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制护理对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1-15胡翠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责任制心脏病剖宫产

胡翠静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122000)

责任制护理对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胡翠静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122000)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实施分娩的心脏病孕妇73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且两组产妇均实施剖宫产。对照组(36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37例)则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能促使心脏病孕妇术后快速康复,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责任制护理;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心脏病是妇女在妊娠时期最严重的并发症类型之一,其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等多种类型,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缺氧、发绀、心力衰竭乃至静脉栓塞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会并发肺充血、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将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实施分娩的心脏病孕妇73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6岁,平均(28.2±2.5)岁,本组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12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血压心脏病10例、瓣膜病心脏病5例、心肌炎心脏病4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7.8±2.5)岁,本组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11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血压心脏病10例、瓣膜病心脏病5例、心肌炎心脏病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其在年龄、病情类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患者给予生命体征指标检测、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责任制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全面清晰的了解患者当前生理、心理、人文、背景、经济等诸多情况,与患者进行亲切交流沟通,告知其剖宫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性、预后措施等,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介绍已经治愈的病友作为其学习榜样,消除患者由于病发形成的恐惧、紧张、消极等不良心理,使患者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手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积极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疑问进行确切的解答,引导患者家属给予产妇更多细节上的关爱,消除产妇家属的内心顾虑,帮助产妇更加充分的面对手术;最后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准确记录患者各项症状变化,提前完成对患者系统感染、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症状的纠正。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及病情发展做出相应的手术安排及配合,做好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突发情况的抢救准备[2]。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面罩或者鼻导管给氧,尽可能选择最佳输液部位以完成上肢输血通道、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根据其舒适程度调整输液速度,指导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持合适的体位以避免患者产生仰卧位综合征,患者可以选择斜仰卧位,护理人员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使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设置专门的护理人员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指标变化,尤其在患儿娩出阶段产妇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症状,其余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手术操作,一旦出现突发状况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患者术中流程的各项记录以及标志,避免手术错误出现。护理人员在术中患者未麻醉之前应该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握紧患者双手以给予其内心支持。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要求产妇在术后保持严格卧床休息,给予产妇相应的镇痛措施以及心理疏导,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定时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指标,4小时/次做好相应的记录,密切观察患者宫缩、阴道流血、心力衰竭等症状并做好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的术后保暖措施,指导患者术后尽量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做好患者恶露变化的预防性护理,遵从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应用。患者苏醒后可以给予患者母婴用室,护理人员应该引导患者完成产后哺乳,做好产妇喂养宣教,指导患者术后避孕。对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应该给予患儿奶粉喂养,术后要求其进行产后绝育手术[3]。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产妇及护理满意度[4]。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4.2±18.5)min、术后排气时间(22.1±1.5)h、下床活动时间(18.5±2.2)h;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60.4±16.7)min、术后排气时间(32.5±2.6)h、下床活动时间(29.7±2.5)h,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护理依从度及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5.0%,非常满意11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9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母婴安全是当前医学领域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5]。当前临床针对无严重合并症的产妇已经能够基本保证母婴生命安全,而针对携带有严重合并症的产妇则依然存在较大的生产危险性[6]。以往传统护理中更多的注重对患者的医疗症状干预,对患者心理重视程度较低,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手术顺利程度以及预后效果。

而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主题,以维护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健康为目的,使患者尽可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护理模式。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建立固定的护理班组,由特定的护理人员负责制定的分娩患者,要求其他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配合以及帮助,要求护理人员能明确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症状的变化,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护理要求,保证患者身体症状及生命指标均处在健康状态,同时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均给予患者全面的干预服务,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责任制护理能促使心脏病孕妇术后快速康复,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 祖金美,张改欣,王梅,等.系统护理对心脏病合并妊娠剖宫产围术期的干预效果[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3):546-547.

[2] 祖金美,张改欣,黄亚娟,等.全程心理干预及术中配合对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分娩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26):3089-3093.

[3] 祖金美,张改欣,吴玉冉,等.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94-295.

[4] 刘珺,龙燕,黄桂明,等.对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麻醉处理[J].求医问药,2013,11(6):159-160.

[5] 韩烨.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4,8(6):236.

[6] 蒙春霞.重症甲型H1N1 流感孕妇剖宫产术2 例的围术期护理[J].广西医学,2012,34(4):492-493.

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45-02

猜你喜欢

责任制心脏病剖宫产
司法责任制下同案同判的价值延展与方法重塑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Smog in Los Angeles