稍留长一点,母鸡断啄的长度为啄尖至鼻孔下边缘的1/2,公鸡为1/3。
⑤参考免疫程序:7日龄新支二联苗2头份/只滴鼻或滴眼;11~12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2头份/只饮水免疫;14~16日龄禽流感疫苗0.3ml/只颈部皮下注射;31~33日龄新城疫2头份/只肌肉注射。遇阴雨天还要注意禽霍乱、球虫病的发生。
⑥消毒:每隔7d,带鸡消毒及舍外消毒一次。
⑦驱虫:相隔20~30d驱虫一次。
(3)月龄鸡散养在天气较暖和的时候进行散放,放养地点在鸡舍周边不宜太远,也可以在树林或者果园放养,圈栏放养为佳,刮风下雨前应该及时将鸡关回鸡舍,放养鸡应该还要注意黄鼠狼、狗、蛇等的侵害。
(4)病死鸡只不易随处乱丢,必需深埋处理。
[1] 何添源.农户散养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广西畜牧兽医,2003,19(6):255-256.
[2] 刘益平.农户散养鸡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种养,2006,(1):32-33.
[3] 陈萍,丁岚,张永德,等.农村散养鸡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禽业导刊,2006,(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