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反哺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的初探
2017-01-15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医学教育
科研反哺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的初探
石西南雷玲陈嵘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科研与本科教学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关联。科研具有创新性与动态发展性,而教学主要聚焦于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但二者在内容、思维特点等方面可互通互用。因此,根据中医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与实际,合理调整差异,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科研反哺;病理学;中医药学;本科医学教育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原因、机制、发展、转归及其规律,是本科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的桥梁[1]。目前,与之相关的组织切片、免疫化学法、分子病理学等科学研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为病机、病症规律、治疗提供新方法、新平台。可见,在中医院校的病理学教学中,引入科研反哺教学,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2]。科研与教学作为高校的两大重要工作任务[3-4],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已成为本科生科研意识、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瓶颈。化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二者关联性、共同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差异,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焦点与切入点。
1 病理学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
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于二者密切关联、具备互通互用的共性。其一,本科病理学理论来自科学研究发现、验证并被临床实践反复证实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形态改变,引导学生建构对病理现象的逻辑推理能力,都应以科研内容、对象、方法、目的为基础。例如,学生结合中医学关于瘀血的阐述,理解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态改变之间的机制,必须先了解病理切片、掌握形态学的观察方法,并与正常组织学特点进行对照比较与分析。其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与科研思维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是什么”,更要理解“为什么”,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分析研判,最后验证或推翻假设。而这一学习思路也是科学研究思维的主要特点。其三,通过科研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思维是面对复杂的临床情景,发现隐含的关键信息,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5],是学生解决临床病理问题的思维与行动力。具备合理的临床思维,学生才能敏锐捕捉并合理分析外显和内隐的信息,而这种观察、分析能力也是完成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引入科研反哺教学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科学的理论依据。
2 病理学教学与科研的差异
Greeno等认为[6],教学情景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支撑”是情景中与活动所要达成目标有关的事物的特性,“活动”即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病理学的概念、形态改变、特点、机制构成了教学支撑,师生则通过互动交流活动促进理解并学会应用支撑材料解决临床问题。作为中医院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病理学教学中所聚焦的知识相对结构化,多以明确的结论维持学科支撑结构的稳固,奠定后续课程学习、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基础。缺点在于缺少动态性、发展性与创新性,与中医药学的结合存在一定困难。而病理学科研则不同,是应用相关研究设备、手段探究中西医学疾病本质规律的活动,多聚焦医学前沿领域,发现新问题、创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变化性与不确定性。然而,有差异才能互补,只要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就能取科研之优势反哺教学之不足。
3 教学措施
3.1 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逻辑思辨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并非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自主生成[7]。因此,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多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入科研问题,启发其通过逻辑思辨寻找答案,避免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
3.2 适当调整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3.2.1 确定教学“焦点”是关键 焦点不仅是科研与教学内容的交叉点,而且是中医药学与病理学的兼容与发展,是教学的补充与升华。例如良、恶性肿瘤特点的比较既是科研实验所证实的教学重点,又是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科研热点,发展迅速而日新月异。引入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肿瘤病理的认识,而且拓展视野、激发探究兴趣。或者重构教材内容,以病理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实验探究为主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总论中的研究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等,设计研究方案。例如,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脂肪肝与中医学肝气、血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相关病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效果观察的学习方案,凸显中西医结合科研反哺教学的优势。
3.2.2 确立基本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解构教材知识与科研内容,并进行必要的取舍和重组,最终确立教学模式。
3.2.2.1 理论反哺模式 首先,编写实施手册,预设问题,安排学生课前充分准备、研讨。其次,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为内容支撑,根据科研反哺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例如,采用小组研讨式,即学生自主查阅文献,寻找目前研究的难点与新进展,设计研究思路与方法,课前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或实验室读片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或结合教师的科研,以科研方案竞赛、问题为基础、设计性实验、翻转课堂等形式将科学研究耦合到教学中去。在科研反哺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铺垫、启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
受到教学时间、学生精力分配、实验条件、师生比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多难于实施,但唤醒探究意识、建构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观察与逻辑思辨能力是反哺教学的主要目的,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科研、临床打下良好基础。其次,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科研平台的优秀教师可通过讲座与学生在课余时间共享最前沿的知识、研究热点及学科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3.2.2.2 实践反哺模式 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部分真实的科学研究,需要学校具备相应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汇聚大批学术、科研、教学能力强劲的优秀教师。并且,教师经过长期培训与训练,合作良好且能在中西医不同领域、内容、范围提供丰富的优势资源。例如,以科研课题项目的子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一体化;举办各类学术竞赛,为学生提供创新成才的机会。基于中医药高校的培养目标,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与学生参与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围绕中西医结合的方向,不仅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思路,而且应助力提高、深化对中医药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该反哺模型通过实践活动,升华了学生对科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开放的心智、探究的主体意识、质疑批判和创新的思维;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难点在于本科生需具备坚实的病理学、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实验操作方面经过适当的训练;参与的连续性不能与教学冲突等,否则,即便参与,也可能流于简单“参观”的形式,反而干扰了教学的“支撑”。而且,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能参与实践的学生需自愿并经过教师考核遴选。目前,广泛开展尚存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科研反哺教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是提高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可促进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该教学模式的开展,目前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①学校建立中西医结合科研反哺教学的高效激励机制;②培训研-教一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③建立、健全研-教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④深入分析、梳理病理学教材知识与中医药学、科研联合的“焦点”并制定、完善教学方案。
[1]黄玉芳,刘春英. 病理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2]陈秀娇,潘模英,吴永廉,等.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78-579.
[3]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
[4]王晓兰,钱诚.地方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8):109.
[5]陈嵘,郑梅,海青山. 生理学支撑-活动教学模式在临床思维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06.
[6]Greeno J G,Moore J L,Smith D R.Transfer of situated learning[A].In DKDetterman,RJS-ternberg(Eds.).Transfer on trial:Intelligence,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C].Norwood,NJ:Ablex,1993:99-167.
[7]莫琼.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112-114.
石西南(1975-),女,汉族,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肿瘤机制研究。E-mail:xilancixiang@163.com
R-05
A
1007-8517(2017)22-0117-02
2017-10-18 编辑: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