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隆子县黄牛改良产业发展新举措

2017-01-16白玛坚才欧珠措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农牧局黄牛改良办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种牛技术员黄牛

文│白玛坚才 欧珠措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农牧局黄牛改良办)

翟新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技与推广

西藏隆子县黄牛改良产业发展新举措

文│白玛坚才 欧珠措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农牧局黄牛改良办)

翟新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奶牛养殖业已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是农牧民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黄牛改良是有效改善传统黄牛质量,提升传统黄牛整体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有效优化种群结果、提升种群整体水平的具体措施,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奶源基地,是实现隆子县奶业发展的基础。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当前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作用凸显,使黄牛改良特色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息息相关。隆子县黄牛改良成绩卓越,影响面广,被西藏自治区确立为“全区黄牛改良种源基地县”,在全区黄牛改良行业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和技术领先水平,对促进隆子县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群众增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相关背景

隆子县黄牛改良起步早,发展快,历程艰辛,成果取之不易,在西藏自治区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是促进隆子县经济持续增长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多次得到山南市委领导的嘉奖和赞许,是市委重点扶持的对象,历届隆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牛改良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投入力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隆子县黄牛改良蓬勃展。隆子县黄牛改良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在充分肯定前人努力的成果和黄牛改良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隆子县黄牛改良发展进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和隐患的显现,不得不引发隆子县每一位牧业工作者深思: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隆子县今后的黄牛改良项目建设应该走怎样的道路?是继续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还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积极改变现有经营理念,努力探索有利于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不断发展前进的新思路、新办法?本文将立足于隆子县黄牛改良现状,深入挖掘隆子县黄牛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风险,积极努力探索思考隆子县黄牛改良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隆子县黄牛改良发展的总体情况

隆子县黄牛改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隆子县开始黄牛改良项目实施初期实践探索。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在黄牛改良技术员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得到不断发展。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改良牛品质不断提升,政府在黄牛改良项目中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隆子县黄牛改良点覆盖面逐步扩大,黄牛改良技术员数量不断增多,隆子县改良牛在自治区的影响面越来越广。

第四阶段:从2001年到2007年,是隆子县黄牛改良特色产业形成阶段。这一阶段,隆子县黄牛改良成果不断得到市委的肯定,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名气不断扩大,开始吸引农牧民参与到黄牛改良队伍中来。成立了奶牛专业合作社,专门帮助指导农牧民饲养、出售改良牛,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拓展了农牧民饲养改良牛销售渠道,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逐步带动全县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被自治区确立为“全区黄牛改良种源基地县”。

第五阶段:2008年至今,隆子县黄牛改良特色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不断完善,政府对黄牛改良特色产业建设投入力度空前增大,黄牛改良配种点持续增多,达到43个;黄牛改良配种技术员数量不断增加,队伍不断壮大,达到74名;改良牛存栏数量不断增多,达到15132头;适龄母畜的数量不断充实,达到8132头;改良牛出售的数量不断加大,年均达到1000头;带动群众增收不断提高,户年均增收达到2800元;黄牛改良项目在农牧业生产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贡献不断加大,占到农牧经济收入总量的32%以上。

三、黄牛改良现状

1.隆子县黄牛改良技术力量和设施情况。隆子县安排了一名中级畜牧师专职负责全县黄牛改良工作的落实和各黄牛改良点技术指导服务。兽防站负责落实各黄牛改良点消毒、防疫、驱虫、疾病治疗等工作。目前,全县已经建成黄牛改良点43个,黄牛改良配种技术员74余名,每个黄牛改良点配备了液氮罐、输精枪、显微镜、内窥镜、医用棉花、医用手套、工作服等黄牛改良必需设备及酒精、碘伏、青霉素等消毒、消炎药品。

2.隆子县黄牛改良取得的成果。截至目前,隆子县改良黄牛存栏量达到15132头,其中适龄母畜8132头,黄牛改良区域改良率达到90%,覆盖了全县5个乡镇5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隆子镇实现整乡推进,改良率100%,黄牛改良辐射区域带动了一大批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走向小康富裕之路。2016年,落实黄牛改良任务7400头,实际完成冻配7408头,复配199头,复配率2.7%,黄牛改良冻配指标完成率100%,怀胎6364头,怀胎率86%。累计完成人工种草51991.7亩,其中退耕种草4865亩、庭院种草3297亩、连片种草438297.5亩。2016年实现人工种草2800亩,基本保证了每头改良牛占有3亩以上的人工种草,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提高了改良牛的膘情。调用冻精17289支,液氮2700升,2016年新增黄牛改良点2个,新增黄牛改良配种技术员4名。全县年平均出售改良黄牛1500头。

