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型布鲁氏菌病2例报道
2017-01-15陈乌日娜梁秀文德恩金
陈乌日娜 梁秀文 德恩金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2例报道
陈乌日娜 梁秀文 德恩金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布鲁氏菌病;神经型;临床报道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布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为1.7%~10%[2],其临床表现、体征及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易被误诊。现将2015—2016年在我院收治的2例神经型布病报道分析如下。
例1.患者,男46岁。主诉:间断发热、头痛24 d,精神行为异常21 d。现病史:患者入院前24 d开始间断发热,体温在36.3~38.0℃波动,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睡眠增多,言语减少,行走不稳,需他人搀扶;后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易激惹、骂人、打人、胡言乱语、兴奋,无意识障碍,能进食进水,无尿便失禁。患者有长期接触牛羊史,在当地有布病疫情,否认既往布病病史。患者发病时在本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给予抗精神病对症治疗,且住院期间出现间断发热,于2016年7月7日转入我科。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懒言,易激惹,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颅脑MRI+MRA:①左顶叶皮层信号异常,双侧额叶脑表面信号异常;②双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变性。考虑脑炎。腰穿脑脊液:外观为淡黄色透明,压力大于330 mm H2O,细胞计数100×106/L,单个核细胞95%,多个核细胞5%,蛋白508.10 mg/dL,氯141.6 mmol/L,葡萄糖1.09 mmol/L,腺苷脱氢酶39.6 U/L。脑脊液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莱特检测)1∶200+。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莱特检测)1∶400++。血细菌培养阴性。临床诊断:布鲁氏菌病;布病性脑炎。
治疗方法。第一个疗程3周:静脉滴注多西环素14 d后更换静脉滴注依替米星7 d;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口服利福平各21 d。第二个疗程2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及口服利福平2周。第三个疗程2个月: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第一个疗程结束时,患者热退,精神状态恢复正常,行走正常,睡眠饮食正常。第三个疗程结束时,患者头痛、头晕缓解,双下肢腱反射正常,右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莱特检测)1∶400++。布病血清学未能转阴。但患者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病情好转,随诊3个月未再复发。
例2.患者,男,24岁。主诉:间断发热、头痛、头晕3个月。现病史:患者入院前3个月开始间断发热,伴头痛、头晕;有恶心、呕吐,均为非喷射性。当地某医院头部磁共振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异常信号,考虑动脉瘤合并出血。周围环境中有饲养羊,否认既往布病史。2016年4月29日在北京宣武医院行“右侧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中见右侧裂蛛网膜下多枚炎性肉芽肿,于2016年5月5日脑脊液培养证实布鲁氏菌感染。患者术后仍间断发热,伴头痛、头晕、乏力,于2016年5月6日转入北京右安门医院,给予头孢曲松钠、利福平、米诺环素治疗半个月。患者未再出现发热,但仍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汗,于2016年6月4日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5℃,神清语利,颈强直,颏下一指,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肌腱反射存在,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腰穿脑脊液:外观为极淡黄色,较清亮,细胞计数470×106/L,单个核细胞86%,多个核细胞14%,蛋白371 mg/dL,氯107 mmol/L,葡萄糖63.72 mmol/L。脑脊液细菌培养:马耳他布鲁菌。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莱特检测)1∶50++。血细菌培养阴性。临床诊断:布鲁氏菌病;布病性脑炎。
治疗方法。第一个疗程3周:口服利福平3周,静脉滴注依替米星2周,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1周。第二个疗程2周: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及口服利福平2周。第三个疗程2个月: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患者入院未再出现发热。第三个疗程结束时头痛、头晕、乏力、多汗基本缓解,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阴性,试管凝集试验(莱特检测)阴性,布病血清学转阴,病情好转。随诊3个月未再复发。
讨论
布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发生脑膜炎、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等,周围神经受损多见于肋间神经和坐骨神经。神经型布病的诊断标准有[3]:①流行病学接触史;②神经系统的相关临床表现;③脑脊液改变早期类似病毒性脑膜炎,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葡萄糖和氯化物正常,后期细胞数中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结核性脑膜炎;④从患者血液、骨髓或脑脊液中分离出布鲁氏菌,或血清学凝集试验效价>1∶100,或脑脊液中布鲁氏菌抗体阳性;⑤针对布鲁氏菌治疗有效,病情好转;⑥除外其他类似疾病。目前诊断神经型布病的金标准是在脑脊液中培养出布鲁氏菌。但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脑脊液培养阴性,诊断神经型布病主要依靠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对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有重要意义。本组1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另1例脑脊液布病血清学阳性,均符合以上标准,可明确诊断神经型布病,抗布病治疗有效。
布病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随血液侵入神经系统并寄宿于神经细胞内,产生各种并发症。单一药物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复发,应选择有较强的细胞内和中枢神经系统渗透作用的抗生素,进行长期多疗程联合用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和链霉素联合利福平/复方新诺明治疗,用药时间至少6~8周[4]。脑膜炎无局灶性病变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3个月,病程较长或有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用药时间需大于3个月[5]。目前国内外推荐至少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神经型布病。参考《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96-2007)》的诊疗指南后,本组2例患者给予2种或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总疗程均达到3个月以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以及其他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后停药(布病血清学不一定转阴),治疗效果良好。
[1]李福兴.实用临床布鲁氏菌病[M].2版.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张晓梅,陈英娜.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2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报,2007,29(6):548-549.
[3]Gul HC,Erdem H,Bek S.Overview of neurobrucellosis: a pooled analysis of 187 cases[J].Int J Infect Dis,2009,13(6):339-343.
[4]Nalini A, Nagarathna S, Rajeshwari S,et al.Dementia,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chronic meningitis in Neurobrucellosis[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12,55(1):128-130.
[5]梁晨,德恩金,梁秀文,等.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诊治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2):215-216.
2017-01-18)
更 正
《中国民间疗法》2017年10月第25卷第10期第79页《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体会》一文,作者单位应为“(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特此更正。因编校疏忽致误,向作者表示歉意。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