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氏奇穴“下三皇”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0例

2017-01-15刘振春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8期
关键词:配穴腧穴针灸

刘振春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医院分院,河北 唐山 063100)

·针灸疗法·

董氏奇穴“下三皇”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0例

刘振春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医院分院,河北 唐山 063100)

更年期综合征;董氏奇穴;下三皇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在更年期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以月经周期变化为主,伴随潮热、汗出、失眠、多梦、心慌、气促、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全身酸痛等诸多表现。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年龄提前和病程时间延长,也与社会因素和患者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本病属于中医“不寐”“惊悸”“眩晕”“虚劳”“郁症”“脏躁”等范畴。笔者应用董氏奇穴“下三皇”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5年12月唐山市古冶区医院分院收治的40例女性患者;年龄38~61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9年。由于本病所涉及的症状十分广泛,以单一病种的诊断标准已不能全面评定,故以明确诊断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为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1.取穴。主穴:双侧下三皇(天皇副穴: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即脾经阴陵泉穴直下1.5寸;地皇穴:胫骨内侧缘后,内踝高点直上7寸;人皇穴:胫骨内侧后缘,内踝高点上3寸)。配穴:头痛、头晕者加百会;失眠、多梦者加神门;心慌、气促者加内关;烦躁易怒者加太冲;胃脘胀痛者加足三里。根据患者伴随的不同症状灵活加减。

2.针刺方法。主穴和配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用0.25 mm×25 mm毫针,平补平泻,以患者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根据每例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评定。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40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10例,无效1例。

典型病例

患者,女,47岁,2015年4月10日初诊。主诉:乏力、头晕3年,加重1周。自诉2012年春季开始出现乏力、头晕,且烦躁易怒,持续半年之久。继而出现心悸、失眠,严重时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曾多次被送急诊,就诊后症状即明显缓解。3年内往返市内多家医院,经多个专业科室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患者曾有1年半时间持续服用镇静剂、抗焦虑药物、养血剂等(具体用药不详),已不能正常工作,经同事介绍就诊于针灸科门诊。刻诊:面容憔悴,面色晦暗,言语无力,喜叹息。结合患者主诉及既往史,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针刺治疗:主穴下三皇,配穴太冲、内关、印堂、百会、足三里。3次治疗后,患者睡眠安稳,叹息次数减少。1个疗程后,患者面色红润,讲话有力气。3个疗程后,诸症悉除,并重返工作岗位。嘱其保持心情愉悦,多参加体育活动,随访1年无复发。

体会

由更年期综合征引发的症状在临床中涉及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众多科室,因此患者在就诊时不能接受全面和针对性的治疗。本病在中医中属“脏躁症”范畴,同时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下三皇作为董氏奇穴的1个穴位组合,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在治疗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疾病和神经衰弱等方面疗效甚佳[1]。肾关穴具有益气健脾、补益肾气、脾肾双补的功效,是董氏奇穴治疗肾虚第一要穴,对肾虚引起的各种病证皆有疗效;地皇穴即脾经之郄穴漏谷穴,漏谷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主小便不利,可健脾消肿、渗湿利尿;人皇穴即为脾经之三阴交,具有补脾肾、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之功[2]。下三皇三穴皆位于脾经,选择两个以上作用相同的腧穴进行配伍,可发挥腧穴的协同增效作用。腧穴配伍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在针刺选穴原则指导下,结合临床和腧穴的主治特性,达到特定治疗效果,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方法[3]。选定基础的穴位组合后,根据兼症选取相应的配穴,使复杂多变的更年期综合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清晰的治疗思路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1]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88-92.

[2]朱崇安,罗云波.针灸董氏奇穴“下三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4):335-338.

[3]张国雪,刘昊,王富春.论腧穴配伍与针灸处方[J].中国针灸,2014,34(10):987-990.

2016-10-10)

猜你喜欢

配穴腧穴针灸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针灸资生经》五腧穴之井穴应用研究*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旅途止泻按脾腧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