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短板
2017-01-15刘源
补齐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短板
3月27日,2017年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2期培训班生猪调出大县畜牧局长班在北京举办。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是当前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的一项要务。要充分认识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的重要意义,总结经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实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补齐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环境短板,推动现代种业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推进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着力培育种植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在授课中,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表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不当,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如果处理得当,又会变成可降解、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据测算,全国畜禽粪便若能全部利用,每年可生产有机肥3.5亿吨,或生产沼气460多亿立方米。因此,通过农牧结合等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此,河北安平学员孙彦标也感慨道,“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带来的好处……县里先后建设了沼气发电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有机肥厂和污水处理厂,变生猪养殖粪污为沼、电、热等新能源,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粪污处理问题在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中不容忽视。为做好生猪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工作,学员们围绕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的主要经验以及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工业化利用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要更好实现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选择是个大问题。学员们表示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个模式包打天下。黑龙江学员付晓峰表示,不同的地方采取的模式各不相同,都是经过不断摸索后才采用的。当前黑龙江采取的主要模式是农牧结合模式,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后还田,成效不错。前些年曾采取过沼气的模式,结果因为天气原因,都失败了。为此,他建议“在寒冷地区采取沼气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慎重。”湖北学员汪明阳则介绍,他们跟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收集散养畜禽产生的废弃物生产沼气,同时他们还会对沼液进行处理。“去年我们请环评公司进行了环评,沼气这方面产生了30万元的效益,今年可能会产生60万元的效益。养殖户省时省力,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多方受益。”四川乐至学员陈华国则表示,当地生猪规模场的比率接近50%,综合治理压力并不大。他们主要采取的是前端控制、节约用水,最后采取种养结合的模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学员们均反映规模养殖场方面积极性都比较容易调动,做好畜禽废弃物治理工作的难点还在散养户。
在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中,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政府处理中心主导型、种植企业主导型、有机肥企业主导型、养殖企业主导型等四种管理模式,对此,学员们对各自废弃物处理经验展开交流,比较不同主体的优势和劣势,并就不同主体如何更好发挥管理作用提出建议。吉林长岭学员王小兵认为,现在四种模式不应是孤立的,应是将政府主导、企业挑头、种养需要等方面结合起来,让四种类型各自发挥职能作用,政府应该牵头,企业作为主体,各司其职。比如种植应该和养殖结合,这就需要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联合,使养殖场的粪便通过有机肥厂加工能够运到田地里作为肥料使用,这样可以解决只种不养或者只养不种等问题。
四川南江学员赵卢桂认为,不管什么类型,都离不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同时还要采取市场运作。“特别是企业作主体的模式,个别企业一味追求利益,在建设设施设备方面还不完善,需要政府加强监管。”湖南肖光明认为,现在是养殖企业都在找粪污的出路,但其实应该是种植企业有需求,有市场,要有地方去资源化利用,这样才能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另外,要注意政策实施、落地问题,可以将过去推广化肥的经验应用到有机肥推广中。重庆涪陵学员万代红认为,一旦确定企业主体,政府要担负起指导督促实施的职能,确保项目顺利完工。企业主体则要确定投资和建设主体,缜密规划,确定养殖场规模及需配套的还田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