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检疫兽医动物

高 君

(重庆市南岸区农委,重庆 400060)

浅析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 君

(重庆市南岸区农委,重庆 400060)

动物检疫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畜牧业兽医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存在着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不完善、人员老龄化、结构不合理、检疫手段单一、规范化程度欠缺等问题,已成为高效保质的完成动物检疫工作的瓶颈。因此,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各级主管部门和政府首要任务。

动物检疫 规范化进程 检疫方法 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动物检疫工作作为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和动物防疫技术措施,在保障肉食品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加大了兽医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步完善了检疫制度、规范了检疫程序,工作效果逐年凸显,但诸多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目前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做一浅谈,希望对此项工作的推动提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人员体系不平衡。自2005年兽医体制自上而下进行了改革,兽医地位得以提升,人员也有所增加。但很多地区的机构改革并不到位,尤其是一些畜牧行业欠发达的区市县,畜牧相关行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受编制、经费的影响,兽医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未在实质上得以补充和增强,人员配置尤显不足,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必须依托协检员来完成检疫任务,这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相吻合,为发生畜产品安全事件后责任倒查埋下隐患[1]。

(2)专业素质较低。动物的产地检疫规程、屠宰检疫规程均涉及几十余种,病种繁多,要求检疫人员具备较强的临床专业鉴别技能[2]。而我国的基层检疫工作起步较晚,检疫队伍当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员是相关专业出身,并且目前的工作主体老龄化严重,新进人员不足,或更新的专业人员并未充实到实际岗位。加上基层从事检疫工作的官方兽医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知识更新较为缓慢,对法律学习掌握不够,对动物卫生监督重要性认识也有不足之处,从而使监督队伍的整体运行机制不完善,影响了监督执法力度。

(3)检疫手段单一。《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出具标示着某一动物及其产品经检疫合格,不具备农业部规定的应检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但目前检疫手段单一,尤其是产品检疫不能达到“全检”,虽然少数省市对个别病种实行了基于检测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的产地检疫制度,但多数省市尤其是畜牧业欠发达的市区县的检疫手段还主要依托于临床检查、强制免疫情况;动物产品的检疫更是主要依托于肉眼、感官进行检查,这不仅在畜产品安全上存在隐患,还给出具检疫证明的官方兽医带来职业风险。

(4)精细化度欠缺。尽管国家在出证的形式上已逐步规范,但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出证不统一,虽然目前A证基本实现了全机打,但在格式上不一致,如是否具有二维码、二维码能否扫描信息、扫描信息不详实;二是备注不全面,大家畜基本实现一个畜种一个证,但小家畜、家禽多为个品种一张证但又未明确种类、数量;三是大票分销,一批家禽分销多个经营户,未经分销换票,多家经营户公用一张检疫合格证。这些都为后续的监督监管带来了难度,也为动物疫情带来了防控风险。

(5)职能交叉不清。近几年,相关部门职能职责的调整后,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监管上实行分段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动物防疫法》没有及时修订,行业基本法没有与时俱进,使得兽医部门和食药监部门之间在市场流通环节和冻库贮藏环节的监管矛盾日益突出,形成了“扯不断、理还乱”的现状,造成后续监管不到位,为畜产品安全带来了人为风险。

2 工作建议

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检疫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1)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执法力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明确告知养殖场(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广大市民了解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取得支持和理解。同时要进一步规范检疫、严格执法,尤其是提高行政处罚的执行力,彰显法律法规的震慑力,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漏检或避检行为的发生,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改革。首先,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畜牧兽医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增强对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能力,完善乡、镇、村级防疫服务队伍。另外,按照现有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量,应保证人员配备,按照工作重心的不同进行编制增设,及时补充专业技术力量,并保证人员在岗,防止年龄断层、专业人人才流失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疫工作高质保量地完成。

(3)加强体系建设,完善检疫设施。一是建议结合检疫实际,引进一批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准确、经济实惠的检测设施,加强基层检疫人员的培训,做好技术更新和知识储备,逐步改变当前检疫手段单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二是同时全国进一步全面推行“二维码”制度,规范检疫票证的基本格式和信息规范,便于执法人员验明真伪并及时溯源管理。三是全力推行痕迹化管理机制,从检疫申报、现场检疫、检疫结论均实行电子化管理,记录信息应更加详尽,应收录检疫图片或影像资料,这样不仅会避免“隔山开证”情况,也会给检疫工作人员更好地职业保护。

(4)完善法律法规,扫除监管空白。时代发展迅速,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因此应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能职责,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解决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基层推诿扯皮的现象,扫除监管空白,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1] 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畜牧兽医,2010,32(5):17-18.

猜你喜欢

检疫兽医动物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