3.隆子县黄牛改良经济效益。

自2012年以来,隆子县累计出售改良黄牛10630头,创收6872.4万元,其中2017年出售2220头,创收1534.9万元,人均创收7000元左右。项目区黄牛改良收入占整个农牧民经济总收入的35%以上。2012年至今,累计举办黄牛改良专项培训15期,受益农牧民2100人次,累计下派1500人次黄牛改良技术人员走村入户,帮助指导群众发展改良黄牛养殖。目前,全县黄牛改良专业养殖户发展到了50余户,建立改良牛养殖小区和奶源基地各1个。

四、问题分析

1.部分农牧民认识深度不够。部分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原始落后的农耕时代,思想没有得到进一步解放,没有融入利用科学技术致富的社会生产发展大潮流中来,没有深刻领会到黄牛改良的重要意义,没有看到黄牛改良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黄牛改良比较被动,参与程度不高。

2.母牛和犊牛饲料配方不科学。隆子县母牛和犊牛饲料配方不科学,不能满足不同生理阶段改良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母牛和新生犊牛缺乏科学合理的饲料营养配方,现有饲料配方标准不能满足不同生理阶段改良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和犊牛成活率的提高。

3.人工种草力度仍然不够。隆子县人工种草力度仍然不够,现有草场产草量不能满足黄牛改良实际饲草需求。黄牛改良指标重,改良牛存栏数量多,每年落实人工种草2500亩,部分草场鼠害严重,产草质量不高,草业生产量低,又缺少草场鼠害防治专业技术指导,人工草场产草总量不能满足改良牛对饲草的需求。

4.黄牛改良管理制度不健全。隆子县黄牛改良管理制度不健全,改良牛出售市场秩序混乱,迄今为止还没有制定出台专门的改良牛销售管理制度、种牛买卖管理办法、基础母牛管理办法、改良牛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改良牛销售市场秩序混乱,部分不法商贩不按照相关法律制度合法收购、买卖改良黄牛,利用群众缺乏法律知识和常识的弱点,随意收售基础母牛,导致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基础母牛急剧减少,现有基础母牛品质降低等不良现象,不利于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长期发展。

5.畜群结构不合理。隆子县存栏改良牛的品质不一,部分种牛精液质量不达标,基础母牛受胎率和怀胎率不高,严重降低了种牛整体质量和配种成功率,不利于优良种群的形成,隆子县黄牛改良在短期内难以有质的提升。

6.黄牛改良专业技术人才缺失。

隆子县黄牛改良专业技术人才缺失,不利于隆子县黄牛改良技术创新和新品系的培育。目前,黄牛改良配种点多,隆子县仅有2名在编兽医师负责黄牛改良,工作强度非常大。黄牛改良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不利于开展对配种点配种技术员的技术指导服务,导致黄牛改良配种员技术不熟练、水平不过关。作为一个种源基地县,不利于黄牛改良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更不利于黄牛改良技术上的创新。

7.黄牛改良产业链建设不完善。

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以出售改良牛为主要创收途径,项目增收方式单纯,虽然奶源基地的建成有利于促进隆子县黄牛改良产业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奶源基地奶制品加工技术还不成熟,处于初期试验探索阶段。黄牛改良产业链的不完善,不利于隆子县黄牛改良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

8.缺少横交固定技术人才。

2010年,隆子县决定在黄牛改良项目中启动横交固定技术,以提高隆子县改良牛品质,扩大改良牛种群数量。但遗憾的是,7年来,由于缺少掌握横交固定技术的技术人才,缺乏横胶交固定技术指导。横交固定没有落实到位,严重影响隆子县黄牛改良核心技术的发展和掌控,横交固定技术在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中的应用一直没有实施,严重推迟了隆子县黄牛改良进程,长期下去,不利用隆子县黄牛改良核心技术的掌控和新技术的发展传承。

9.黄牛改良产业发展理念不先进。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发展思维比较传统,黄牛改良产业发展理念不先进。黄牛改良发展思路陈旧保守,故步自封,没有借鉴区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关起门来搞产业,仍旧是以区内县市出售改良牛、种牛,出售奶渣、酥油为主,以完成市委下达的冻配指标为任务。发展思路陈旧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和区外先进技术接轨,没有充分发掘黄牛改良种源基地的潜力和经济价值,种源基地县的作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黄牛改良发展思路陈旧落后,不利于和其他品种改良牛在种牛市场中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10.黄牛改良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发展道路。隆子县黄牛改良产业发展仍旧是以扶持散户养殖为主,没有建立专门的改良牛养殖场,没有形成黄牛改良规模化养殖发展思路,不利于促进隆子县黄牛改良产业发展的壮大。

