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两种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对比
2017-01-16杜续红
杜续红
(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医院放射科,辽宁 凌海 121200)
CT及MRI两种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对比
杜续红
(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医院放射科,辽宁 凌海 121200)
目的分析并研究CT和MRI两种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当中的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以后对患者进行CT的诊断和MRI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诊断的正确率。结果经过患者的头颅CT检查,诊断头颅梗死患者13例,诊断符合率为19.12%,经过MRI诊断,共检测出66例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7.06%,两种诊断方法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采用MRI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采用MRI能够更加清晰地检测出患者病变的大小病变的形态和病变的部位,能够有效地为临床的及早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CT诊断;MRI诊断;脑梗死
临床上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容易导致患者致残,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这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威胁[1]。近些年来临床的医疗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治疗技术不断地应用到临床上,选择性的动脉溶栓在临床患者的诊断当中被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出现了较大的进步[2]。分析脑梗死的治疗,及早地对患者进行确诊十分关键也十分重要,因此分析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为CT诊断和MRI诊断[3],本研究主要基于此分析CT诊断和MRI诊断的诊断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同时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择6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当中,患者的年龄为50~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8±7.1)岁。68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5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和意识障碍、有部分患者存在肢体瘫痪情况。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CT检测,并对患者立即进行MRI检测。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6 h之内,本研究排除有脑出血疾病患者,研究排除有心肝肾血液系统严重的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装有心脏起搏器,并且曾经过动脉手术治疗等磁共振禁忌证。采用统计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治疗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MRI的检测方法,将MRI的八通道线圈对准患者头部进行横轴扫描,选择层距为1.5 mm,层厚为5 mm,FOV设置为230 mm,其具体的操作程序主要是进行自旋回波T1加权,设置参数为TR/ TE500/7.8 ms,并对患者进行两次采集,flip角选择90°,自旋回波T2加权,具体参数设置为TR/TE4000/100 ms,进行四次采集,之后选择flip角度为150°,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具体参数为TR/TE9000/109 ms,TI2500,256×256,进行1次扫描。首先为患者进行预扫描,同时对患者的中心频率进行记录,对患者中心频率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同时对其的中心频率进行利用。对患者脑弥散加权像所对应的T2WI脂肪抑制序列图像予以采集,并使其进行解剖对比,以便于对患者的病灶进行解剖定位,只采用工作站IVI和MIP软件患者脑图像予以重建,重建患者三维数据,以钝角重建为基准,获得多方位的重建效果,将患者图像反转黑白,获得类似PET-CT的整体图像。
对患者进行CT检测,头颅平扫参数为采用轴位断层进行逐层扫描,运行电压为130 kV,电流为200 mA,扫描的层厚为5 mm,层距为5 mm。
1.3 评价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MRI的检测,本研究内68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出66例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97.06%,患者脑梗死的梗死灶的具体部位分别发生在患者的脑干部位5例,发生在患者的小脑半球部位8例,发生在患者的枕叶处11例,发生在患者的基底节处23例,颞叶处13例,其余6例均发生在额叶处。分析患者病灶大小,在0.5~10 cm,其病灶的形态一般为圆形和椭圆形,也有扇形病灶,有部分患者的病灶周围伴随有脑白质的轻度水肿。
通过CT检测,本研究68例患者检测出13例,诊断符合率为19.12%,对患者的梗死具体部位进行分析,主要出现在患者的小脑右半球3例,出现在患者的基底节处8例,脑叶部位2例。患者的病灶大小为5~10 cm,其形态一般为圆形,个别有椭圆形和扇形病灶。
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315<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老年性疾病也在不断的增多。脑梗死这种疾病一般多见于老年群体,虽然近些年来这种疾病开始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但是因为年龄的增加也使得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所以这种疾病会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据此而带来的医疗费用也较为昂贵[4]。
临床上需要对这种疾病进行更好的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就在于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它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更好地帮助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本研究主要分析关于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和MRI诊断。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患者出现的低密度的梗死灶,患者的梗死灶引起患者周边结构出现相关效应变化。一般情况下,传统主要认为脑梗死的梗死灶一般在发病后的1~2 d里出现。其实在对患者进行CT检测的时候,病灶出现的早晚一般和患者出现梗死的部位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和患者的病灶的缺血程度和患者梗死病灶的大小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同时根据CT的机器分辨率和医护人员的诊断水平,因为这些因素的不同也会对诊断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5]。有一部分患者在出现病情的24 h之内的病变在CT上有所体现。但是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一般都出现在脑梗死之后,它引起的细胞内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相比之下,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确定。
对患者进行MRI的检测,检测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脑水肿,因为患者的血管闭塞,对患者进行加权成像能够体现出此处的高信号区域,并且血管闭塞的时间越长,即出现的血管改变情况便越明显。对患者头颅进行扫描,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变化对患者进行扫描的MRI序列,能够获得不同的MRI图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观察。就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对患者的MRI早期诊断的准确率,MRI的诊断原理主要是,MRI对患者水分子弥散的运动较为敏感,它能够形成加权的弥散成像,患者的早期脑梗死部位出现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容积增大,扩散受限,因此,它就能够在MRI检测当中被更好的发现。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采用MRI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采用MRI能够更加清晰地检测出患者病变的大小病变的形态和病变的部位,能够有效地为临床的及早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郭丰玉.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分析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33(13):134-135.
[2] 李加其.DWI与MRA联合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3):234-235.
[3] 钟贱.66例早期脑梗死CT与MRI诊断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5(13):204-205.
[4] 黄亚静.早期脑梗死CT与MRI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 22(3):27-28.
[5] 郭平珍,李英.多层CT脑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22(5):275-276.
R743.33
B
1671-8194(2017)22-0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