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2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7-01-16鑫官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骨髓瘤大肠癌多发性

王 鑫官 杰*

(1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IL-2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 鑫1官 杰2*

(1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IL-23是主要由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能促进CD4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可以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共刺激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L-23参与许多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本文主要综述IL-23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肿瘤

1 IL-23分子概述

IL-23属于IL-12家族,是由P40和P19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其受体由IL-12Rβ1和IL-23R构成,IL-12Rβ1可与Jak家族成员Tyk2结合,IL-23R可与Jak2结合。IL-23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导致下游Jaks的激活,并磷酸化受体胞内区的stat3结合位点,stat3分子以二聚体的形式聚集,再由Jaks将其磷酸化,磷酸化的stats二聚体入核,诱导下游靶基因的转录[1-3],可以对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并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4]。

2 IL-23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微环境对于肿瘤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异常的炎症环境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已有许多实验证实IL-23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多种类型的肿瘤微环境中广泛表达[5]。

2.1 IL-23与多发性骨髓瘤:张莉[7]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L-23蛋白水平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而且都明显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低与疾病的分期、恶性程度、细胞类型及增殖活动程度相关。提示IL-23也可成为该疾病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邢恋[8]等实验证明: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L-17及IL-23均明显增高,并与Treg细胞水平呈负相关。这说明骨髓瘤患者本身受到抗原刺激后,可以促使Th17细胞产生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的IL-17及IL-23,打破Treg/Th17的平衡,IL-23与Treg共同推动骨髓瘤患者体内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2.2 IL-23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吴诗[9]实验证明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相比癌旁组织IL-23转录水平明显增高,说明IL-23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IL-23的刺激下,食管癌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质颜色变浅、核变大、染色质聚集、副染色质明显、核仁消失,食管癌细胞的形态趋向成熟分化。韩国虎[10]等实验表明食管癌组织中IL-23通过激活P13K/AKT信号通路上调C-Myc与EMT相关蛋白如Snail1、Slug的表达,导致细胞上皮标志E-钙黏蛋白丢失和间质标志波形蛋白获得的ENT改变,从而增强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及后续转移的发生,提示IL-23可作为肿瘤转移发生的潜在指标。

2.3 IL-23与肝癌:刘永浩[11]等实验通过小鼠肝细胞肝癌细胞系-IL-23与对照小鼠肝细胞肝癌细胞系-Vector的对比,发现前者细胞增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体外直接给予重组小鼠IL-23也得到类似结果。此外,IL-23还可以影响肝癌细胞周期,研究发现当肝癌细胞表达IL-23之后,细胞周期中的G2期和S期都有明显的增加,但G1却显著的减少。通过划痕实验证明IL-23可明显促进小鼠肝细胞肝癌细胞系肝癌细胞的迁移作用,通过Transwell实验也证明IL-23可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趋势。这些都证明了IL-23可直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4 IL-23与宫颈癌:高俊[11]等实验证明无论是血清或是子宫颈分泌物中的IL-23A和IL-17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都有明显增高且IL-23A与IL-17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此实验还证明子宫颈癌患者血清IL-23A、IL-17A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年龄越大,IL-17A和IL-23A表达越高,从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子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IL-23A和IL-17A的表达也是增高的,其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相关。研究结果提示,IL-23A和IL-17A可作为早期预测子宫颈病变的指标。

2.5 IL-23与肠癌:实验证明IL-23在人类和动物模型的大肠癌组织都出现明显高表达,证明IL-23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4]。Lan[15]等实验证明IL-23的表达在大肠癌组织相比于正常组织是逐渐增加的,IL-23A的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组织的表达中比在正常大肠组织中增高。表明IL-23/IL-23R不仅可能直接影响肿瘤细胞,而且还可以调节它们的生长和局部的免疫过程。

3 展 望

大量研究表明IL-23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恢复有关。例如IL-23可能对大肠癌术后的营养不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6]。关于抑制IL-17/IL-23轴信号通路的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IL-23是一个尚未完全认识的细胞因子,它的作用也不是完全清楚,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

[1] 冯刚,高忠,李辉,等.IL-23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960-963.

[2] Kom T,Betteiii E,Oukka M,et al.IL-17 and Th17 cells[J].Annu R EV Immunol,2009,27:485-517.

[3] Di Cesare A,Meglio PD,Nestle FO.The IL-23/Th17 Axis i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J].Invest Dermatol,2009,129(6): 1339-1350.

[4] Oppmann B,Lesley R,Blom B,et al.Novel pl19 protein engages IL-12P40 to form a cytokine,IL-23,with biological activities simi-lar as well as distinct from IL-12[J].Immunity,2000,13(5):715-725.

[5] 洪娟,汪兴洪.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6):705-709.

[6] Piskin G,Sylva-steenland RM,Bos JD,et al.In vitor and in situ expression of IL-23 by keratinocytes in healthy skin and psori and psoriasis lesions:enhanced expression in psoriatic skin [J].J Immunol,2006,176(3):1908-1915.

[7] 张莉.IL-23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1.

[8] 邢恋,夏瑞祥.调节性T细胞及IL-17 IL-23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及疗效评估的意义[J].安徽医学,2016,37(4):414-416.

[9] 吴诗,蒋茜,尹越,等.IL-2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抑制食管癌细胞核因子κB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2): 248-250.

[10] 韩国虎,刘申吒,李巍,等.IL-23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3(2):102-107.

[11] 刘永浩,宋媛,雷蕾,等.IL-23促进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J].免疫学杂志,2015,31(8):645-650.

[12] 高俊,李艳琴,刘兮,等.IL-23A和IL-17A在CIN及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2016,31(2):157-162.

[13] Gnivennikov SI,Wang K,Mucida D,et al.Adenoma-linked barrier defects and microbial products drive IL-23/IL-17-mediated tumour growth[J].Nature,2012,491(7423):254-258.

[14] Lan F,Zhang L,Wu J,et al.IL-23/IL-23R:potential mediator of intestinal tumor progression form adenomatous polyps to colorecta carcinoma[J].Int J Colorectal Dis,2011,26(12):1511-1518.

[15] 周喜云.大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IL-18和IL-23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40-4341.

R73

A

1671-8194(2017)20-0029-02

*通讯作者:E-mail: guanjie1225@163.com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大肠癌多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miRNA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