11.黄牛改良专业技术员工资待遇不高。黄牛改良专业技术员工资待遇低,不利于黄牛改良配种工作的高效开展。黄牛改良是一项艰苦的技术工作,对专业技术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都很高,优越的工资待遇是激发专业技术员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的催化剂。目前隆子县黄牛改良指标重,工资待遇低,专业技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五、发展新举措

1.加大黄牛改良宣传力度,加深农牧民对黄牛改良的认识深度,积极引导更多的农牧民加入到黄牛改良项目中来,进一步提升黄牛改良项目覆盖范围。农牧部门和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黄牛改良宣传力度,深入宣传黄牛改良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因开展黄牛改良而脱贫致富的典型,通过真实事例积极引导更多农牧民参与到黄牛改良中来,带动更多的困难户脱贫致富,进一步提升黄牛改良项目辐射范围,促进黄牛改良项目建设的整县推进。

2.结合改良牛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合理配制改良牛饲料。不同生理阶段改良牛对饲料营养成分和比例要求不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更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妊娠母牛腹中胎儿的健康及产奶需求,减少犊牛死亡和母牛难产的发生,提升改良牛的品质。

3.继续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提高草场产草量,确保改良牛饲草需求。黄牛改良项目稳步推进的首要条件是坚持草业先行,要不断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提高人工种草的质量,加强草场鼠害和病虫害的防治,提高草场饲草质量和产草量,充分确保黄牛改良项目建设饲草需求。

4.建立完善黄牛改良交易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改良牛市场交易秩序,及时颁布出台改良牛交易出售管理等相关制度措施,严禁非法出售基础母牛,严惩非法商贩,保障黄牛改良项目基础母牛基数,规范改良牛市场交易秩序,倡导法制、文明的改良牛交易风气,巩固隆子县黄牛改良发展成果。

5.调整改良牛畜群结构,不断提升改良牛品质。进一步加强良种繁育,通过出售、短期育肥等方式淘汰劣质牛,减少劣质牛的数量,优化改良牛种群质量,缓解草畜矛盾,提高改良牛品质。

6.加大黄牛改良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提高隆子县黄牛改良技术创新。抓紧落实黄牛改良新品系的培育技术人才是黄牛改良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促进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发展前进的核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黄牛改良专业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改善隆子县黄牛改良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局面,不断充实黄牛改良技术力量,加强黄牛改良技术队伍建设,抓紧落实黄牛改良新品系的培育,改革创新现有黄牛改良技术,促进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7.完善黄牛改良产业链建设,促进黄牛改良事业多元化发展。建立完善的黄牛改良产业链,是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和农牧业经济增长的有力措施。拓宽黄牛改良产业链,有利于隆子县黄牛改良发展和区外接轨,促进隆子县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8.引进黄牛改良横交固定技术人才,抓紧落实隆子县黄牛改良项目。尽早落实横交固定技术在黄牛改良项目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改良牛的品质,扩大优质改良牛的种群数量,培育更加优秀的新品系,建立改良牛遗传系谱,提供优质种牛冻精出售,促进隆子县掌握黄牛改良核心前沿技术和黄牛改良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创新黄牛改良项目经营理念,充分发挥黄牛改良种源基地的效能作用。创新黄牛改良项目经营理念,积极和区外先进的种牛繁殖技术接轨,是确保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外在动力。隆子县要进一步改善种牛出售方式,探索由出售改良种牛逐步发展为出售种牛精液,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精液替代种牛出售,还便于运输管理和疫病的防控,增加种牛的销售数量,方便和区外先进的种牛生产机构做技术交流和业务往来。

10.建立专门的改良牛养殖场,推进隆子县黄牛改良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推动隆子县黄牛改良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就必须摆脱散养发展模式,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建立专门的改良牛养殖场,规范养殖场管理制度,扩大养殖规模,形成完善的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养殖体系,进一步促进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发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企业化,有利于促进隆子县农牧业发展经济发展快速增长。

11.提高黄牛改良专业技术员工资福利待遇,激发黄牛改良专业技术员责任心和工作热情。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隆子县黄牛改良专业技术员现有的工资待遇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消费和生活需求,造成专业技术员生活困难,大大降低了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建议政府提高黄牛改良专业技术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健全黄牛改良技术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隆子县黄牛改良事业发展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隆子县黄牛改良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种牛技术员黄牛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防疫体系的建设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黑牛和黄牛
转运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241 头澳大利亚种牛空降太原山西检验检疫局完成现场检疫工作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
钦州市牛品改技术员队伍问题与对策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牛瓣胃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