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7-01-15卢晓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卧床乙组甲组

卢晓庆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1)

脑梗死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探讨

卢晓庆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1)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98例于2015年3月至 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卧床期尿失禁的脑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脑梗死;卧床期;尿失禁

脑梗死是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主要因为大脑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多发于45~70岁中老年群体,发病急,无前驱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易导致失语、偏瘫、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来我院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究脑梗死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98例于2015年3月至 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甲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在46~71岁,平均年龄为(52.4±2.8)岁;乙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在45~70岁,平均年龄为(52.6±2.6)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卧床期尿失禁,易产生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可出现自杀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可进一步降低社会功能。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可通过语言或行动等,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信心,尽量迎合患者兴趣爱好,使患者保持积极、健康心态面对治疗过程。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睡眠,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或消除患者抑郁、孤独感。②排尿方式选择。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自理能力、尿失禁类型等,选择适宜用具进行尿液收集。医务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排尿技术及技巧,指导患者进行膀胱按摩、热敷等,诱导排尿。逼尿肌收缩功能或排尿中枢受损导致的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③留置尿管护理干预。留置尿管期间,密切观察尿液颜色、气味,并定期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选择具有抗菌效果的尿管,避免长期留置出现尿路感染,每周更换尿袋2次,每2周更换1次尿管[2]。引流袋因低于患者耻骨,避免尿液倒流,引发泌尿道感染。每天使用碘伏进行尿道消毒。发生感染后,遵循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生。患者每天饮水量超过2500 mL。记录患者尿量、输液量及其他输入量,保持每天进出量平衡,尽量避免食用利尿食物、药物等,控制液体摄入量[3]。间隙导尿患者每4~6 h放尿1次。留置导尿管患者每2~3 h放尿1次。行留置导尿术患者变换体位过程中需保证管道顺畅,防止尿液反流、外渗等的发生。④功能训练。通过听水流声、放松身心等,调动全身感觉,促进尿液排出,改变患者排尿时间,形成定时排尿习惯。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群,进行盆底肌训练,每次15 min,每天3次。轻拉阴毛、轻叩耻骨等,刺激膀胱收缩,促进排尿。⑤尿液收集过程中因使用材料的限制,易导致患者会阴、臀部等皮肤持续潮湿,出现疼痛、红肿,甚至糜烂等。医务人员进行尿袋或尿布更换后,使用温水擦洗臀部、会阴处皮肤,进行彻底清洁[4]。尽量使用透气硅胶材质接尿用具,若患者出现过敏症状,需及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⑥饮食及日常健康护理。制定科学饮食计划,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均衡饮食,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5]。定期帮助长期卧床患者翻身。保持室内空气流畅,维持适宜温度、湿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判断标准:使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精神健康、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生理状况、家庭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8个条目。使用标准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进行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29.74±1.82)分,乙组为(29.08±1.79)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481,P=0.656)。护理后,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1.84±2.07)分,乙组为(36.91±1.94)分,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t=9.250,P=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甲组患者出现1例(2.04%)阴部湿疹,1例(2.04%)压疮,无尿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乙组出现3例(6.12%)阴部湿疹,4例(8.16%)压疮,2例(4.08%)尿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9/49)。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χ2=5.02,P=0.025)。

3 讨 论

尿失禁为脑梗死常见并发症,因膀胱括约肌、逼尿肌功能失常引起[6],严重影响患者社会交往,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帮助正确认识疾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给予患者充分关注与尊重,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保持健康、乐观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病情允许情况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解患者尿失禁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选择合理用具,保持患者会阴、臀部等皮肤干燥清洁,科学管理留置管。医务人员加强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且能降低护理工作强度。本次研究显示,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说明,给予脑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卧床期尿失禁的脑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李玲杰,王小丽,曹俊景.脑梗死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123.

[2] 王珍.脑梗死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护理[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12):454.

[3] 梁晓红,黎永超,丁俭辉.脑梗死患者尿失禁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24-26.

[4] 魏晓云.老年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2):179-180.

[5] 段杰.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20):31-32.

[6] 冯仕娜.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22-23.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46-02

猜你喜欢

卧床乙组甲组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